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为宏大事业澎湃

——《英雄记者杜鹏程》序

作者:申尊敬    发布时间:2024-03-12   
分享到 :

每一次说起这位前辈这件事,惭愧感就涌上心头。杜鹏程是新华社新疆分社的元老并且曾经是社长,我是晚他一辈多的新疆分社记者,可我在新疆工作时,对我们老社长的业绩和故事,居然只知道几枝几叶,还是听到多少算多少,从未刨根问底一探究竟。记得听老同志说过,名满全国的《保卫延安》,就是他在分社简陋的老院子里写出来的,又听说那个前辈们当年艰苦奋斗的院子早就归了别的单位,便不曾动心起念去寻访故地,可见我年轻时有多愚钝。近日读到边江同志编著的这本书,才补上了关于老社长的历史课,也算圆了一个梦,只是时光已然走过了近半个世纪。

杜鹏程在中国新闻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两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峰”:当记者,他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写下《红旗插上壶梯老山》,又名《壶梯山上某旅顽强杀敌》,在刚刚解放的新疆写出《欢呼在帕米尔高原之下》等一批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优秀新闻作品,还写了200多万字的《战争日记》;当作家,他写出了被誉为“英雄史诗”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他也成了屈指可数的横跨新闻和文学两界的明星人物,中国的新闻史和文学史,都有他一席之地。

更“诡异”的是,洋洋洒洒30多万字的经典小说《保卫延安》,是杜鹏程在新华社新疆分社担任编委和社长期间“偷着”写出来的,以至小说出版时,分社许多同事都惊叹地说:“老杜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因为,白天的杜鹏程,也采访,也写稿,还常和记者们一起研究稿子,完全是个记者和“新闻官”的样子。只有夜深人静时,他才悄然来到书案前,呕心沥血于那个后来享誉全国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边江同志编著的这本《英雄记者杜鹏程》,向我们展示了杜鹏程成为名作家前是名记者的那一段多彩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记者杜鹏程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激情如火、深入采访、奋笔疾书的英姿风采。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战士、记者、作家的成长与成才之路,他的平凡与不凡,他的追求与拼搏,他的战争与和平,他的革命与爱情,他的泪水与欢笑,他的燃烧与结晶,他的短章与长歌,他的激越与沉思,还有他的成功与感悟,我们甚至可以在其中找到时代与个人功业关系的答案。

杜鹏程在新闻界和文学界绽放光华,主要是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从1947年3月到1954年6月,从陕北到新疆,杜鹏程在新闻单位里的身份让人眼花缭乱:延安西北新闻社记者,《边区群众报》记者,《群众日报》(《陕西日报》前身)记者,新华社战地记者,新华社野战分社主编,接收《新疆日报》的军代表,新华社一兵团分社二军支社社长,新华社新疆分社特派记者、分社编委、分社社长,其间他写了许多新闻报道、名篇佳作。1954年6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时,他的身份还是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在这期间,他还谈了一场富有传奇色彩的甜蜜的恋爱,迎娶了小他12岁的挚爱和战友张文彬。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短短7年间,年纪轻轻的杜鹏程扮演了这么多“角色”,干成了这么多大事漂亮事,而这一切,都成就于他26岁到33岁的风华正茂中。今天的许多年轻人,一定会惊讶于一个人在这么年轻的时候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干出这么多这么大的业绩,收获这么多成功的果实。

杜鹏程成功的原因有若干,如采访特别仔细,如写作特别刻苦,如工作特别勤奋等等,而根本原因是他的激情总在为宏大事业澎湃。这种高尚而热烈的激情,是杜鹏程成功的“核动力”。

没有家国情怀,没有澎湃激情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好记者。古今成大事者,必有大情大爱。他们是人中“鸿鹄”,理想的旗帜,在他们心中高高飘扬。他们志向宏阔,品格高洁,不腻屑琐之事,吃喝拉撒睡之余,胸中常激荡的是家国情怀。他们的激情常为宏大事业澎湃,热血常为远大目标奔涌。他们是“灵魂里有黄金”的人,在他们看来,“大我”总比“小我”大,“一地鸡毛”就是一地鸡毛,家长里短不过是绿豆芝麻,在宏大事业中逞风流,写华章,才是他们生命中魂之所牵、梦之所绕的皇皇要务。杜鹏程这一生的最爱,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宏图伟业。他一生的追求,是为这个大事业尽心力、作贡献。自从走上了革命路,他就把自己的身和心都献给了这个壮丽的事业,激情为他澎湃,热血为他奔涌,翰墨为他挥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91年10月27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杜鹏程接受了彭德怀传记组的采访后,溘然长逝。这是一次满怀激情的采访,采访中,杜鹏程讲述的还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激情飞扬的故事。他的革命生涯,始于激情,终于激情。

杜鹏程和大历史学家司马迁都是陕西韩城人,司马迁这位家乡人的骄傲是他心目中的偶像。1937年,16岁的杜鹏程正在韩城一所中学半工半读。就在这个年轻人确立人生“三观”,该系“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在几个党员老师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激情澎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1938年,在抗日的烽火中,他北上延安,来到革命圣地,走进了“红星照耀的中国”,加入了“黄河大合唱”的队伍。从此后,他就把自己生命的主旋律融入时代的主旋律。

在延安,他上“抗大”,做群众工作,教老乡和娃娃们识字,参加大生产运动。后来考入延安大学读书,毕业后在陕甘宁边区被服厂从事职工教育。陕北的黄土地,赋予他正能量;共产党的大事业,激发了他的浩然正气。1947年3月,26岁的杜鹏程怀揣一支笔,挎着一支枪,跟随西北野战军奔向战场时,已经是一个满怀激情的战地记者了。

战场是灵魂的净化场。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杜鹏程是记者,也是战士,部队行军他行军,部队打仗他打仗,战士冲锋他冲锋,战斗间隙他采访。激烈的战斗考验着他,英雄的事迹感染着他,战友的关心温暖着他,牺牲的战友激励着他,胜利的喜讯鼓舞着他。

战场上的血与火,一次又一次点燃杜鹏程的激情,也升华了他的精神境界。一位给他传授战斗经验的团参谋长和一位营长,为了掩护大部队,先后壮烈牺牲了;一个著名的战斗英雄,就牺牲在他的眼前……每次想起这些为伟大事业英勇献身的战友,慷慨激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旋律,就在他的心中响起,他立志要“为战士歌唱,为英雄树碑”。

杜鹏程满怀激情颂英雄。在他的笔下,有运筹帷幄的彭德怀和王震等高级将领,也有冲杀在战斗前线的普通指战员。1948年7月,杜鹏程采写的通讯《连长温广生——智勇双全的指挥员》,说的是一位负过八次伤,“四肢就有三件残废了”的连长,但这位英雄连长并未因多次负伤而减弱战斗意志,在他的带领下,该连荣获团里颁发的“1948年第一功”奖旗。这个英雄连长,后来被杜鹏程写入《保卫延安》,成为小说里的战斗英雄周大勇。

澄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保卫党中央的一次重要战役,此役歼敌近万人,消灭了国民党整编三十六师大部,粉碎了胡宗南企图封锁西北野战军于黄龙山区的计划,收复了澄城、合阳、韩城三个县城,扩大与巩固了黄龙新区。

在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壶梯山,杜鹏程与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目睹了前线指战员们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壮烈战斗场面。战斗结束后,他含着热泪写出《壶梯山上某旅顽强杀敌》,热情赞扬英勇杀敌的战士们。

杜鹏程说,他的记者生活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是真正和战士们做知心朋友滚在一起中度过的。1947年7月13日,杜鹏程在陕北定边的“战地日记”中写道:“整理战斗英雄材料,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志牺牲了。这些同志总是冲锋在前,所以牺牲也大。斗争是多么残酷,每次战斗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想到这些我心如刀绞。这些为了理想而牺牲的同志,这些伟大的人,人民的英雄,他们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一批批献出了自己的鲜血与生命。”

新疆和平解放后,杜鹏程以极大的热情,宣传报道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新社会、新气象。他深入城市和乡村,采写了《欢呼在帕米尔高原之下》《戈壁滩上新城——阿图什》《喀什的巴扎》和《三喜临门——访土改后的帕克太里克乡》等一批优秀通讯,为新中国献上一曲又一曲嘹亮的赞歌。

《保卫延安》出版后,杜鹏程受到广泛赞誉。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了杜鹏程,这是一个作家和记者的无上光荣。1937年,16岁的杜鹏程加入党的外围组织;1938年,严格意义讲依然是少年的他走向延安时,肯定想不到如今会有这般荣光。而没有近20年激情澎湃的奋斗,今日的荣光不会从天而降!

面对荣誉和掌声,杜鹏程的思绪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真诚地说:“我有什么能耐呢?我就是忘不了战士们,忘不了人民群众,忘不了那一场场壮烈的战争,忘不了战斗生活对自己的深切教育,忘不了流血流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历史。”

杜鹏程的这种高尚之情,化作了采访报道的澎湃激情。作为新华社战地记者,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每天都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参加战斗之余,别人休息了,他采访,他写稿,还天天写日记。200多万字的《战争日记》,就是在战斗间隙写出来的,无论战斗多么激烈,身体多么疲惫,一天也没间断。而写日记,纯属“分外事”。日记里这些来自一线的活生生的所见所闻、“当日新闻”、各类素材,经过筛选整理,先后变成几十万字的消息、通讯、散文、报告文学和剧本。

新闻与文学是“姑舅亲戚”,《战争日记》与《保卫延安》血肉相连,《保卫延安》是新闻与文学完美的“混血儿”。杜鹏程在《战争日记》里耳闻目睹的许多生动故事,就是他创作长篇小说的主要素材。杜鹏程是记者出身的作家,当记者当作家都成绩斐然。干新闻,他严守真实的原则;搞创作,他追求艺术的真实。在转战陕北期间,他就注意搜集创作素材,为搞文学打基础。在喀什工作时,繁忙的采访报道之余,他酝酿小说创作,做到了报道和创作两不误。既想当记者,又想搞文学的朋友,可以从这位老前辈成功的实践中学到许多。

从来艰苦奋斗成大事,正所谓“吃得草根,百事可成”。杜鹏程当年干这些大事难事时,工作条件之差,可能超出了当今许多记者的想象。走上陕北战场后,他一直用一支自制的笔采访写作。这支笔的笔尖是组织发的,笔杆是用质地坚硬的木头削成的,然后把笔尖用线紧紧扎在笔杆上端,用发的紫色颜料合成墨水蘸着写字。他就用这支自制的笔,在战火纷飞的阵地上、在急行军后的午夜里、在老乡的锅台上,或者就在自己的膝盖上写稿。一年多后的1948年春,刚打过一次胜仗,部队在渭北合阳县一个农村里,旅政治委员杨秀山突然听同志们说,杜记者一直用蘸水笔写文章,挺困难。他立即把旅供给部何华章部长叫来,说:“写文章的人,用那样一支笔怎么行?你一定要给老杜搞一支好笔。”何部长千方百计弄来一支崭新的“金星钢笔”,杨秀山政委亲自把这支笔交到了杜鹏程手里。这支笔跟随杜鹏程走遍了西北五省区的大部分地方,用它写了数十万字的文章和大量笔记。上百万字的《保卫延安》长篇小说草稿,也是用这支笔写成的。

在艰苦的环境里,杜鹏程苦得快乐,累得兴奋。在刚刚解放的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杜鹏程先任新华社一兵团分社二军支社社长,后来成为新华社新疆分社领导,新闻官做得越来越大,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但再忙再累,他一天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白天,他是“记者头”,不是下乡采访,就是和记者研究报道,给记者改稿子,自己也写稿子,还要处理许多行政事务。夜深人静时,他常常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偷偷地”写《保卫延安》,直到脑子转不动了,才搁笔休息。在喀什农村采访时,没有车坐,他就和几个记者骑着毛驴走村串户。晚上没地方住,他们就露宿在野外。虽然很苦,但从不叫苦,更无怨言,工作中依然热情万丈,因为他的心中有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这样的大事业、大目标。

讲述杜鹏程的这些老故事,不是要“卖惨”,也不是“唱高调”,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老一代记者当年艰苦奋斗的真实记录。

杜鹏程是一个革命者,也是一个成功者,他为什么会成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革命大潮风起云涌,杜鹏程走上了革命路,跟着共产党干。一开始,他不挑肥,不拣瘦,党让干啥就干啥,让干啥就干好啥。后来因为喜欢写作,并干出了一些成绩,他如愿成了记者,可以说是“革命的路走对了,革命的门也进对了”。从此后,个人爱好与党的宏图大业在杜鹏程这里水乳交融,化为一体,他的成功,就是迟早的事了。

个人志向与时代主题相契合,在建功立业中展露才华,个人功名也从此中来,这是杜鹏程成功的答案,也是对当代年轻人重要的启示……

杜鹏程同志已经远去,他的精神还在闪光,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不能失传。搞丢了他们的精神,我们对不起先辈。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使命是,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做一个有高尚情怀的人,一个满身正能量的人,一个满怀激情的记者,像他那样激情为宏大事业燃烧,才情为伟大时代倾洒,写出无愧于这个宏大事业和伟大时代的作品,“不负韶华不负我”。

编著本书的边江,在新闻界可称老人,在新闻史学界却是新人一个。他的新闻生涯起步于陕西省西北角的一个山区小县,从通讯员成长为新华社高级记者和分社领导。退休后,因为编撰新华社陕西分社社史,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新闻史及其研究是一个广阔天地,由此狂热地爱上了这个专业。把边江领进“新华门”的新华社陕西分社原社长周国华听说边江爱上了新闻史研究,热情地鼓励他“大胆地走下去”。

几年来,边江像当年热爱新闻报道一样热爱新闻史研究,他因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丰收,已经收获了累累硕果。

边江与杜鹏程并不相识,也无交集,他在编著《新华社陕西分社社史》时,接触到杜鹏程这位英雄记者的史料,从此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前辈。他怀着深深的敬意,编著这本《英雄记者杜鹏程》,致敬这位战火里走来的新闻前辈。

边江与我,相识很早,相知很晚。我俩家乡的县连畔种地,又都在新华社工作,所以几十年前一见面就格外亲切。但新华社是个“散是满天星”的大单位,分支机构遍布国内外,我们因为不在一个分社工作,相互的了解并不多,常见他采写的优秀作品屡屡发表在大报大刊,在陕西和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很为有这样一个能干的乡党而感到骄傲。我退休后从东北回到西安,和边江住在一个家属院,接触多了才发现,这位乡党憨厚的外表里,藏着火一般的热情和一颗执着的心,为了梦想成真,他经常在许多人还酣睡的凌晨时分就“开工”了。

退休6年多,边江编著了8本书,总字数洋洋洒洒达300多万字,这成果,实在让人羡慕敬佩。如果在退休干部中选劳动模范,我第一个投票给边江,而且会动员更多的人投票给他,因为他当之无愧。

边江退休6年多来的作为告诉我们,人生夕阳后,可以活得这么灿烂!

编著这一本《英雄记者杜鹏程》时,边江的一只眼睛突患青光眼,视力急剧下降,还做了手术,但他还是忍着病痛,坚持完成了繁重的编著任务。

边江这是用杜鹏程精神为杜鹏程树丰碑!

写下这些文字,致敬我的老社长杜鹏程,也向边江同志表达深深的敬意。

(原载2023年11月8日,新华社客户端。本网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