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认真贯彻落实《条例》 举办“一会三活动” 创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今年以来,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契机,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和传播格局变革,创新谋划实施“一会三活动”宣教工作,积极探索短视频、音频、网上展陈等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的新路径,持续提升党史宣教的综合质效。
一、以点上看推进面上干,聚力观摩学习推动党史宣传更“贴身”
党史“七进”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举措和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的有力抓手。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出台《党史“七进”点位工作指南》、指导建设党史“七进”点位149个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在雅安市石棉县召开全省党史“七进”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七进”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以党史“七进”为载体、推动党史宣传教育走深走实的办法举措。与会同志实地观摩学习了石棉县安顺场镇安顺村、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石棉县检察院、川矿记忆文化园等党史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的有效做法和经验,观看了红色情景剧《安顺记忆》,沉浸式体验了《勇士现在出发》《歌声中的党史》微党课,实地感受领悟四川党史的丰富内涵和磅礴伟力,面对面借鉴掌握立体多维、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推动形成了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合力。
二、以正能量引领大流量,聚力视频展播推动党史宣传更“吸睛”
短视频多元鲜活的传播手段为党史宣传教育拓展了新空间。今年4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启动“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四川印记”主题短视频展播评选活动,共征集短视频作品592部,评审遴选出100部优秀短视频作品于“七一”前夕在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展播和人气投票,访问量突破1300万次、总投票数达330余万。7月9日,在广元市举办短视频展播评选颁奖仪式。这些短视频以微纪录片、微党课、动漫、歌曲串联等形式,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四川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砥砺奋进、勇毅笃行,把治蜀兴川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四川故事,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鲜明的“四川印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转载活动新闻、点赞展播视频,普遍反映活动用权威的党史作品弘扬主旋律、用生动的表现形式传播正能量,收到了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好效果。
三、以线上读带动线下演,聚力有声阅读推动党史宣传更“悦耳”
青少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省委党史研究室会同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共同主办四川省“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活动。牵头编写45个涵盖四川党史上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文本,并选择10篇翻译成英文版本,供全省高校学生党史阅读学习。在校大学生们通过声情并茂的党史阅读,深情讲述从“红军长征在四川”到“成都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党史故事,热烈讴歌从“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王右木”到“高原信使其美多吉”等党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受到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活动共收到112所在川高校报送的608件中文作品、315件英文作品。经层层评选,评出优秀中英文作品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四川广播电视台熊猫享听APP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展播,在四川传媒学院举行现场展演。活动被列入四川省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持续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高校师生对活动高度评价,认为有声阅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充分发挥了党史立德树人重要作用。
四、以巡回展配合循环展,聚力红色展陈推动党史宣传更“走心”
红色展馆承载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四川红色资源富集,目前已建成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49个、市级217个。省委党史研究室精心选取75个具有四川特色的红色场馆,从其承载的大量珍贵记忆中挖掘阐释启智润心的宝贵财富,开展“走进四川党史·追寻红色印迹”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巡展活动。分伟人故里、血色丰碑、家国大爱、不凡成就等4个篇章设计展览陈列主题,在党校、档案馆、高校、中小学校等进行巡展,广泛组织动员机关党员干部、党校学员、青少年学生观展学习。在线下巡展基础上,梳理征集到的631件红色文献档案、红色书信、革命诗词、党史微党课等音视频资料,编印《四川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集锦》并制作H5红色展陈融媒体产品,以红色地图的形式,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地介绍全省红色场馆的基本情况。线上红色展陈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和四川党史文献网、微信公众号推出后,每月阅读量超过20万,成为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可移动、可循环网上红色教育场馆。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