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里的中共建党史——《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图文版)自序

作者:张军锋    发布时间:2023-03-10   
分享到 :

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百年实在只是一个瞬间,然而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一百年,却是在李鸿章所说的世界发生“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之后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这一百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来说,都具有极不平凡的重要意义。

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与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八集文献纪录片《开端》。作为本片总撰稿和编导,在历时近两年的创作过程中,我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遍访海内外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相关的纪念馆、档案馆和学者,对这段历史做了一次系统的穿越、梳理;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在纪录片创作基础上对建党历史过程、人物及其诸多细节和谜团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呈现,完成了《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一书。本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得到党史界、出版界很多师友的肯定、鼓励,得到读者的赞誉、喜爱,也得到一些朋友的批评指正,借此机会对所有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20多年从事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原因,我对搜集和研究历史影像的热情和痴迷成为一种乐在其中的职业习惯。《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出版后,我一直有进一步搜集更多、更高质量的图片,创作完成一部《图文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想法,以便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客观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1921年的中国诞生的历史过程和诸多细节。因此,我一直没有放松对这一领域学术进展的关注,并注意新发现影像图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蒙吉林人民出版社抬爱,使《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图文版)得以完成并出版。在这里,我把本书的创作初衷和思路坦陈如下。

一、从“一图胜千言”说起

中国古来就有“左图右史”的传统。无论何时何地,每到一个地方,随时在地图上查看自己所处位置,熟悉所处环境,参观当地博物馆和历史古迹,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2020年12月初,我在厦门大学参加一个影像史学的学术会议,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图胜千言”这句话。的确,图像不但有文字无法取代的直观、具象、生动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地域、风俗等重要信息,甚至还能直接解读甚至破解一些历史谜团。因此,历史图像不但是文字历史重要的补充,还具有与文字同样重要的独立的历史、文化、美学的价值。

如果没有古代典籍、石刻、墓葬、书画中关于古代帝王将相、高僧名士以及战争、狩猎、饮食等场景的描绘,如果没有世界各地保存下来的数量、规模可观的历史和建筑的遗存,我们不但无法领略古人的生活状态,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恐怕也无从谈起。

近代以来,随着照相技术的诞生,清晰而生动的影像记录开辟了人类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新纪元。照相技术的普及不但催生了摄影师、摄影记者这个现实影像记录的职业,而且使摄影成为重要事件、重大历史现场必不可少的程序。随着照相馆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出现,尤其是随着便携式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出现,个人留影,朋友聚会,旅行纪念,婚丧嫁娶,甚至私密的个人生活,记录下此时此刻生命的瞬间,几乎成为所有人无法抵御的时尚。因为让不断流逝的年华、欢乐和记忆永驻并分享给亲人和朋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而照相和摄影技术的出现让人类的这种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于是,家庭客厅、卧室开始出现悬挂在墙上的照片,家庭相册出现了,摄影展、印制精美的画册出现了,在报刊、图书中加入相关的照片,以至于图文并茂的图文书也出现了。

当记录历史的照片和影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以这些照片和影像为素材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开始出现。西方编年史和新闻汇编类纪录片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中国习惯于把这类历史题材的纪录片称作文献纪录片。中国的文献纪录片创作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升温,到90年代开始进入高潮。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文类文史书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由于图文书没有文献纪录片那样受时间和容量的硬性限制,可以把海量的文字和图片有机融合在一起,并能充分探讨、展示历史的过程和细节,可以与纪录片相得益彰。

二、纪录片《开端》和图像里的中共建党史

在2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生涯中,我先后创作的文献纪录片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开端》《晴朗的天》《八路军》《认识南非》《重生与辉煌:唐山大地震30年》《伟大的历程》《跨越:河北1949—2009》《旗帜》《大鲁艺》《大转折:西柏坡1947-1949》《平山记忆》《永远的长征》《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滹沱记忆》《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这些纪录片的创作经历,为我搜集、辨别、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影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我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影像史料的搜集、研究和整理,如果从2000年开始纪录片《开端》的创作算起的话,至少已有20年的历史。在拍摄《开端》的过程中,在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多位前辈学者的帮助下,我们在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北京档案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以及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湖南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湖南新民学会旧址纪念馆、唐山李大钊纪念馆、河北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英国国家公共档案馆、伦敦马克思图书馆、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荷兰皇家科学院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等地,拍摄了大量老照片、文物,在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日本,走遍了与建党历史有关的纪念地、故居,采访了学者、革命前辈后代和知情人近百位,这些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图书馆、故居丰富的陈列、馆藏、画册、图书,这些学者、知情人、革命前辈后代手中收藏的文物、照片,为纪录片《开端》打下了扎实的影像基础,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建党时期的图片资料。

由于党的早期活动影像的极度匮乏,我们拍摄、搜集的影像主要是图片。这些图片大体有以下三类:一是人物照片,包括单人照片、合影照片;二是文献类照片,包括档案、手迹、报刊、图书、文告、文章等;三是历史旧迹、建筑的照片,包括已经不存在的历史现场、保存下来或复原的历史现场或建筑、旧址等。

在《开端》播出之前,《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新中国》等纪录片的热播已经掀起中国文献纪录片创作的高潮。不同的是,这些纪录片有相对丰富的视频影像素材做支撑,而《开端》则几乎没有直接的或一手的影像素材。由于党的一大是在极其秘密甚至是危险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期间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照片,各地和海外党的早期组织除旅法小组外也没有留下直接的照片,更不必说活动影像了,我们只能从历史图片中的打捞和挖掘中寻找突破。

以堪称权威,由国家博物馆2011年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图集》为例,画册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上下卷,上卷加上序章共六章402页,其中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一章计44页,大小照片共167张,占上册页码和图片总数的大约10%。但我们在创作《开端》的过程中拍摄的素材总量近5000分钟,积累的与建党史相关的各类图片近千张,说明我手中积累的中共建党史图像已经十分可观。

三、建党史图像的整理、识别与解读

《开端》共八集,每集25分钟,总长200分钟,素材与成片的片比达25:1,远远超出文献纪录片的平均片比。就历史图片而言,片中使用的也不过100余幅,仅占十分之一。

对《开端》的视频素材和图像资料的整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开端》播出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素材和图片一直在磁带库和电脑中沉睡,但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一直关注着与建党史有关的研究进展和史料发现,见到与此有关的图书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到2012年,我收藏的这个领域的各种图书、画册已经超过150种。除了拍摄开端过程中收集到的60多种以外,我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收集,一个是到书店里买新书,一个是在旧书店和旧书摊上淘,还有就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搜购。这些图书和画册,不但直接提供了大量建党史图片,还为辨别、解读这些图片提供了很多线索和参考。

2010年初至2011年夏,写作《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的过程,也是我对这些图片进行再度整理的过程。为了充分挖掘拍摄素材中有价值的东西,我把80多盘专业磁带转录成DVD光盘,以方便在家里浏览。我通过转录好的光盘资料,速记下原来不太完整的采访,还把在各地拍摄的旧址、文献、文物、老照片等处理成清晰度还不错的照片,对重要的照片还做了简要的文字说明。

在纪录片和书中使用图片,最重要的是对图片正确的识别和解读,并配以准确、简要的文字说明。整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识别照片中没有标出姓名的人物或者被张冠李戴的人物。识别照片中不知姓名的人物,纠正照片中被张冠李戴的人物姓名,弄清楚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背景,是照片整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个过程,恰恰也正是考证历史真相、挖掘历史细节的过程。通过一张张富有生气的脸庞和颇具民国文人范、自由组合、仪态万方的合影,去触摸那个历史瞬间的氛围,去推测他们之间的关系,去想象照片中那些年轻人激情澎湃的灵魂,是别有况味的。

建党时期的历史图片中,最能直接反映历史潮流和过程的,当属当时各种进步团体同人的合影,如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新民学会、觉悟社、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尤其是一些照片本身就不太清晰或经过辗转、翻拍之后,已经模糊不清,或者丢失了照片的文字标识、说明等原始信息,给照片中人物的完整辨识和照片内容的准确解读带来很大困难。

在建党时期人物中,见得比较多的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谭平山、李达、李汉俊、陈潭秋、何叔衡、俞秀松、张申府、罗章龙、邓恩铭、张太雷、邓中夏、马林,以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等在建党时期和此前此后各个时期的照片,包惠僧、施存统、维经斯基、尼克尔斯基则相对较少,王尽美只有一张,谭植棠则只有中年之后的一张照片,杨明斋则2016年之前连一张照片都没有见到。

一般来讲,上述历史人物因为知名度和辨识度较高,是比较容易被识别的,而对于其他不太知名的人来讲,准确辨别有较大的难度。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不同场合、不同出处、不同版本的照片互相对照、反复比对,纠正错误。而一些合影照片中面目模糊或历史学者都不太熟悉的人物,要想逐一辨别,则需要等待合适的机缘,或者永远也无法准确解读了。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陈独秀和李大钊,毛泽东与李大钊,毛泽东和陈独秀,毛泽东和蔡和森,毛泽东与杨开慧,毛泽东与杨昌济,李达与李汉俊,董必武与陈潭秋,陈独秀与包惠僧,……这些关系亲密的人物,竟然都没有合影,连同框多人合影好象也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这真是历史的遗憾。

四、努力完成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共建党史

今天看来,2011年出版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述实》对建党史图像的整理和呈现还远远不够,图片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近十年来建党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和史料新发现,也必须在新书中给予足够的补充。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史料发现,对书中原来不准确或者讹误的内容作了删减和补充,包括对相关链接也做了大幅删减、修改和新的补充,容纳了更多新鲜的内容。文字量比原来增加了大约六分之一。

二、更系统地吸收了共产国际档案史料中相关内容,使建党过程中共产国际外来因素发挥的作用,以及维经斯基、马林等人在推动建党过程中与陈独秀不同的思路和因此产生的矛盾,做了更为清晰的表现。旨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并非某些人所说是共产国际催生的“早产儿”,而是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之路以改变中国政治黑暗的国情的需要,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

三、除了对原来600多幅照片做了更清晰图片的更换,又增加了300幅图片,图片的总量达到900多幅。这些图片是我持续不断从各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新出版的画册,各种图书、报刊和网络上中搜集到的,有一些图片还是从原始照片翻拍而成,清晰度很高,保留了完整的原始信息,堪称中共建党史图像总汇。

特别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原来就有的照片,还是新增加的照片,我都按照尽可能保留完整的原始信息,尽可能清晰,图片中人物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完整、准确,而且改变一些图文书文字和图片往往联系不够紧密的弊端,努力使图像与文字完全融为一体,并尽可能突出一些重要、独特、独家的图像,把本书打造成一部真正图文并茂的图文书精品。

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学海无边,史海无边!越是深入历史的深处和细部,越是感觉到个人学识和能力的局限和有限。尽管本书汇聚了自己在中共建党史领域20年的积淀,但不足、不当和错谬之处一定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加以原谅并不吝指正。

在此,向协助纪录片《开端》拍摄的全国党史系统的领导、朋友,向海内外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向接受我们采访的学者、当事人、知情人,向指导过我的学界前辈、师友表达深深的谢意。向为本书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文阁先生、统筹李相梅女士、责任编辑丁昊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原文刊载《博览群书》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