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航”到“领航”

——专家学者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作者:侯惠勤 胡长栓 佘双好 吴宏政 郑敬斌 于慧颖 李建波    发布时间:2022-03-18   
分享到 :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在我国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之中,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各个方面,构建起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的飞跃发展是时代赋予学术界的光荣使命与责任。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约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就如何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真知灼见。

坚持唯物史观才有学术话语权

作者:侯惠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并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把唯物史观真正落实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唯物史观奠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基础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标榜价值中立、非意识形态化,走的是实证化的道路。这样,现象与本体、科学与伦理、应然与实然、价值与真理等,在其学术体系中就存在着固有的割裂。表现在具体的学科中,就会出现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是知识的抽象化,不断追求自然科学般的精确,数学模型化、可重复性、可证伪成为判断科学性的必要条件;另一种是人性的抽象化,以不容置疑的人性预设,作为各学科基本原理的前提。例如所谓“经济人”“道德人”“无赖假设”等,抽象人性成为非批判的独断论前提。这表明今天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总体上是为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现有的利益格局服务的,谈不上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不应局限于实证科学的科学性。就研究对象而言,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研究具体的、经验的事物,即“细小叙事”,还要研究事物的总体,首先是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即“宏大叙事”。就研究方法而言,不是价值中立,而是要解决研究的立场、价值取向如何符合科学的要求。唯物史观奠定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三大理论基础。其一,人类历史活动的动机绝非主观性天下,而是建立在客观目的上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科学地加以考察。列宁将这一思想准确地表述为:“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其二,人类历史活动绝非只能听从偶然性摆布的迷宫,而是存在着客观规律,可以科学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通过“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科学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科学地解决了从哲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类概念、范畴,归根到底是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历史是“正本”,而文本范畴则只是“副本”,是对历史的阐发和反映。其三,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局限于实证方法,而必须依靠唯物(历史)辩证法及其基础上的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把康德设定的人类理性不可逾越的界限“自在之物”作为研究前提,这就是“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因此获得了双重普遍意义:其一,它为科学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持,不仅成为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所有科学研究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且成为所有追求科学信仰者的必修“真经”;其二,它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即在科学解决现象与本体、信仰与知识、事实与价值等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与之相应的知识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本质上是历史的科学,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而客观规律就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当代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排斥客观规律,注定了它从根本上是非历史、非科学的。其中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民意等核心概念都是静止、孤立、既有的,没有生成过程,更没有未来的发展,因而,从根本上说是抽象的。把客观规律的研究作为学科的根基,注入鲜活的历史发展内容,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方向。

唯物史观奠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就研究方法而言,不是价值中立,不是非意识形态化,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贯彻到学科建设中。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我们整体性把握社会、把研究成果上升到历史规律认识的前提。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都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学习。第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原则,改变孤立、静止的所谓“纯学术”研究状况。要回到“什么是学问、什么是知识”这一最本原的问题上,真正弄懂哲学社会科学的真学问不仅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而且最高的成果就是从中作出规律性的概括,形成具有前瞻性的预判。与这一成果相比,其它的成果都只能是阶段性、局部性的成果。第二,要把唯物(历史)辩证法贯彻到学科的学术范畴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中,要区分范畴因不同现实依托而形成的不同层级,更要把握范畴因现实的历史性而具有灵活性,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转化的可能性,不能将范畴孤立、僵化。第三,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核心话语和基本问题,坚决克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科核心话语脱钩的现象。即学科的基本问题和核心话语必须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一致;法学、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核心话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国家观为依据;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核心话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如此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科学批判和学术争鸣澄清思想、统一认识,拨乱反正、守正创新。

必须切实改变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抽象个人认识主体,把人民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主体。没有人民主体,就没有客观规律的认识主体。毛泽东指出:“阶级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最初工人阶级是一个自在的阶级,那时它对资本主义没有认识。以后就从自在阶级发展到自为阶级,这时它对资本主义就有了认识。这就是以阶级为主体的认识的发展。”人民主体还是个人本位决定了不同的研究导向。首先,决定了是否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以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为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然要研究事物的本质,探索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的变革发展;而个人本位的研究导向,由于把个人理性视为人类理智的极限,否认认识客观规律的可能性,则必然停留在现象,止步于日常生活,热衷于“细小叙事”,在方法论上就是迷信经验论和实证主义,迷恋抽象人性的假设。其次,决定了是否以人民的需要和实践为根据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必然关心人民的需要,深入人民的实践,提出真问题,提炼真思想,提高真学问,把社会效益和学术追求统一起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立足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以此为学术研究的源泉。而以个人本位的研究导向,必然把人民的需要和社会效益视为空洞的“宏大叙事”,视为非学术的意识形态而鄙视以致拒斥,游离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外;必然只把个人的需要看作是真实的需求,把自利性视为最根本的人性,个人利益的博弈是其全部学术的动力;必然从不变的人性假设出发,不仅视野狭小,而且必定夹杂着大量混淆是非的伪问题、无病呻吟的伪风雅和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伪学问。再次,决定了是否真正具有科学探讨的精神和学术争鸣的勇气。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批判错误思潮、引领社会风尚、提升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觉自由就是其内在要求。这种出于公心的学术批评,对于净化学术环境、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发展十分必要。而以个人本位的研究导向,则崇拜自发性,标榜自由,实质自我中心,甚至见利忘义;以个人好恶取舍,必定嘲笑崇高,躲避责任,伪装清高;对西方亦步亦趋的盲目跟风,和名义反对所谓“依附性人格”,实际上否定党对学术的领导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闭门造车,就是这种研究的两个偏向。

贯彻唯物史观必须抵制“非意识形态化”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不厌其烦地声称,马克思主义只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意识形态,因为建立在严格决定论基础上的历史必然性,只是一种历史预言,一个“宏大叙事”。实际上,把科学局限在实证科学的范围,正是西方意识形态无力解决知识和信仰统一性的结果。自康德始,现象和“物自体”、科学和伦理的二元论就逐步成为西方的主导意识。科学必须“价值无涉”,必须非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而不是科学也似乎成为不证自明的教条。

把非意识形态化作为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学术正统”,在我国已经成为需认真纠正的倾向。我们历来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含“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革命的批判的分析”等,在一些人的“学术”研究中已被“屏蔽”,更别提“阶级分析”“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了,取而代之的是“实证分析”“文献阅读法”“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中性化方法。我们与时俱进首先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将其拒斥;吸收的应是确有建树的学术新成果,而不是“文献阅读法”一类故作中立的学术泡沫。要区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多视角”:一种是有利于推进真理性认识的讨论和提问,以立场观点方法的共识为前提;另一种是持对立的立场和方法论,把“多视角”作为颠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手段,显然,第二种“多视角”就不是百家争鸣可以解决的,而必须诉诸正确开展的舆论斗争。

(作者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法的结论

胡长栓

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思维逻辑,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也主要体现为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演进,体现为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在辩证中的不断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1]毛泽东揭示的认识论所反映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类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仅在根本上体现着实践需要,是一个解决实践问题的现实过程,而且也应内在地体现着理论品性,成为一个实现理论发展的思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理论两个重要的范畴具有同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他们共同表达着人类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立足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重要的理论范畴已经确立并得到广泛认可。着眼理论,还需要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确立为中国理论的重要范畴,代替具有明显意义阈限性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逻辑的辩证统一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完成理性升华,超越实践的具体性,实现理论的普遍性本质。

从理论到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满足中国实践需要的历史,在本质上体现着实践和理论辩证发展中从理论到实践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一开始就是实践需要的产物,深刻体现着“国家的需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自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救国实践的先后失败,不仅说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救国救民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充分说明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实现“器技强国”,也不可能完成“改制救国”,只有找到一种先进的理论,才能满足救国救民实践的需要。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工读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作为当时重要的社会改造理论都曾先后粉墨登场,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完成了救国大业、实现了建国大业、创造了富国大业,开启了强国大业。“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的解放的科学理论,最能满足中国的实践需要,最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剥削的问题、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问题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发展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在人类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中,相对于解释世界的理论来说,问题更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再回到实践中去,从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理论本质,并检验和发展自身。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大的谱系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先后回到了各种不同的具体实践,也相应产生了各种不同“意味”的马克思主义,如在苏联的实践中产生了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在东欧国家的实践中产生了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产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无疑最充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这不仅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所不断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也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所得到的检验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机所得到的孕育和焕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得到的进步和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本质。

从实践到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是对于人类的实践,还是对于人类的认识来说,都必然包含着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过程,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高一级的程度”从实践到理论的结晶,反映着实践和理论辩证发展中实践“力求趋向思想”的理论诉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上,对伟大实践不断升华形成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4]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了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为了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是这些伟大实践检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实现了更高一级程度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实践价值的实现,也是中国实践不断完成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5]在实践和理论的辩证法中,实践若不把自身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就只能沦落为具体化的经验,就不能完全实现自身的价值,就不能推动自身继续向前发展。实践的价值需要由实践的理论性来确证,正如理论的价值需要由理论的实践性来确证一样,科学的理论必然导向成功的实践,而成功的实践也必然产生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化不仅是实践实现自身本质的需要,也是实践实现自身的必然结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实现了中国实践最后的理论价值,标志着中国实践不断的彻底完成。如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价值,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价值,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完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价值,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实践不断取得成功必然的理论结晶,因为成功的实践往往会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理论成果,并推动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中,才能完成理论与实践辩证法的后半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全过程。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作为同等重要的两个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才能完整被掌握。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2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6页。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秘书长)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佘双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顺应了现代学科综合化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构建了一种新的学科体系建设的模式,即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视角、以解决当代中国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结合起来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构建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学科自信的表现,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学科体系构建方式本身就突破了传统分学科方式的学科建设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示范引领作用。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是中央文件明确提出的任务,这既是立足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要求。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目录中,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冠名的独立设置的一级学科,其他以马克思主义冠名的相关学科均处于二级学科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比其他相关学科更大的影响力,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能发挥引领作用,其他学科也缺乏在一级学科层面、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层面、在整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层面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应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头示范开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高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旗帜。同样,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中央专门设立的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门机构,如果不能举起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旗帜,其他学院也很难有地位和力量扛起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大旗。因此,应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作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先导示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在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虽然有不同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从分门别类的其他学科角度进行研究,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因此,要按照马克思回应时代和人类社会问题,对分门别类学科知识的综合升华的规律,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来看,要进一步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特别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术化、学理化研究,形成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科体系。要进一步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党的建设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关系来看,要进一步区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学科之间的边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各学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协同创新和与其他学科交流机制建设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协作与交流,需要对话与争鸣,要在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等相关学科边界的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进一步壮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整体实力,形成整体效应。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发挥主导作用,团结和凝聚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队伍和力量,开展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之间的协作。同时,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对话沟通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对话、交流和协作,共同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形成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效应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的协作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不是一个单纯学科建设的内部事务,也不是某一个学校具体学校建设的事情,它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整体的学科建设的重大事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整体综合效应,只有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质量和水平得到巨大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才能更好实现。因此,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示范作用,需要顶层设计,从总体上合理布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结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水平。要充分发挥基础和条件好的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支持和带动其他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引领作用,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优势。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马克思典范”

  吴宏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发展到应自觉思考如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时候了。建构上述“三大体系”,马克思本人及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光辉典范,简称“马克思典范”。

马克思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了“价值典范”

和“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总体上是“有立场”的,因而,哲学社会科学是“价值之学”。一方面,我们并不排除有些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在东西方是一致的,甚至对于各民族来说都是一致的,比如,没有任何一种哲学否认“真诚是美德”。尤其是,人类作为“有意识的存在”,必然具有某种价值观上的共同性,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文明以及价值观确实又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政治价值”(即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的意义上差别巨大。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在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仍然处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分析的状况: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这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代表着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这就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以西方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价值之学”,是无法逃脱两种意识形态限域的。因为在根本上,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体的最高价值。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同意所谓的哲学社会科学“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而仅仅是“客观真理”的观点。在这方面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典范。

只有代表世界历史进步方向的思想理论,才能引领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代表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因此,并不是中国“主观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独断”,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具有世界历史的客观明证性,这就是,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批判的意义上,至今无人超过马克思这位大思想家。这是在西方世界公认的,而不只是中国。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这不是中国对马克思的“偏好”,而是由世界历史的客观真理性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有些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还沉浸在西方的思想观点、逻辑范畴、思维框架当中,这是因为“学术自我”的不成熟(有学者称其为“学徒状态”)。这种影响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是由中国近代以来的国情所决定的。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建构问题的自觉,首先要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应该是首要的。

马克思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了“原创典范”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引领世界历史进程的光辉典范,这为我们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了“先天条件”。西方很多学者批判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出现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看起来好像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不受待见”,而实际上则不然。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开始就是批判资本主义世界的。然而,恰恰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才使马克思的思想理论赋有最大的“原创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批判旧世界的本质所决定的,即它必然实现飞跃。因为它要“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就得首先超越现存世界。再来看马克思。他打破了唯心论的束缚,从人类的现实问题出发,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实现了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实现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这是马克思实现的最基本的“三大飞跃”。可见,如果今天的经济学研究还“唯西方马首是瞻”,这相对马克思来说是“倒退”,马克思在19世纪就已经彻底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前辈了,而我们今天又回到马克思之前了。

另外,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多数学者对马克思的批判,这不仅不能说明“马克思错了”,而是反倒说明“马克思太重要了”!因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所以西方学者才批判马克思。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内有些学者不明白这一点,甚至还认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很客观”,因而,有些学者宁可相信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解读,而不相信中国学者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于是出现“言必称西方”的情况。由此,我们想到了美国哲学家莫尔顿·怀特对黑格尔的评价:“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19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这实际上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正因为一位思想家太重要了,所以才值得批判。这一逻辑也适用于今天西方学者对待马克思的态度。因为他从人类现实问题出发,为人类社会历史指明了有些人(资产阶级)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共产主义。而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了“精神典范”

马克思的人类性情怀和科学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三大体系”的主体性力量。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马克思身上凝聚着深深的人类性情怀和“爱智慧”的科学精神。马克思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又几经流亡的生涯中,写下了浩瀚的思想理论著作。一般说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然后才是思想家,但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马克思虽然不是“学院派”,但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一点而都不逊色于西方“学院派”学者,甚至在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洞见上,远远超出了“学院派”学者,包括康德和黑格尔这样的学院派哲学家。这是事实。那么,是什么东西支撑着马克思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创作大量的经典作品?概括起来就是人类性情怀和科学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的“三大体系”建设,绝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它必须要诉诸人类性情怀和“爱智慧”的科学精神才是可能的。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应该秉承马克思的人类性情怀和科学精神,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的“三大体系”建设。

由此我们也不能不想到,今天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仍需要有所警醒,特别是在有功利性的价值观侵蚀学术界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是制约“三大体系”建设的最大阻碍。如何继承马克思“超功利”的人类性情怀和科学精神,或许是今天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最根本的主体性力量。或者说,只有坚持一种纯粹的人类性情怀和科学精神,才会有孙正聿教授意义上的“‘有我’的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吴晓明教授意义上的“学术的自我主张”。

(作者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处理好“六对关系”,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

郑敬斌

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境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无疑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机遇、回应挑战,在辩证把握一系列关系中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

学科建设与学科领航的关系

新时代明确学科定位对于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2005年正式设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政治站位高远、理论功底扎实的人才,也涌现出大量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恢弘实践的学术成果。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短板依然明显,学科基础还较为薄弱。尤其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境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注重自身建设、巩固基础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学科领航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些学科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的困境,面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难题,新发展阶段下要求我们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而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征程。

学科规模和学科质量的关系

学科规模是学科发展的体现,但学科质量却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设立以来经过建设发展,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而为学科的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立足新时代,学科规模已然不再是学科发展的第一需要。相反,学科质量理应成为优质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实现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转变,遵循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内在规律,把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一方面,要重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建设好人才队伍,才能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因而,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育工作,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要提升学术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衡量学科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要及时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写在中国大地。

学科扶持与学科自立的关系

一流学科的发展既是学科自身成长的内在逻辑,也是国家和社会需求推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扶持。然而,在当前的一流学科建设中,要转变发展思路,在扶持中学会自我成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探索学科自身建设成长的规律,在遵循学科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踏踏实实、稳步前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要服务新发展格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化、学术化和学理化研究和阐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以理论的科学性保障学科的合法性。

学科自主与学科借鉴的关系

准确把握并深刻理解自主发展与吸收借鉴的关系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历了从学科专业意识萌芽阶段到学科建立和发展阶段的蜕变,学科体系、学科功能、学科水平不断提升。伴随着马学科的日益强大,目前在学科建设中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自主发展,不再是借鉴式发展。但学科的自主发展,并不代表着闭塞、中庸、为了安全而安全。相反,要在自主中实现融通,在借鉴中促进自主。笔者认为,《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联动发展”,强调“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其指向之一便是如此。可以说,只有坚守立场,在自主中借鉴,在自主中融通,搭建交叉学科的国家级平台,才能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真正做到不忘本来、创新发展。

学科包容与学科边界的关系

学科包容是学科生命张力的彰显,学科边界是学科本质内涵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包容性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包容性,这也是学科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伴随时代的发展、格局的扩大,开放性的大环境使得学科包容性更加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包容主要体现在它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体现在它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但这并不代表学科会包容任何事物、任何知识。基于学科包容的特点,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槽、学科槽太浅,但学科包容不代表学科无序,我们在强调包容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学科边界的重要性。学科边界是该学科的特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应具有清晰的学科边界。学科边界模糊会导致学科质量不高,比如,目前学术研究虽轰轰烈烈,但是研究的重复性较多,研究内容也大多是空话,无法给具体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尽管包容的属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要注重对学科边界的划分,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

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的关系

一流人才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近年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一重要阵地。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总数已突破10万人。这充分彰显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大精英吸纳能力。但在实现人才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如何真正保障学科人才的质量,促使人才队伍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一方面,要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突出学科责任感。马学科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的本领,积极探索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另一方面,要坚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学科认同感。马学科教师应“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人才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新时代下要扎实做好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接续奋斗中追逐新未来。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要担负起时代使命,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

 

加强学科建设,为增强思政课效果夯实基础

于慧颖

如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增强大学思政课的效果,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历史性课题,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责任与努力方向。东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成绩。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一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最早开办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涌现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仿吾、“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名家,这是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扎实根基和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深厚的学术根脉。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秉持为国家意识形态战略服务基本定位,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了“集成创新、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了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了责权利统一的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完善了基于学科方向团队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组织形式,聚焦重大学术领域方向,产出了一系列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发展战略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教师队伍建设数量和水平获得显著提升等。

服从服务于培养高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大力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一流学科建设,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将更加认真扎实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着重通过高水平思政课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作为努力方向,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全面加强学科建设,继续保持学科的国内领先地位,不断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以“小而精”的规模定位和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思路,培养“有思想、讲政治、懂理论、善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学本科专业融通培养,构建“顶天立地马核心”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同时,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卓有成效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在国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队伍建设方面,将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厚植师德文化,同时把个人发展同团队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人才队伍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汇聚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和我的同事们一样把科研和教学并重,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完成思政课教学基础上,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研究,努力产出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前沿、能够开展国际对话、所提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引领性的一流研究成果,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在团队建设和评价体系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教师创造力不断提升的教学、科研、团队三位一体的学科组织形式和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实现上述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任务,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业教师,我们个人需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使我们的思政课对广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对培育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铸造良好政治品质等方面发挥更多更大作用。作为教师特别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要努力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于立德树人、关于培养有理想有情怀的社会主义新人等重要论述,提高认识、提升水平、改进方法;学习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政课要做到“八个统一”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真正学懂弄通掌握好、运用好相关理论,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也为自身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全面落实东北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部署,立足本学科发展优势和学校自身特色,遵循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性建设原则,要充分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要更重视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学术交流,防止形成学科壁垒,保证专业建设上的整体性。同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一级学科之间的充分交流,比如与政治学、哲学等临近学科之间进行资源互用共享,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保证学科发展上的整体性,促进自己作为专业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要关注现实、紧密联系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在实践中丰富、发展是这个学科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实践中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解释新时代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对这一系列“新”作出新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

四是大力加强学术研究,努力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多作贡献。构建特色鲜明、科学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达的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的一个基础性任务。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上述问题予以回答,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性任务。要充分认识实现这些任务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方面重要论述,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进行理论创造,努力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对本学科诸多理论、概念、重大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李建波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时,用“箭”与“靶”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2022年1月11日,也是在中共中央党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时隔八十年,身处不同的时空环境,面对不同的机遇挑战,党的两位领袖关注的却是同一个问题,说明什么?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党的极端重要性,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紧迫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了全面总结,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艰难探索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可见,党的百年奋斗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和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史。今天,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我们必须担起该担的责任,拿起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它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结论经受住了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直面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这是我们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激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基本经验。

再次,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理论创新,说到底是要解决问题。我们党非常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来源于实践,聚焦时代课题,最后又会回到实践中,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研究我国发展和我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切实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最后,必须捍卫“两个确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保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传承性、延续性和创新性。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党校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