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英魂杨靖宇
2023年3月,时隔16年,我又来到吉林省通化市祭拜你——铁血英魂。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杨靖宇。
你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你的一生,传奇而伟大。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你担任过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等职。1940年2月23日,你在濛江县与日伪军的战斗中牺牲,年仅35岁。你殉国的前一天晚上,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亲人团圆的日子,却成了你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你五六天米粒未进,只身一人在远离中原故土的冰天雪地里等待黎明。
站在你的塑像前,我深深地三鞠躬,表达敬仰与缅怀。你塑像上方是朱德同志在1957年7月15日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匾额,塑像两侧是1958年2月23日公祭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送你的花圈,陵园广场中间是你高高站立的全身塑像,塑像基座上是彭真同志1986年为你写下的题词——“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
1929年,你奉命赴东北从事革命斗争,从此,辽宁、黑龙江、吉林都留下了你的光辉足迹。你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党的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延安东方反法西斯大会名誉主席团委员。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指挥者之一,东北抗日的领袖人物。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东北土地,你率领部队,纵横驰骋,勇猛战斗于白山黑水之间,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创造了许多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你是抗日的一面旗帜,被日伪当局视为伪满洲国心腹大患。1939年冬,日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疯狂围攻。194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你被敌人重重包围。2月23日下午,你与日伪军在濛江县三道崴子激战,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我想,你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一定是遗憾和痛心的。你曾经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于1938年7月率队叛国投敌,又将你苦心经营的抗联生命补给线——密营破坏殆尽,将你逼上绝路;那个从15岁起就被你抚养直到成人、又成长为警卫排长的张秀峰,于1940年2月携带抗联经费叛变投敌,导致你的行踪暴露;在你拖着伤病身躯与敌周旋的最后时刻,你寄予希望的赵廷喜,却将你的藏身之处密告给敌人;在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对决中,你没有倒下,最后射杀你的人却是跟随程斌叛变的机枪手张奚若……
你牺牲的当晚,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下令将你的腹部剖开,胃里残存的是少许树皮、草根和棉絮。第二天一早,又命令伪程斌警察大队将你的头颅铡下。抗联叛徒、伪警察张奚若,在另外两个抗联叛徒白万仁、王佐华的帮助下,将你的头颅用铡刀切下。为了恐吓东北民众,日伪军又把你的头颅用三面是木板、前面是玻璃的木匣装上,送到濛江、通化等地示众,最后送到伪新京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表功、请赏。你倒在弹未尽、粮已绝、身负伤以及叛徒的围捕之中,你的殉国伤痛了我们的伤痛,叩问了灵魂的叩问,但你魂魄永在。敌寇和叛徒对你如此凶残无情,他们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了正义的审判。
你是伟岸的抗日民族英雄,你一生5次被捕入狱,受尽多种酷刑。在敌人疯狂围攻,部队供给极端困难、饥寒交迫的情形下,你誓死不向敌人屈服。你对祖国无限热爱,你对信念无比坚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融国魂、党魂、军魂、民族魂为一身。你精忠报国,虽死犹生。你是英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原儿女的自豪。英雄的精神是不死的,是永存的。精神比肉体更为恒远,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被日本殖民压榨下的东北人民和风云儿女,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将“吼声”传遍祖国大地,将抗战呐喊远播海外。在你牺牲的5年后,中国的山河岁月终于迎来胜利曙光;在你牺牲的9年后,新中国成立。人民领袖毛泽东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风雨历程中,涌现出无数舍生忘死的革命烈士、顽强拼搏的时代英雄、敬业奉献的先进模范。你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你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后人前行的强大力量,你们身上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你们的事迹是国家记忆的厚重华章。
“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3年4月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