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军民团结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作者:李敏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 :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向进占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发起的第一个大规模反击战,是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仗,也是军民团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上党地区具有战略价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经受长期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与安定。然而,日本一投降,蒋介石就开始积极准备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继续维持其独裁统治,把中国人民重新推入黑暗的深渊。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就利用其“抗战最高统帅”的名义,连续发布命令。一方面命令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许收缴日伪军的枪械;另一方面却命令国民党的军队“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向解放区开进。同时,命令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固守所占地区,阻止人民军队受降。

长治古称“上党”,明万历《潞安府志》记载,“谓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上党地区东有太行之险,西有太岳之固,南有中条山横亘,北有叠嶂环抱。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当时,这里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心地区,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蒋介石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的入侵解放区行动便是从上党地区开始的。

蒋介石借口受降,从其大后方——西南、西北调动大批军队,向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进逼,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从东、西、南三面对晋冀鲁豫解放区形成大军压境的态势。与之配合的阎锡山部,成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急先锋,阎锡山派第19军军长史泽波从背后插进解放区的腹地上党,于1945年8月下旬抢占长治、襄垣等六城,同国民党军队沿同蒲、平汉、津浦和平绥路抢夺华北的行动互相呼应,进行战略配合。企图分割太行、太岳两块根据地,以便进一步完全控制晋东南,确保其对山西省的统治。蒋介石一方面派兵入侵解放区,另一方面又耍两面派手法,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集中兵力,逐个击破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8月25日上午9时,在延安东关机场,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薄一波、陈赓、肖劲光、杨得志、邓华、陈锡联、陈再道等20位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党政领导人和军事将领,身背降落伞,出现在美军观察组道格拉斯运输机旁。原来他们是为了抢时间,尽快返回上党前线,在毛泽东和中央果断同意下,借用美国飞机。经过4个小时惊心动魄的飞行,飞机终于平安降落在长治黎城长宁机场。

从延安返回上党后,刘伯承、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关于保卫上党的指示,决定集中力量,先打入侵上党之敌。随即调集太行纵队的陈锡联部、太岳纵队的陈赓部、冀南纵队的陈再道部,三个军区的主力及地方兵团一部共3.1万人,于9月上旬发起战役。

战役中,人民军队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策略:9月10日上党战役正式打响,12日攻克屯留,全歼守敌,17日攻克潞城,19日解放长子、壶关,使长治之敌完全陷于孤立。阎锡山急派第7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率2.3万人增援,却在10月2日的磨盘垴、老爷岭战役中遭伏击,全军覆没。10月8日,长治守军突围失败,史泽波等高级将领被俘。此役,我军共歼敌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创造了抗战后我军首次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

战役打响后,当地百姓义无反顾选择和亲人一起走上战场,儿童团放哨站岗,妇救会照顾伤员,老人们烧水做饭,青壮年抬担架、送弹药、踊跃参军,表现出了对人民子弟兵的最大支持。战后,刘伯承、邓小平总结上党战役,认为此役“得到了党政军民一致协调,后方工人、民兵、自卫队参加者达5万人以上,与野战军、地方军密切协作,部队给养颇好,伤员救护及时,军需运送很快,这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上党战役的胜利证明,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是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

“‘对’得很好,‘争’得很好”

上党战役的胜利,不仅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锋芒,更在军事、政治和战略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党战役中,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不仅保卫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安全,也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时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报告中承认:中共通过上党战役证明,他们有能力在华北任何地点击败国民政府军。就连国民党的有关报告和战史,对上党战役的评价也不得不承认我军“长于机动,处处争取主动;兵力运转,灵活迅速;计划周密,命令彻底;善伺机会,巧于出奇制胜”;“控制上党区后,复回师平汉线,阻挠北上接收冀省之国军,益获兵力运用之自由,影响战略,实为至大”。这不仅为后续的邯郸战役、鲁西南战役奠定了基础,更为全国解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党战役的胜利,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中共坚决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日益高涨。上党战役的胜利,让人民看到了中共为了和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进一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正如邓小平总结的:“上党战役打得好,和平的希望就大;打得不好,和平的可能就小。”上党战役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内战部署。国民党原本计划通过抢占上党地区,控制华北战略要地,为其发动全面内战创造有利条件。然而,上党战役的失败,使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地区的进攻受到了严重挫折,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上党战役的胜利,加强了我党在重庆谈判中的有利地位,迫使蒋介石签订《双十协定》。

10月17日,延安召开干部大会,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谈起上党战役:“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也‘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此后,在3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长治始终是巩固的根据地,既是人民军队进军出发基地,也是可靠的兵员补充基地、休整训练基地、后方供应基地,是人民子弟兵温暖的摇篮,是夺取全国胜利的牢固的战略支点。

(来源:《 学习时报 》 2025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