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创办英文刊物向世界介绍新中国

作者: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09-16   
分享到 :

新中国诞生后不久,周恩来向宋庆龄建议,由她办一份对外宣传的英文刊物,向全世界更多地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为此,宋庆龄委托陈翰笙与金仲华一起,依靠中国福利会的力量筹办这份杂志。宋庆龄还通过在美国的朋友,邀请爱泼斯坦及夫人邱茉莉回到中国,参与办刊工作。1952年1月,《中国建设》第1期正式出版,为英文双月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宋庆龄的文章《福利事业与世界和平》。

《中国建设》第1期出版后,宋庆龄马上寄给了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她在信里写道:“我想用另外一个同样也很可爱的东西代替鲜花送给你——我们第一期的《中国建设》杂志。我希望你会喜欢并提出你的意见。”同样,自《中国建设》创刊,直到她1981年逝世,宋庆龄每期都要亲自寄给她在世界各地的好友,并征求意见。就在杂志创刊10周年之际,宋庆龄特别以《真实报道的传统》为题,撰写了一篇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她说:“当《中国建设》出版第11年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回顾过去的10年。在这段时期里,我们保持了真实报道的传统。我们把这一点看成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于争取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伟大斗争所作的贡献的一部分。当第二个10年开始的时候,读者们无疑可以期望:我们将同过去一样,忠诚地为真理效劳。”

路易·艾黎是《中国建设》的忠实读者和撰稿者。创刊不久,艾黎就在1952年第4期上发表了《戈壁尘埃》一文。此后,直到1982年,艾黎一共在《中国建设》杂志发表诗文23篇。艾黎有个习惯,每次参观考察或游历某一个地方之后,都会写一篇蕴含着自己切身感受的札记。除诗歌以外,这些散文体的旅途札记构成了艾黎写作的主体。在《中国建设》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一类的札记。

1972年9月,何香凝病逝,路易·艾黎写了一首“很美的诗”,分送给廖梦醒和廖承志。经宋庆龄推荐,这首悼念何香凝的诗发表在《中国建设》1973年第1期上。1976年3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华侨、抗战期间曾经为保卫中国同盟和工合国际委员会服务的陈乙明,因患肝癌在香港病逝。路易·艾黎马上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宋庆龄致函爱泼斯坦和邱茉莉夫妇,写道:“如果可能,请在《中国建设》上刊登这篇文章,因为我想海外许多友人都知道陈乙明。如果不便刊用,也许我们可以把它转寄给香港的《东方地平线》上去发表。”

宋庆龄作为《中国建设》的创办者和领导人,自杂志创刊以后,先后为其撰写了30多篇文章,大多涉及重大题材。《中国建设》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创刊宗旨,致力于描述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并通过具体事实和形象化的报道来阐明中国的政策和主张。可以说,《中国建设》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2年8月24日第8版,文章摘编自《路易·艾黎与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