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干部不能停止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对于本身就是做思想工作的宣传干部而言,思考的意义更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展现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思考”上逐渐显现出了某些似乎超越于人的优势。于是,遇到问题时,有些人习惯于求助“万能的网络”和“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也有一些人认为思考和学习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今天,从事宣传工作的我们还需要思考吗?答案是肯定的。宣传工作面对千家万户,而思考是抵达人心的必经之路;宣传工作也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创新和创造都离不开思考。宣传干部尤其不能停止思考。
思考才能破解“时代命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宣传工作有不少的新问题需要破解、新矛盾需要解决,不管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新闻舆论或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抄昨天的答案已无法解答今天的题目。唯有通过深入思考,从快速变化的形势中把握规律,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洞察实质,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拿新闻媒体来说,如何夺取舆论场的话语权,成为今天的必答题。而要解答这道题目,就需要有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变化的深刻洞察。
思考才能练就“火眼金睛”。这是一个不缺少信息的时代,却是一个亟需辨析能力的时代。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假难辨,需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才不会被“带偏节奏”。尤其是宣传干部,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突发事件,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个“吃瓜群众”,更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明辨是非、引导舆论。这些能力都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达到的,而是平时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所积累的。
思考才能融入年轻群体。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当人们说一个人是否老去时,并不仅仅指的年龄、辈分,更多的是指内在的思想、精神能不能跟上时代。宣传干部当然不能永远年轻,但不停止思考,可以让思想保持年轻态。网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爱搭理人”,道出的不仅是当前人际关系的现状,也折射了宣传工作在吸引年轻人方面遭遇的一些困境。互联网上,网民都在用指尖进行“投票”,作品好不好,说的话在不在理,阅读量和网友评论就是答案。宣传工作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深度、无法让人共情,网民都不爱搭理,那么又谈何影响人、鼓舞人?
思考这件事情,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不难”在于思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用专门的场所,甚至不需要大块的时间,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进行思考;“难”在于思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长期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思考是一种习惯,而培养这种习惯的“拦路虎”有不少。
有的人觉得繁杂的事务让人无暇思考。宣传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完成。“忙了一天只想让脑子放空”“好不容易下班了,再也不想思考工作的问题”是不少人的常态,也是人之常情。在经年累月的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兢兢业业成为了一名“熟练工”,但由于缺乏思考和提炼,遇到具体问题多半只能生搬硬套,而缺乏具体分析的能力。
有的人觉得干具体执行不用思考。不少人认为,宣传工作重要且敏感,做决策和判断是上级部门和领导的事情,自己只要执行好指令就好,“想得越多烦恼越多”。于是“一知半解”的有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有之,“机械执行”的有之。事实上,基层也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掌握一手的材料,了解一线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是思考的基础。如果对一些重要情况、问题视而不见,不研究、不思索、不总结,那么长此以往,思考的能力也会不断退化、弱化。
有的人觉得与我无关不必思考。宣传工作有不同岗位,每个岗位有不同的职责,有不少人信奉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绝不越雷池半步。比如,认为热点问题是新闻舆论工作应该关注的,理论问题是理论条线的事情,若要问到对最近上映的大片怎么看,那当然是电影条线的事情……人一旦给自己划定了一个框,思想自然也就受到了禁锢。
当然,还有不少人认为,具体的任务都有各自的KPI,还有一层层的检查督促,但思考这件事情,看不见、摸不着,也不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不思考又何妨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笔者认为,如果说脚力、眼力是前提基础,笔力是结果呈现,那么脑力就是其中的关键。
然而,宣传干部要保持思考的习惯,需要走出认知的误区。
“任务有大小,思考无高低”。宣传工作既涉及国家大事,也关系民生小事,既有宏大的战略部署,亦有操作层面的具体事务。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刚走上工作岗位,也许没有那么多机会参与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在经手的小事里作一些思考,沉淀下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一些经典的新闻作品、文艺精品,起点就是作者对寻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用心思考,从而成就了传世的精品。
“工作有界线,思考无边界”。宣传工作事关全局,既有自身存在不同的分工,有不一样的岗位职责,有的对思考的要求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更有全局工作赋予的任务要求,不仅要知一域,也需要懂全局。对个人来说,思考的范围可以不受分工的限制,既能思考如何干好本职工作,也能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思考让我们不再被束缚在办公室小小的工位上,可以跨越时空国界,在思想的世界尽情遨游。
“常常思考,但不驰于空想”。思考不是搭建空中楼阁,而是要锤炼“翻山越岭”的脚力,培养“雾里看花”的眼力,在此基础上发挥脑力的作用。要避免思考变成空想,关键在于及时采撷思考的果实,写到文章作品里,落实到现实工作上,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这样的思考更有价值。
思考能力,同许多能力一样“用进废退”,越不思考就越不善于思考。作为宣传干部,培养不断思考的习惯,从一般的事件中总结出规律,从小事里看到大趋势,相信一定能够收获风光旖旎。
(来源:“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