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与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发展

——第六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综述

作者:李汶莲 罗莹    发布时间:2022-06-15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分享到 :

2021年12月18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六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以线上的形式成功举办。中宣部有关领导,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主任张士义、副主任卿学民和李铁军,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启龙、党争胜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上论坛,近两万人通过直播平台云端参会。与会者围绕“建党百年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成就、挑战与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达成了诸多共识。

一、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传播与研究

本届论坛参会人员普遍认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一)对外译介中国共产党历史,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党史对外译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几十年来,党史翻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简史》(英文)、《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英、俄、法、西、日文)、《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英文)、《中国共产党历史》(英、俄、法、西、日文,均即将出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英、俄、法、西、日、德、阿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英文)、《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英、西文),等等。通过对外译介这些著作,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时代赋予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对帮助国外民众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外译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助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组织翻译了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法、西、俄、日、德、阿七种外文版本,并陆续对外出版发行,向国际社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和全球治理观,很好地服务了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译者在翻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时,立足宏观视角、突破文化藩篱,将重点放在挖掘精神内核、阐明具体含义上,用目的语受众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讲中国故事。在翻译之外,译者还关注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变化,关注原文概念下所展开的活动内容与效果反馈,跟踪国外舆论动态,努力做到在复杂形势变化下翻译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对等,实现翻译价值的最大化。

(三)对外译介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助力构建党和国家的良好国际形象

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在国际社会获得了广泛关注,其对外传播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深刻揭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之道。2021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回顾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的艰难历程,展示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者在翻译以上文献时,深刻把握原文精神实质,注重通过字词层面的明示内涵、语句层面的改写润色、语篇层面的逻辑梳理等翻译策略,完整地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减贫智慧,间接推动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有能力和自信引导人民走向成功的政党形象,也塑造了中国负责任、敢担当、有魄力的大国形象。

(四)以党的百年翻译史研究指导推动翻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翻译活动历史久远,对党的百年翻译史的研究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既往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本体的研究呈高频状,但对中国共产党翻译史的研究有明显的不足。党的翻译活动具有时空跨度大、翻译形式多种、翻译内容多样、翻译主体多元等特点,这导致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史料零散庞杂,史料梳理缺乏系统性,考察视角单一等问题。目前,翻译学界正在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翻译史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主线,以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为指导,根据不同的翻译形式、翻译内容、翻译主体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借助历史分析法、计量史学方法等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内部的多元分析和多维考察,并注重从时间跨度和研究内容上完整勾勒“党史”主线。党的百年翻译史也是中国翻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可为翻译学的学科发展注入能量,为翻译实践的组织开展提供指导。

(五)以文化自信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中央文献作为政治话语,建构于普通语言基础之上,同时将民族政治、民族文化和民族美学纳入其中,形成了超越语言层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在中央文献翻译事业发展的近百年间,翻译工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例如,近两年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组织翻译的《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就蕴含着《老子》《孟子》等传统典籍文化以及“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下一家”等丰富的传统观念。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以中国表达讲述中国故事,以民族视角构建政治话语,是争取国际话语权过程中的重要突破,也是文化自信主导下民族文化认同的充分体现。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者在工作中牢牢抓住了文化这一重要载体,使政治话语的刻板标志越来越少。润物无声的翻译和讲述使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真正具有了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也将具备影响力。

二、建党百年来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积累的丰富经验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对外翻译工作经验,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意识,不断强化新时代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宗旨,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翻译原则、翻译规范、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的选择和运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牢固树立为党和国家服务的大局意识才能做好中央文献翻译,不愧新时代中央文献翻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有与会专家提出,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展现中国声音传递者的担当,准确传递文献中蕴含的政治信息和重要理念,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快速发展的关切;其次,要展现中华文化传播者的担当,把握时机、顺势而为,通过中央文献翻译进一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再次,要展现对外话语体系参与建设者的担当,通过翻译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最后,要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者的担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搭建起语言文化的桥梁。

(二)秉持正确的翻译原则,不断优化翻译策略

有与会专家提出,从语言、认知、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整体范畴来看,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应遵循政治原则、准确原则、认知原则和修辞原则。政治原则被置于首要地位是由政治文献的特殊性和对外宣传目的的政治性决定的。准确原则要求译文必须准确传递原文的思想。中央文献是一种特殊文献,很多重要表述、金句、特色话语等需要根据对象国的文化背景做适当处理,因而译者不应完全陷入被动地位,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认知原则强调的是受众认知的可接受度,要求译文能够被目标受众正面接受。修辞原则基于目的语掌握水平,要求译文符合目的语国家的修辞习惯,通顺传递原文思想。

从传统的“信达雅”翻译理念到实践中的增译、省译、转换、拆句、合并等翻译技巧,政治文献翻译绝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政治文献翻译传递的是中国的声音,是国家和民族国际形象构建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政治文献翻译在保证政治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可读性、可观赏性和可传播性,这便是译者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翻译能力、调整翻译策略、优化翻译技巧所呈现的结果。

(三)规范中央文献翻译体系,保证翻译优质高效

有与会专家提出,具备一套完整的翻译规范体系,是做好中央文献翻译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形成科学规范的翻译体例,既包括缩略语、大小写等通用体例,也包括各类领导人著作、会议文件、党史党章党规等专用体例。针对不同题材的不同文体、篇目、章节、语汇等都应有相应的体例。另一方面,要保证翻译流程和组织管理的规范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原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在60年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翻译流程。在翻译开展前,需要组建团队、确定翻译原则、准备翻译资料;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初译、改稿、核稿、关键词统一、通读、定稿的工序,每道工序的负责人员和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其中核稿一般由多位译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并视情况及时开展业务研讨;在翻译结束后,需完成资料整理、术语提取、语料库完善、业务总结等工作。

(四)着力中国特色话语术语翻译,凸显中央文献亮点

翻译标准应是严谨、准确、灵活和审美的结合。译者除了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还需要传递中国特色的文化语境,不能一味机械地直译或洒脱地意译,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克服文化语境隔阂,使受众在本国文化语境中也能被感染、启发并产生共鸣。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直译为“Green rivers and mountains are mountains of gold and mountains of silver”。在英文的语境当中,“金山银山”是一种低格调的追求,与原文表达的高层次追求的文化语境相悖。因此,最终呈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的译法是“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既保留了传统文化意象,也准确、完整地传达了原文的精神内涵。

同时,中国特色话语术语的翻译具有时代性。随着国内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概念本身的内涵也会相应演变,译文也需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小康社会”这一重要表述最初被译为“a well-off society”,后来很快被调整为“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因为相对于“well-off”而言,“prosperous”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经济上的富裕之外,还可以指获得政治和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而“moderately”一词在国际上的含义则契合当时我国“相对的富裕”这一内涵。到十九大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时,之前表示“建设”的“complete”被替换成了“secure”,即“secure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绝对信心,也是在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

(五)用好语料库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为机器翻译时代的中央文献翻译插上技术翅膀

语料库是指经优化处理过的电子文本集合,可通过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加以运用,以提高翻译效率。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中,语料库和CAT技术的综合运用就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为文件翻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语料库类型多样,按照语种划分,有单语型、双语型和多语型;按照语料的采集单位划分,有语篇型、语句型、短语型;按照语料的组织形式划分,有平行型和比较型。在政治文献翻译中,双语平行型语料库的运用更为普遍,其语料内容丰富,包括领导人讲话、著作选集、会议文件等的段落对照、单句对照和术语对照。该语料库如同一个巨大的智能翻译语汇储备池,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词典、简化查询步骤、精准提供权威译法参考,有助于保证关键词翻译的历史一致性、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在语料库的具体使用上,首先要对文本格式进行处理,按照固定模板形成EXCEL格式的双语对照资料,再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专门格式转换、导入数据库、建立翻译记忆库,对零散语料可以事先抽取术语,建立相应术语库。值得强调的是,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上也具备独特价值。可利用语料库考察译文语言特征,通过大规模文本分析厘清翻译路径,评价译文有效性,在翻译策略研究和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守正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大局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站在党和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出发点,专家学者就如何在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服务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充分研讨,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

(一)拓展研究视野,服务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外宣事业的需要

总体上,翻译研究已经经历了语言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转向和社会研究转向,而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在这方面明显滞后。在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广泛性和开放型愈发明显,翻译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创造性更为突出,新技术的层出叠现给翻译实证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学界需要探求新的研究路径。具体到政治文献翻译研究,除继续做好翻译实践的技巧总结和翻译原则的抽象归纳外,还需丰富研究维度,加强对人员组织、翻译流程管理、文本生成过程、译者心理认知、译作接受与传播过程、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宏观政策制定等的关注,对政治文献翻译全链条运作过程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二)加大对政治文献翻译研究的支持,形成研究研讨氛围

目前,不同层面都发布了支持政治文献翻译研究的社科基金项目,但总量较小,主题不够鲜明,常常要从其他翻译领域或者其他学科项目下进行申报。可增设针对政治文献翻译的各级各类研究课题,鼓励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的应用研究,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举办针对政治文献翻译的专门性研讨会,加强译者与管理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传播者之间的对话,促进翻译、传播和研究的有机互动。增强研究主体的多样性,不仅高校师生、翻译一线的从业者,甚至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人员也可以积极加入政治文献翻译研究队伍,推出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三)探索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提升学术国际话语权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在译论舞台上独领风骚,无论从译学深度、认知广度还是理论创新来看,中国译学总是处于“迟到”或“失语”的状态。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抓住新文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批判性地吸收外国译论、紧跟国际译学前沿开展研究的同时,加强对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努力从中寻找理论资源,在保持学科特色的前提下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力度,提炼出政治文献翻译领域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开展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国原创性攻坚,争取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和认同,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理论界的学术话语权。

(四)注重外宣效果反馈,推动外译效果研究体系建设

政治文献外译效果研究是对外译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的后续研究,对于考察外译质量和获取外译反馈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是当下政治文献翻译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探索构建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政治文献外译效果评估体系,对中国政治文献译作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厘清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建立一个政治文献外译效果评估体系,而且应该是分类评估,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语种、不同受众采取差异化评估方法和标准。适当引入第三方开展效果评估,真实反映客观情况,助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

(五)适应社会历史语境的变化,强化传播效度的及时性、持久性和延续性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巨大的信息量、超强的信息传播速度可谓前所未有。政治文献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风向标,应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声,以便抢占舆论高地,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需尽量缩短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领导人著作等的翻译周期,有条件时要同步发行政治文献原文与多语种译本。同时,要顺应融媒体时代潮流,创新翻译成果转化和传播形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中央文献翻译”微信公众号提炼重大政治提法或特色术语等标识性概念,助力外宣口径统一,并在重大事件节点及时发布重要文件多语种权威译文引导国际舆论,有力地提升了政治文献翻译成果对外传播的效果和广度,在该领域发挥了积极的引领、规范作用,将翻译成果及时转化为海内外人士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共鸣。

(六)加强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

翻译工作核心在人才,力量在人才,效果也在人才。现有的政治文献翻译人才队伍面临高端人才稀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翻译与传播割裂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翻译能力强、具有多元知识储备和国际化视野又精通国际传播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当今时代人才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可建立完善专门的人才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荣誉评选、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相关人才足够的重视和政策倾斜,让政治文献翻译“主力军”能够放心、安心地开展工作。还可以建立政治文献翻译与传播专兼职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分级分类组织培训,开展周期性评估,建立健全准入准出机制,加强常态化演练等。

(李汶莲、罗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