老一辈革命家善于总结的故事

作者:王颖    发布时间:2022-03-17   
分享到 :

“总结”,一般指总结经验,是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思想、工作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作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是一项在实践基础上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工作。善于总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成功之道。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十分重视从实践中学习,把总结经验作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创出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随即面临着如何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问题。没有上过军事院校也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经历的毛泽东,采取的主要办法就是总结经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当年11月,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城。12月,敌人又反扑。工农革命军虽然拼力扼守,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战斗,损失惨重。战后,部队士气低落,有人甚至悲观动摇。毛泽东则深刻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以弱小的兵力打守城的消耗战是不明智的,是得不偿失的。

这时,毛泽东想起了井冈山“山大王”朱聋子的故事。反动官府千方百计要捉拿朱聋子,可是捉了几十年也捉不住。原来朱聋子就是充分利用井冈山地势险要、树密林深的条件,来对付官兵。只要官兵一进山,他就跟官兵满山兜圈子,官兵对他毫无办法。因此,朱聋子常说:“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

毛泽东从朱聋子的故事中得到很大启发,琢磨出了打仗的新思路。他对工农革命军干部和战士说:“打圈是个好经验,不过朱聋子打圈只为保存自己,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扩大根据地。我们改他一句: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避实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等他晕头转向暴露弱点以后,就抓准狠打。”

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毛泽东和朱德利用游击战术成功打破敌人的“进剿”。这年5月,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人民军队后来的战略战术,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使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练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领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后来风趣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周恩来: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

1956年七八月间,周恩来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

这是一项十分棘手的工作。“二五”计划从1955年8月开始编制,本来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提出了一些比较接近客观实际的重要轮廓数字。可是,随着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被纳入远景计划的“二五”计划指标也跟着大大提高了,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使正在编制中的财政收支、物资供应等难以取得平衡,编制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这时,周恩来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总结经验。他以求实的精神大胆推翻冒进的方案,要求国家计委根据“一五”计划已有的经验,估计生产增长速度,考虑各种比例如何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如何、投资多少等,据此编制出新的可行方案来。

周恩来同国家计委几位负责人不断磋商,反复计算各项指标的可行性;新方案提出后,又多次召集会议仔细推敲,对其中的指标进行调整。最终,在周恩来领导下,提交中共八大的“二五”计划建议,体现了既积极稳妥又实事求是的精神。

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报告第一部分,他回顾了“一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充分肯定“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是巨大的,同时也剖析了发生过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并从近几年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概括出四条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教训。他着重指出:“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就使我们有可能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做得更好。”

经历了“大跃进”的严重挫折,周恩来的决策方案终于得到毛泽东的称赞。1960年6月18日,毛泽东在上海会议上作《十年总结》时指出:“在这一段时间内,思想方法有一些不对头,忘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九五六年周恩来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

邓小平:“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会见了来访的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

在谈话中,邓小平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他说:“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

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邓小平指出:“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我们经验不足。中国社会过去闭塞,造成信息不通,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城市改革每走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但是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作借鉴,加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有风险,可以避免犯大的错误。当然小错误、中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确定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

邓小平的谈话得到客人的高度赞同。姆维尼表示,他这次来中国访问,就是要从中国的经验中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这次谈话使他受益匪浅。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极其巨大。邓小平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总结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每临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总是激励全党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他说:“我们走的路还会有曲折,错误也是难免的,但我们力求及时总结经验,不要犯大的错误,更不要因为小的曲折而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前进。”他一再强调:“每走一步,都兢兢业业,大胆细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就做些调整,使之符合实际情况。”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在强调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同时,要求:“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经常把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政策上的失误当成一面镜子,来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又把安徽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东创办深圳经济特区等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正是因为一贯重视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总结,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陈云:“没有事后诸葛亮就没有事前诸葛亮”

1961年10月14日至11月3日,陈云在北京主持召开煤炭工业座谈会。当时,“大跃进”已经造成工农业生产的混乱,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大滑坡。煤炭工业作为能源生产的主力军,也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产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

为彻底摸清煤炭工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陈云在座谈会一开始就说明:“这是调查研究的座谈会,根据典型的情况(从61个直属矿选了6个矿)找出若干问题,专门讨论,可以得出共同的意见,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共同意见也不作为决定。”“讨论方法是先由各单位报告,再作专题讨论,重点是专题讨论。”

座谈时,陈云聚精会神地听发言,记要点,不断鼓励与会者要实事求是,讲真话。在陈云的鼓励和引导下,大家卸下了思想包袱,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事关煤炭工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建设、生产指标、工资奖励、技术人员政策等许多重要方针政策,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听完大家的汇报后,陈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归纳出“三年来煤炭产量上升的原因”“一年来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现在的生产能力有多大”等18个专题,请大家进一步讨论。

讨论中,一位同志讲到因对材料设备问题估计不足,导致基建未完成,影响煤炭产量,说“我这是事后诸葛亮”。陈云插话说:“没有事后诸葛亮就没有事前诸葛亮,事后诸葛亮是总结经验。”他后来又强调指出:“总结经验是为了展望将来。”“有正面的经验,有反面的教训,好好总结都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会对我们的工作起积极作用。”

根据陈云的安排,座谈会对18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准确地找出了当时煤炭工业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整个行业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煤炭工业逐步走上正轨,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好转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

(来源:《秘书工作》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