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兴产业 文旅融合促振兴

原标题:【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河南南召:因地制宜兴产业 文旅融合促振兴
作者:冯潇然 张天一 高晓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分享到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看当地如何兴产业、促振兴。

绀缕堆云玉有辉,如画山城翠黛围。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北缘的南召县,是中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座历史悠久的人文古邑。南召地处伏牛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7.45%,更有着近百公里的原生林带,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素有“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中国玉兰之乡”等美誉,被评为“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名县”、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上榜“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考察调研,期间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作出重要指示。两年来,南召县广大干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互融,一幅景美、业兴、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创新模式兴产业,文旅融合育亮点

青山藏秀水,奇绝幽境中。飞瀑伴流泉,忘情山水间。在南召县风光旖旎的五朵山群峰中,坐落着一个宛如从诗画中走出的小山村——四棵树乡高峰庵村。尽管守着如画山水,但过去村里没有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留不住乡愁。

高峰庵村九龙湖 南召县旅游服务中心供图

为破解山区发展和群众增收难题,近年来,高峰庵村立足山水,探索农村改革创新,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围绕“产业兴旺”核心,紧扣“景村融合、农旅互动”发展思路,把村庄建设与景区打造同规划、共发展,把沉睡的山水资源改造成“乡旅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世外桃源。

2021年5月,在南阳月季博览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正是总书记的这番重要指示,为我们村子指明了振兴的着力方向和发展目标。”高峰庵村的村干部赵永焕说道。

依托五朵山景区的优势资源和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高峰庵村在五朵山文旅康养联合党委会的牵头指导下,积极推动村“两委”与五朵山旅游公司合作发展,并以文旅融合为突破点,以政治引领为贯穿线,创新实施“三变三增”模式,即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实现“村集体资产增值、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增收”的“三增”目标,探索走出一条“党政主导、村集体投资开发、村民筹资入股、企业建设运营”的旅游资源开发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这些年来,通过人才引进、资本引入、产品打造、文化挖掘等市场手段,我们村依托五朵山景区的优势,深挖细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农家乐,持续发展壮大本地虫草鸡、香菇、蜂蜜、中草药等特色传统产业,结合艾文化为游客提供艾灸足疗等康养体验,通过举办乡土音乐节、民俗小吃展览会等特色文化活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自然过得越来越好。”高峰庵村村干部赵春生自豪地介绍道。

据赵春生介绍,村民皮召广,原来家庭3口人的年收入不到3万元,生活压力很大,2021年开始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开办农家乐,由于夫妇待人和睦,菜品有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品尝,这几年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在村里,像皮召广这样依靠乡村旅游业脱贫致富的群众还有很多。截至目前,高峰庵村集体可运营资产达1000万元,营运收入210万元,村集体净资产增加100万元,净收益20万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平均获益3.6万元,参与合作社的村民年度分红3000元以上,且带动20多户群众就近务工,户均年收入4万元左右,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造福群众的金山银山。

岚卷苍山千嶂秀,雾笼碧水柳如烟。如今的高峰庵村,青山缭绕,绿水悠悠,生机盎然。九龙湖蓼花汀民宿集群、云上半山高端民宿、聚云谷帐篷酒店、松顶别院、药膳馆相继建设完成,集风景名胜、地质奇观、旅游休闲、康养度假、户外研学等众多元素于一身,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美丽卷轴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村民们在小桥流水民宿之间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22年,高峰庵村荣获“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称号。在五朵山脚下的这片静美村庄里,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还在继续……

因地制宜兴业态,多元发展富乡亲

像高峰庵村一样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创新模式发展文旅产业的还有城郊乡上店村。百余亩荷花莲塘、七彩稻田、紫藤谷、薰衣草花谷……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行走在城郊乡上店村的小道上,似置身于流动画廊,让人悠悠忘返。

游客们可能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虽然位于鸭河口水库上游,但村子地势高,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丘陵坡地很难实现引水灌溉,村民们偶尔在山地上种点玉米、花生、谷子,也都是“靠天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在南召落地,上店村抓住机遇,积极完成近8千亩土地流转,连片种植辛夷、玉兰木本药材林和乡土树种,鼓励引导村民和林农通过林下间作套种的模式,大力发展重楼、白芨、芍药、百合、柴胡、丹参、皂角等中药材种植。同时,以路串景,以旅兴村,通过林景同造,绿富双增,厚植生态优势,激发绿色动能,昔日的贫瘠之地变成了人人称羡的“金银川”。

上店村国储林莲花池 南召县旅游服务中心供图

村干部孙贵超感慨道:“村子以前穷,自然条件只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是长期以来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不敢闯不敢试,找不到发展路子。”

思路一变天地宽,上店村以国储林项目为依托,探索出林苗景、林果药、林养游、林蚕菌等“林+N”多元发展模式,积极建设长颈鹿庄园、5D沉浸式体验馆、水上乐园、万亩花海等新业态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胜地。

在国储林项目建设的带动下,上店村100多名群众从事造林、管护等工作,户均年劳务工资收入达4万元以上。脱贫户赵青梅的老伴曾患脑梗塞,常年看病吃药开销较大,过去她家只有几亩坡地,种些玉米、花生,生活过得紧巴巴。土地流转后,租金加上老俩口在国储林基地务工干农活的收入,平均月收入比过去提高了十几倍。“以前做梦也没想到现在能过上这么得劲的日子,这多亏了国家政策好,让我们端上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赵青梅满意地说。

站在上店村的山岗上放眼望去,沟沟峁峁尽是葱茏绿色,一派生机盎然。万亩林木,美了乡村,富了乡邻。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响起,南召还有很多类似的村落正向着生态优美、产业兴旺、和谐幸福的美丽新村稳步前进。

绿色发展增效益,特色产业展宏图

生态为底绘新卷,绿色添彩焕新颜。走进南召县云阳镇狮子坟村的文化广场,蔚蓝的天空下,鹅黄的戏台、暖红的塑胶广场、翠绿的草木相映成趣,镌刻着“铭记党恩”的石碑安然矗立。整洁美观的院落、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乡土气息浓厚的砖瓦房、集中连片的有机蔬菜大棚,俨然一幅生态文明、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

狮子坟村曾是云阳镇重点贫困村之一,村经济基础较弱,村民外出打工的多,撂荒土地也多。近年来,云阳镇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培植乡村特色产业。狮子坟村抓住这一机遇,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便利优势,对摞荒土地进行大规模流转,充分挖掘本村“土专家”“田秀才”,培养产业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罗振是一名回乡创业的退伍军人,他注意到本村农户有蔬菜种植习惯,但规模小、技术落后,且没有市场话语权,于是他决定探索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产业。在政策扶持和村镇支持下,罗振成立了三益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项目,实行“种-养-沼-能”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公司先后注册了“东坡嘴”和“京宛雉菜缘”农产品商标,实现了品牌化发展。

目前,狮子坟村的绿色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200余万元,建成有机蔬菜大棚68栋、50吨农产品保鲜库1座、680平方米现代化果蔬分拣包装加工车间1座、沼气工程2200立方米、畜禽养殖舍1020平方米,并拥有野生猕猴桃采摘园1座。

狮子坟村三益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南召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依托三益公司,狮子坟村紧紧抓住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利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京宛合作带来的信息势能,加强与央企、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主动沟通对接,积极拓展京宛合作新模式新格局,把村里的有机蔬菜带到北京市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经营模式。

南召县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定点帮扶县,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驻南召定点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狮子坟村搭建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与京东、快团团等6家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年销售农产品达到200万元;又与北京北菜园集团签订有机蔬菜进京战略合作协议,采取订单化生产,每年往京津市场提供200万斤果蔬,年产值上千万元。

打通“产业路”,畅通“致富路”。狮子坟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务工、技术支持、入股分红等形式对周边脱贫户进行帮扶,动员村内大部分贫困户进入三益公司蔬菜分拣包装生产车间务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蔬”写了产业致富的新篇章。

产业兴起来,发展强起来。罗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企业这几年的大发展,主要是乘了中央定点帮扶和京宛合作的东风。公司做大做强的目的是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得到更多的实惠。”

云阳镇党委书记刘学贵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围绕‘特色化、链条化、品牌化、融合化’的发展定位,做大做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奋力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目标。”

山水灵动舒新卷,砥砺奋进谱新篇。千古风流、人文厚重的南召大地,如今已破茧蝶变、重焕生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南召县坚持以绿色为基底奏响生态山水文章,聚焦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绿色产业,以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致富,旅游焕彩”的特色强县兴农之路。

(来源: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