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三项工程”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
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深入推进党史进校园工作,深度整合辖区红色资源和教育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校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全过程,广泛构建“校家社协同、课内外联动”的党史育人格局,让红色基因在全区9万余名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强化课程育人,夯实立德树人“塑形工程”。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联合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态化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与研究,通过区域化党建联建打通学段壁垒、优化内容衔接、共享教学资源、协同师资培养,聚力构建一体贯通的思政育人体系。组织编撰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红色教育系列读本,生动讲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南泥湾改造等党史故事。精心打磨党史主题精品微课238节,依托“锦江教育云平台”实现优质党史教育资源“一键直达”、全区共享。
创新载体形式,筑牢思想引领“铸魂工程”。在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等校点高标准建设红色体验馆,引入5D影院技术、触控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设可听、可视、可感的深度交互环境,围绕“四史”教育核心内容,系统构建区域红色文化数字驿站,整合汇聚海量资源,建立“听、说、读、写”等多维功能线上特色资源库,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天候、广覆盖,累计开展场馆教育140余次,覆盖7000余人次。积极探索“党史+红色剧本”“党史+音乐”等学习教育新形式,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育才“烽火长歌”思政课等特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200余场次,
深化实践锻塑,打造知行合一“壮骨工程”。精心举办“师生共讲党史”、革命前辈口述史采访报告、“时代楷模”进校园等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次,以鲜活事迹和榜样力量铸牢青少年理想信念之魂。规范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党日、团(队)日活动100余次,围绕党史主题创新开展“五四”历史传承教育、红色“六一”纪念、革命题材书画创作等活动60余场次,以优秀革命文化涵养学生高尚品格与家国情怀。动员组织学生800余人次常态化参与公益宣传、社区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项目,引导青少年学生在躬身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践行责任担当,实现党史学习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同、实践行动的深度转化。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