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深远意义

作者:张爱茹    发布时间:2022-03-25   
分享到 :

[摘 要]30年前,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澄清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是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更加坚定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我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关键词] 邓小平 南方谈话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发表谈话30周年。1992年春,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基本经验,鲜明地举起了改革开放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明确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澄清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是非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邓小平一生光辉业绩的新高度、新境界,充分展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气魄和胆识,作为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求真务实、敢做敢当的政治品格。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

——“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2】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3】

30年过去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充满激情、包含深情、简洁朴实的话语言犹在耳,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催人奋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更加坚定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我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一些经典论述,高度评价南方谈话对党和国家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为正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4】。

当年,邓小平本人对南方谈话有这样一段评价,他说,没有想到我这次南方谈话有这么大的影响。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来没有搞清楚过,现在搞清楚了。这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5】 。3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重大历史关头,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南方谈话从根本上突破了计划和市场、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率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突破,此后,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改革突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农村和城市竞相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推动着党的理论创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邓小平盛赞其“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说了一些“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6】 。把商品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放在一起,马克思主义老祖宗没有说过,就是西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也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尝试。1985年11月,来访的基辛格就曾当面对邓小平的说:“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7】 。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对基辛格说:“我们的经验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必须改革,这是唯一的道路。”【8】 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推进的。此后,从党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没能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关于改革性质和方向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决定的。还有人提出,市场经济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于是,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问题就这样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个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困扰和制约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

邓小平在谈话中鲜明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 他鲜明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 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概括,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计划和市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从根本上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为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奠定了基础。针对一些人对改革开放的怀疑和否定、非议和责难,邓小平鲜明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1】 他提出:到20世纪末,上海浦东和深圳要回答一个问题,姓“社”不姓“资”。这是个大原则。要用实践、用上百上千的事实来回答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资本主义 。

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了计划和市场、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高度肯定了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坚定了党和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首创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步入快车道,经济建设呈现出新气象。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2%,极大促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同20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打破了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搞的所谓“制裁”,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新的提高。这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以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新面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深刻洞察和把握国际国内错综复杂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强的战略定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外出调研,就选择了广东这个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他专程到深圳莲花山顶,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习近平强调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12】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决定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也是划时代的,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全方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13】 ,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南方谈话讲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以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起点,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主要是因为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问题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深刻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14】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5】“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16】 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逐步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经典概括。与此同时,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怀疑和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等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邓小平从一开始就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每个共产党员,“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7】 。他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8】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明确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邓小平在深刻分析基本国情、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这个判断,使党内外对我国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但是这个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形成的前提条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条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党的十三大以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进一步深化。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陷入低潮,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施压、渗透和颠覆,西方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对我国进行攻击、污蔑、丑化和妖魔化等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再一次引发了我国社会对改革开放政策、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激烈争论。一些人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生了动摇,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空前严峻的历史考验,我国的发展和民族复兴之路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能否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中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选择,是走苏联、东欧国家改旗易帜、社会主义垮台的邪路,还是退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老路,亦或是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关键时刻,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立场。

邓小平鲜明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20】1993年9月,他在审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编辑工作总结报告时再次强调说:“就是要坚持,不能改变这条路线,特别是不能使之不知不觉地动摇,变为事实。”【21】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我们党坚定不移坚持这条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作出了深刻阐释,他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22】

邓小平在谈话中反复强调要抓住机会,加快发展,特别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23】。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特别关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这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而是要扎实、稳步协调地发展。他同时强调,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他深刻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24】

邓小平在谈话中对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他鲜明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25】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强调指出: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明确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26】

邓小平南方谈话说清楚、讲明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鲜明提出了坚持、捍卫、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问题,进一步坚定了党和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我们党在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新形势下成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风险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党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考验,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自信豪迈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及其创造的伟大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事业,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南方谈话说清楚了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也必定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出了他反复思考得出的一个深刻的历史结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9】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0】 正是这个重要论断,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展现出光明前景。1984年6月,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著名的谈话中,系统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方针政策和全新的理论观点,清晰地勾画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框架。他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 正是由于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使党和国家失去了共同的思想基础。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的低潮和社会上一度甚嚣尘上的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

他鲜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2】

他鲜明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33】 。他特别提出,要反对形式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明确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 。【34】

他鲜明指出,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坚定地说:社会主义必须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35】

邓小平南方谈话说清楚了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坚定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既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又注重妥善解决发展过程中或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长远考虑和时间安排。比如,他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36】 。邓小平这里所说的更加定型化的制度,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再比如,他明确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37】 。再比如,他提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38】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非常精辟、深刻、系统的阐述,把这一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引领着实践,实践又推动着理论创新。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定要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超的政治智慧、超凡的理论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原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9】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决定性的意义。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他说,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40】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的30多年间,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断向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新的挑战和时代课题。在世界社会主义这段从低潮到谋求振兴的艰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向世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形象,也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的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在全世界的大流行再一次以“西方之乱”凸显出了“中国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进步,有力打破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迷信和盲从,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30年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的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41】 如今,邓小平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些设想和安排已经成为新时代正在推进的现实政治任务。经过党和人民的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越是接近目标,越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更需要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越是接近目标,越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化,更需要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创新勇气,勇于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沿,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续写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4页。

【5】参见《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3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页。

【7】《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94页。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94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494页。

【13】参见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18页。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2页。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3页。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4页。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3页。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1页。

【2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65页。

【2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49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381页。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3页。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5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3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63页。

【3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1页。

【3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383页。

【3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3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3页。

【39】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5-26

页。

【40】参见《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人民日报》

2022年1月12日。

【4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3页。

(张爱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