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思想方法

原标题:邓小平的思想方法
作者:曹应旺    发布时间:2022-12-0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分享到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的手稿(局部)。

邓小平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摆脱落后、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而奋斗的一生。在这个奋斗过程中,他始终重视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尤其特别重视实事求是和照辩证法办事。

       “实事求是派”

在中央苏区时,毛泽东受“左”倾教条主义排挤,赞成和拥护毛泽东主张的邓小平被“左”倾教条主义打成“毛派头头”。那时的“毛派”反对从本本出发,主张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其实就是“实事求是派”。

后来,邓小平多次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就记载了两次。一次是1987年3月3日,他会见美国客人时说:“有些人对改革的某些方面、某些方法不赞成,但不是完全不赞成。中国不存在完全反对改革的一派。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一次是1987年7月4日,他会见孟加拉国客人时说:“最近我对一位外国朋友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末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强调“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解放战争时期,他对脱离实际、以偏概全的方法进行了批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分析“大跃进”以来发生的问题时指出:“教训是深刻的或是沉痛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受了损害。”他在一次会议上批评道:“江苏有个县明明缺粮,省委答应调粮,可县委硬说不缺粮。硬着头皮,无非要保持它的荣誉。”他指出:“实事求是,就是对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真正了解实际情况,就要调查研究。过去几年调查研究很少,搞了许多虚假现象。”

改革开放时期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大放光彩的时期。他旗帜鲜明地纠正“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7年2月,他在西山看到有关“两个凡是”的提法,就感到不对,认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7月,他重新出来工作就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强调“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一些人抵制这个讨论。1978年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第一个问题是讲实事求是。他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不然,我们开会就只能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9月,他在东北考察中批评“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是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来的。他综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出国考察后认为,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到世界前列,讲了大话,不符合实事求是。1979年10月4日,他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正是从这样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出发,这年12月6日他提出中国20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29日,他又对来访的外宾说:我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80年代中期,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目标,第一步到二〇〇〇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坦率地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照辩证法办事”

毛泽东多次称赞邓小平照辩证法办事。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讲话中说:“邓小平同志讲:事情怎么样办?照辩证法办事。我赞成他的话。”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

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反对用“两个凡是”的眼光站在毛泽东的背后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样离开毛泽东的基础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站在毛泽东的肩上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就不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不能摆脱贫困和落后;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全盘西化,就只能做西方大国的附庸,也不可能发展起来。是邓小平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反“左”防右,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避免了两个方面的极端化和片面性,为此后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奠定了基础。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由此,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框和认识局限,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辩证统一起来。

重视市场手段就要重视放开。邓小平指出,“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是不是重视市场就不要计划、规划了呢?邓小平向来反对走极端,提出“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他在重视市场的同时,重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有计划有目标地前进。正是因为将计划与市场辩证统一起来,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计划、规划的目标引导作用,才使中国经济既充满活力,又能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秘书工作》2022年第10期 曹应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