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图为人们在山西省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馆参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8日,吉林延吉,抗战老兵在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让英雄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北省阜平县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如今,阜平传承发扬太行精神,闯出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之路。图为阜平县骆驼湾村。新华社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时强调,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历史启示道路和方向,也传承着精神和气魄。围绕如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记者采访了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建军。
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纪念抗战的重要时间节点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抗战胜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活动,考察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红色遗迹,深情缅怀,深切追思。如何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意义?
王建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对历史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伤亡超过3500万人的代价,捍卫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历史性贡献,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历史告诉我们: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凝聚前行力量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面对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英雄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凝聚起迈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鉴往事,知来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需要我们从党的光辉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反复学习领悟。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征程上,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所有英灵。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于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应如何正确领会其丰富内涵?
王建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表现得更强烈、更广泛、更持久、更深入。面对亡国灭种的威胁,抗日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信念,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大地到处呈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震撼场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高尚气节。面对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激励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共赴国难,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民族气节在抗战烽火中转化为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形成的精神标识愈发坚韧。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面对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中国人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顽强战斗精神。将不畏死,士不贪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正如当年的一篇报纸社评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能达到。”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战争是军队的角力、武器的对抗,更是意志的对垒、信念的较量。面对敌我力量强弱的悬殊对比,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动摇光复河山的决心,始终坚信只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预言的那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
记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鉴往事,知来者。这一伟大胜利给我们今天带来哪些宝贵启示?
王建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
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并且引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团结起来,集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汇聚成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全体中华儿女共御外敌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类和平进步的车轮不可阻挡。要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抗日战争时期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党的建设成为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成熟壮大不断赢得抗战主动,这一时期,我们党提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这一重大命题,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各领域、全过程
记者:伟大抗战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性格、血脉里的基因,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劲动力。新征程上,如何更好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各领域、全过程?
王建军: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救国之魂、抗战之魂,重铸了中华民族的血气精魂。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风险和挑战的远征,要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各领域、全过程。
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
要坚持战略定力和策略活力相统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向着战略目标勇毅前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只有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战略层面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在策略层面注重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确保策略紧密对接战略、有力支撑战略,才能朝着既定战略方向稳步前进。要始终坚持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在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不断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持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以自主创新引领发展进步,真正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要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要磨砺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困难压不倒、苦难击不穿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格。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唯有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这一历史伟业。面对围堵、遏制、打压,应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敢抓敢管、严管严治。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