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永远跟随你们的事业

——读《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

作者:班永吉    发布时间:2023-11-28   
分享到 :

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编撰的《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中国中福会出版社,2023年7月第1版),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30周年的历史读本。从历史纪事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宋庆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看到为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始终“同人民在一起”的真挚情怀,以及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崇高精神,胸怀天下、维护和平的博大胸襟。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生于上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还是民革中央第一届名誉主席。1981年5月16日,宋庆龄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她是第一、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社会活动家,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编撰者在大党史框架下详尽记述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进民主革命事业,维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所作的英勇斗争,记述她团结海内外进步人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记述她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不懈努力。根据统一格式和体例,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内乱时期和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四个阶段,进行大量的补充、考证和核对工作,形成了近50万字的“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历史读本。

本书既是编年体文献资料工具书,也是专题史事编年。编撰者在充分发掘利用数十年宋庆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拜访众多研究近代中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以及研究宋庆龄的专家学者,并赴西安、延安、重庆、北京等地挖掘史料、寻访调研,还主动到宋庆龄陵园管理处、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中山学社等相关单位和研究机构进行专项主题调研。

编撰者将《毛泽东年谱》《周恩来年谱》《周恩来选集》《周恩来书信选集》《宋庆龄年谱》《宋庆龄选集》《宋庆龄书信集》等文献资料中涉及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事件专门提炼出来,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中与主题相关的史事单独整理出来,作为编撰底本依据,并利用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延安革命纪念馆、德国波茨坦国家档案馆等所藏档案,充分撷取尚未公开的203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将收录在“复兴文库”大型丛书中的宋庆龄珍贵历史文献作为参考内容,为进一步深化宋庆龄研究丰富了资料、提供了研究视角。

感悟

正义和进步的力量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声望的“国之瑰宝”。宋庆龄曾倾力营救牛兰夫妇,营救陈赓、廖承志,救援“七君子”,都取得成效。1931年9月,宋庆龄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向他介绍了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及其领导的革命的性质,解释了她为何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她相信,“共产党取得胜利,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人民,爱护人民,为人民谋福利”。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诚挚邀请宋庆龄参与筹建新中国的大业,并希望她“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宋庆龄在复毛泽东、周恩来的函中说:“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着你们的事业。”她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宋庆龄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宋庆龄的人生选择,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选择,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和历史的必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感怀

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1929年8月1日,宋庆龄发电报给国际反帝大同盟,强烈谴责蒋介石政府的倒行逆施。面对前来游说的戴季陶,宋庆龄愤怒指出蒋介石政府妄肆屠杀革命青年的反革命事实。之后,她在上海发表《告中国人民》一文,严正指出:罗登贤等革命者的被捕,是蒋介石政府与帝国主义分子狼狈为奸,压迫反帝抗日战士的鲜明例证,“呼吁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保护被捕的革命者”。

当蒋介石坚持要杀害红军将领陈赓时,宋庆龄坚决阻止并面斥他不顾念陈赓的救命之恩,“简直是忘恩负义”。皖南事变发生后,宋庆龄严厉斥责国民党当局破坏团结抗战,写下《中国需要更多的民主》一文,旗帜鲜明地维护来之不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撰写《只有一个中国》。文章强调:“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由中国人民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的中国。”文章揭露了美国扶植和支持蒋介石集团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指出美国的对华政策是造成东亚地区紧张局势的主要原因。文章还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严正宣告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决不容忍对中国内政进行如此粗暴的干涉。“这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了,这是一个新的中国。它在保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是无所畏惧的。”

感念

为解放区所做的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在中国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向世界宣传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宣传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勇斗争,为中国抗战争取了大量国际援助,并想方设法冲破封锁,将募集来的大量款项和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送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援助建立国际和平医院。她还先后介绍国际友人马海德、斯诺、白求恩、柯棣华等到抗日根据地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宋庆龄领导中国福利基金会全力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她致函海外朋友:“中国福利基金会继续把捐款和物资赠给华北八所国际和平医院和他们的四十所分院、白求恩医学院、药厂、孤儿院和实验农场。虽然目前的内战使运输既困难又危险,然而已有数吨手术器械、主要药物、医学书籍、种子和农业书籍、儿童的衣服,通过中国福利基金会转给上述单位了。”她还致函古巴华侨民主同盟:“自从我们收到你们最后一批捐款后,我们已经将这笔款转给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并呼吁继续提供援助。

周恩来曾致函感谢宋庆龄,开篇深情地写道:“亲爱的夫人,我们回到延安已将一月,延安的朋友们都惦记着您,感谢您为解放区人民所做的工作……我们很敬佩您的能力……不仅解放区,全中国人民都会感到骄傲,因为有您这样一个永远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者。”

感知

与国际友人的感人篇章

宋庆龄十分怀念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外籍医生。她为《外科解剖刀就是剑——白求恩大夫的故事》一书作序,指出白求恩是一位世界英雄,“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白求恩大夫。他是那些帮助我们获得自由的人中的一位”。

宋庆龄曾致函柯棣华亲属,高度评价柯棣华大夫同白求恩大夫一样,“为了同一个理想——为了各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取得缔造与决定未来权利的共同斗争——而在那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被我们这些属于各种不同国籍的人忘记”。

宋庆龄与帮助中国革命工作的西方记者有多次书信往来。她曾致函埃德加·斯诺说:“生命是短促的,而历史是悠久的,历史肯定是沿着一个方向——向着人民为和平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的道路前进的。”斯诺去世后,宋庆龄发表《纪念埃德加·斯诺》一文,深切怀念这位“致力于中美两国人民友好的不知疲倦的活动家”。

宋庆龄也曾致函詹姆斯·贝特兰,希望他来中国访问,并表示:“我们不会忘记你在帮助中国革命工作时所经受的磨难和艰辛,特别是我回想起我们将医药物资运往内地时的艰苦旅行。”她还为《斯特朗在中国》一书题序,指出“斯特朗的热情和智慧,增强了我同邪恶作斗争的力量,更坚定了我为中国革命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的决心”。

感受

关怀儿童少年的心

在加强少年儿童教育方面,宋庆龄提出“实验性”“示范性”“缔造未来”的理念。她所领导的中国福利会建立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少年宫、儿童艺术剧院等,为儿童的培养教育提供了科学示范。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她呼吁全社会支持少年儿童文艺作品的创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少年儿童文艺创作的行列,“各有关部门把大力培养少年儿童文学作家、艺术家的工作提上比较重要的议事日程”。

宋庆龄多次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少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题词,鼓励广大少年儿童“练好身体,学好功课,热爱劳动,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宋庆龄说:“新中国的儿童是幸福的。这幸福是你们的长辈用血汗创造出来的,你们绝不能满足于享福,要用你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幸福。”

宋庆龄生前最后一篇文章是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愿小树苗健康成长》,文中热切期望孩子们“成长为栋梁之材,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接班人,为创造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超过前人的巨大贡献”。

1981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报告会,宋庆龄因病未能出席。她在病榻上写下贺信:“我不能参加这次大会,但我关怀热爱儿童和少年的心和你们一起跳动。”

宋庆龄多次发表文章强调,关怀爱护儿童是每一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家庭、学校、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在供给儿童精神食粮方面应当发挥各自作用,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她号召全社会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只要我们不断地关心这年轻的一代,不断地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用中国革命的优秀传统去培养和教育他们,他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希望的火炬接过来,传下去”。

宋庆龄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要秉承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解放日报》2023年11月28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