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

作者:司警涛    发布时间:2024-10-17   
分享到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中央就计划在东北地区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1年底,中共北京地委派地委委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运。罗章龙回京后,向中共北京地委提交了《关于东北工人的状况和在东北建党建工会的具体意见的报告》,认为北满是东北工业中心地区之一,产业工人较多且集中,工人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工人的斗争没有明确的纲领和坚强的组织领导,建议派人到东北进行建党工作。

同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天津五四学生爱国运动领导人之一马骏,也在黑龙江进行革命宣传活动。马骏指导进步青年韩迭声成立了“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1923年2月21日,韩迭声等人在道外区北十四道街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早期的《哈尔滨晨光》报以提倡白话文、宣传进步思想、反映民众呼声为宗旨,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进步青年的欢迎。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哈尔滨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往来的重要通道,在哈尔滨建立中共党组织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1923年,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的李大钊派陈为人和李震瀛到东北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和筹建党团组织。1923年初,陈为人、李震瀛与《哈尔滨晨光》报主办人韩迭声取得联系,将《哈尔滨晨光》报作为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思想阵地。《哈尔滨晨光》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发行量剧增,在哈埠占据首位。同时,陈为人、李震瀛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为掩护,积极启发和提高黑龙江青年的阶级觉悟,先后发展汪洁曼、李铁钧、马新吾、陈毅可、刘天佑等5人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923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成立。

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变化,1923年9月,陈为人与李震瀛、韩迭声在哈尔滨道里区中国十四道街(今西十四道街)创办了“哈尔滨通讯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创办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哈尔滨通讯社成立后,与哈尔滨无线电台建立了业务关系,利用翻译电台稿件的优势,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揭露外国报刊的各种阴谋。由于反动军阀的严密控制和检查,哈尔滨通讯社仅存在一个月,同年10月停办。为继续开展建党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陈为人等又成立了“东三省哈尔滨青年学院”,吸引了大批青年。

1923年10月,东北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亦称“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正式成立,它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负责人为陈为人。中共哈尔滨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共黑龙江地方党组织正式建立,星星之火终于点燃,从此掀开了黑龙江历史崭新的篇章,黑龙江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崭新阶段。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4年10月9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