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致敬英雄
今天,我们致敬英雄,就是要尊重英雄,体会英雄群像呈现中贯穿始终的烈火。近来的三场红色教育,让不同的英雄群像一直萦绕在我脑海。
一是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有10多万英雄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血洒疆场。烈士厅的墙上挂满了英烈的名字,但更多的名字早已融入了他们生前挚爱的这片热土。他们如此平凡,以至于我们不一定熟悉每一位。但我们知道,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站在他们面前的我们。
二是观看了音乐剧《伪装者》。沉醉在财富、权力、情感的灰幕下,阴谋阳谋、信任背叛、欺瞒坦白、敌人友人,互相交织、犬牙交错。隐蔽战线的斗争从来都是迷雾沉沉、谍影重重,无法用言语道尽。伪装,让自己戴上层层面具,裹紧厚厚黑布,蒙蔽世人,甚至忘却了自己,却依然不能迷失心中信仰的航向。“我不能说话。”悲喜和冷暖,只有自知。我们为正面的御敌亮剑欢呼的时候,还应该为与秘密生死与共的他们留下崇敬。
三是学习了影片《望道》。人最难的是在暗夜中摸索,找到正确的前进之路。国家和民族亦是如此。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救国救民而求索真理,既布满荆棘,也盼望接力。正是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一声声呐喊,渐渐让迷茫褪去。尽管现实仍有苦,但我们知道,探寻到真理,味道恰很甜。一群群人、一代代人追望真理、坚守正道,最终开辟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中国的复兴之路。
三幅场景,三种人生,三个时空,为什么都令我们的内心涤荡,产生共鸣和震撼?因为,英雄会呈现出多个面相。他们可以征战疆场,可以伪装人生,可以守望真理。而之所以都被称为英雄,就是因为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熊熊燃烧的、甚至甘愿耗尽自己生命的一团烈火。这团烈火,促使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时从不惧死亡,面对四方的诱惑时从不变信仰,面对求索的艰辛时从不移志向。而我们致敬英雄,更是要传递好这团烈火,尽管不一定都能成为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英雄,也至少活成自己的英雄。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