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教育新使命 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发
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科研人员在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调试机器人。新华社发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具有独特的生产要素、资源潜能和价值优势,要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担当起新的使命。
以智促创
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成色是“新”,核心要求是创新。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汇集地,以知识激发创新,以智慧引领创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既肩负重要使命,也拥有独特优势。
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要善于深潜,甘于“坐冷板凳”。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的大厦才能建得高。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创新基础研究的管理模式,促进研究质量的提升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如增加研究经费、优化研究设施、提升研究团队的整体素质等。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对研究团队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研究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动基础研究深入发展。
在核心技术攻关上,要勇毅攀登,敢于“啃硬骨头”。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我们必须将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练就更多独门绝技,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高校应将研究力量聚焦于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上,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前沿领域探索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要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未来研究平台,以此推动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要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时不我待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地突破“卡脖子”技术,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提质增优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核是“质”,关键是以优秀、硬核的品质取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有科技创新“从0到1”的原始突破,以创造新生力量提升生产力,还要有科技成果转化“从1到无穷”的转型升级,以释放现有要素潜能提升生产力。面对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高校要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答卷,就必须做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作为。
在科研管理运行上,要善于谋划,打好交叉学科“组合拳”。高校应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效率。要积极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开设交叉学科课程、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等方式,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形成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科研新局面,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支持。要在科研规划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先进信息基础理论实用化进程,实现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硬件产品和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在社会服务拓展中,要搭台铺路,打造创产融合“新链条”。高校要积极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锚定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打破技术和产业之间的鸿沟,积极培养一批“科技经理人”,搭建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技术的中间平台,更好更快实现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应用的嫁接转化。协同建立产业链条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率和灵活性。促成产业内各个组织建立联盟和平台,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和优化。积极促进新质生产力成果的传播和应用,通过学术交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通过合作,实现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育才赋能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高素质人才。高校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战略支撑。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育结合,形成人才集聚“能量场”。高校要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高校要加强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打造体系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养战略科学家,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完善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加强科研作风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强化人才队伍现代教育理念、信息素养的培训,使之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学生教育培养上,坚守立德树人,形成联动培养“新生态”。不论时代和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发展变化,立德树人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上,高校要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需求,打造全方位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积极探索与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把主要资源投放在未来学科、交叉学科等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学科生长点上。坚持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学习,构建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互联网+教育”“科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教育新生态,培育拥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高素质大学生、研究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高校要勇挑重担,发挥国际合作交流桥梁纽带作用,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以国际交流赋能人才培养。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力度,开设国际化课程,加强师生国际交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拓宽视野,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缪劲翔,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主任)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2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