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帮助烈士后人“寻亲”慰英魂
2022年4月的一天,云南省玉溪市委史志办党史征研一科的同志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操作浓厚的河南地方口音。接电话的同志是多年的党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听不大明白对方的意思,但经耐心询问,终于弄清楚了情况:来电话的人叫白留芳,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60多岁,要寻找73年前随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三旅三十八团特务连到云南的爷爷白玉楹的下落。
白留芳从中华英烈网上查到叫“白玉楹”的有两人。一人牺牲在河南漯河城梁庄,一人牺牲在玉溪市江川县(现江川区)前卫镇业家山。几经辗转,才有了这个远方的电话,白留芳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在弄清楚对方意图后,接电话的同志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当即要求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要积极发挥史志部门作用,全力以赴查找资料,帮助白玉楹后人寻找亲人。
通过对玉溪党史资料查阅,终于从原玉溪地委党史征研室1992年编纂出版的《滇中烈士党史人物选编》中找到了线索:白玉楹,性别:男;籍贯:河南省兴安县;政治面貌:党员;牺牲时间:1950.5.28;牺牲地点:江川县业家山后;牺牲时所在单位:暂编34团军代表;职务:连代表;民族:汉族。
但在仔细核对后,玉溪市委史志办的同志发现,烈士的籍贯是“河南省兴安县”而非“河南省新安县”,于是再次与玉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查证。经过查证,河南省的所有县中并无“兴安县”,只有“新安县”。考虑到烈士档案登记时的历史因素,分析认为大概率是把“新”误写为“兴”。当把这一信息反馈给白留芳老人时,老人十分激动,几十年的苦苦寻找终于有了些眉目。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个被历史湮没的故事逐渐清晰:当年,原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三旅三十八团历经多次整编重组,白玉楹所在的特务连整编入陈赓部队二野四兵团十三军三十七师,转战至云南。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起义后,白玉楹被派暂编十三军三十四团任军事代表,并随部队被派驻江川剿匪。在江川剿匪期间,暂编十三军三十四团团长王耀云却暗中与匪首金绍云勾结,图谋叛乱。1950年5月28日,王耀云率部公开叛变,抓捕了县委副书记黄河清,当场杀害了南下干部董俊松和黄河清的通信员陈秉旺,抓捕了在江川县前卫、小街的征粮队员,并以“商量剿匪事宜”为由诱捕了派驻三十四团的军代表以及南下干部70余人,全部杀害于江川县业家山村后。白玉楹就是在那场叛变中被杀害牺牲的。1950年,云南方面向河南发出的1950云烈字第005509号烈士证书,因地址原因未能送达家属手中。
1986年,河南省新安县民政局认定白玉楹在1948年1月漯河城梁庄作战中失踪,并申报为烈士。但白留芳的父亲在一次偶然机会中,遇到了一位白玉楹的战友,并告诉他,白玉楹并没有牺牲,而是随部队南下了。
“爷爷是否还活着,要找到爷爷的下落。”成了白留芳一家放不下的事情。几十年的寻找,一直都没有得到准确信息。终于在玉溪市委史志办同志的帮助下,经过江川区、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核查,白玉楹烈士的信息最终得到确认。
2023年3月初,河南省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到玉溪市江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工作对接,并祭奠了这位长眠于星云湖畔的英烈。
近日,白留芳老人专门电话告诉玉溪市委史志办的同志,感谢帮助找到了他的爷爷白玉楹下落,了却了家人的心愿。他们将会择时到云南江川祭拜与白玉楹同志一起牺牲的英烈。
(云南省玉溪市委史志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