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誓词的百年变迁和启示 

作者:王继凯    发布时间:2025-10-21   
分享到 :

入党誓词是党员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党员献身党的事业的铮铮誓言。入党誓词的发展变迁,见证了我们党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也蕴含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

入党誓词的变迁是我们党探索自身建设的重要成果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入党誓词的变迁记录着党的奋斗历程,既是不同时期对党员要求的反映,也体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光辉精神。

入党誓词并不是从建党之日起就有的,而是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应运而生的,突出强调阶级斗争和对党忠诚。1925年1月,党的四大强调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教育,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党由宣传小团体的工作进到鼓动广大的工农阶级和一般的革命群众的工作。1925年8月29日,为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训练,《上海区委通告枢字第二号——介绍同志入党及入党仪式问题》对入党流程作了详细规定,并要求宣誓“严守秘密,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实行革命,服从纪律,誓不背党”。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入党誓词,句句都是共产党人政治觉悟的生动写照。1931年1月25日,江西省永新县农民贺页朵秘密入党时,在一块红布上写下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这一版本入党誓词与毛泽东同志领誓的入党誓词相比,内容大致相同,只是顺序略异。“牺牲个人”“永不叛党”等词句是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对教育动员党员群众不断推动革命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更加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强调党员干部要作群众的模范,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的革命任务需要大量发展新党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成为全党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1939年初,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在《发展党员问题》的讲话提纲中,强调新党员入党时必须举行入党仪式并进行宣誓,提出了八条誓词。随后,中央组织部以此为基础颁布了新的入党誓词,“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由中央组织部直接规定的入党誓词,内容丰富完整,对当时的历史任务更有针对性,提高了誓词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入党誓词被各地党组织翻印,流传比较广泛。解放战争时期,多数地方沿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或略有变化,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也有地方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不同誓词。这些版本的入党誓词体现了革命斗争的新要求和新成果,如中共中央东北局、西北局的入党誓词,增加了“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服从党的决议”,中共冀南区委增加了“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等内容,有助于推进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为建设新中国做好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入党誓词可自拟。1949年,中央组织部曾提出,入党仪式及入党誓词在党章中没有明文规定,亦不适宜再作明文规定。按照这个意见,新中国成立后的入党誓词曾一度移用了党章的主要内容。1950年,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提出,誓词内容应该是作为一个党员所应履行的义务与努力的方向,即党章第一、第二条的基本内容,附录了一份入党誓词作为参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该书同时说明,“愿宣誓者,由其自拟誓词亦可”。其中,“积极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容,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为建设,“精通业务”等要求成为合格党员的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为规范和完善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出台一份规范、统一的誓词对广大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尤为迫切。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入党誓词精炼概括,首度写入党章并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将入党誓词明确写入党章,体现了党对入党誓词的重视。该版入党誓词更加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党员的政治责任。党的十三大至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都沿用和重申了这一内容,体现了对党的十二大党章入党誓词的重视和充分肯定。

誓言如山、信念如磐。重温入党誓词,是对初心使命的回望,也是对接续奋斗的宣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新时代以来,各地在革命旧址、烈士陵园、广场车间等地方广泛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回荡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通过经常对照、始终践行,广大党员干部在一次次叩问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入党誓词的变迁形成了特有的演进规律

从词句的变化可以看出,入党誓词体现了党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承担的历史任务。在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入党誓词虽然几经变迁,但其中也潜藏着特有的演进规律。

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除了那些代表性的版本外,已经很难确切统计入党誓词究竟存在过多少种版本。但不论怎么变,各个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核心要义是不变的,涵盖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以及严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等具体要求。入党誓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针对各个时期不同的历史任务,为号召和凝聚党员群众力量为之奋斗,而提出有针对性和感召力的内容。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突出强调阶级斗争、努力革命等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对党有信心、坚决抗战到底等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突出了积极工作、精通业务等内容。入党誓词的内容必须随实际情况而调整,才能保证党的生命力;入党誓词的核心要义必须不变,才能使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两者正是在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也推动着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入党誓词呈现统一标准和分散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建党初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较为普遍统一的入党誓词。统一的标准是在总结提升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进而为各地提供了正确导向和基本参照。但在长期的根据地革命斗争中,各地实际同时存在各具特色、有所微调的入党誓词。这些内容不仅适应了各根据地斗争的实际情况,而且为入党誓词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养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入党誓词的统一规范有了全新的更高水平的认识,凝结为党的十二大制定的入党誓词。综观这个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统一与分散发展各有侧重。我们党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政治智慧,也激励了每个共产党员初心不改,一往无前。

大道至简的中国气派。总体来看,不论哪个时期哪种版本的入党誓词,都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朗朗上口的。如早期的6句24字誓词,简洁精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能记住。很多革命先辈回忆起自己的入党情景和誓言,都十分激动,永远不会忘。1931年,贺页朵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也能把入党誓词偷偷写下来珍藏一辈子。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同志草拟的入党誓词既全面又清晰,尽量口语化,为以后入党誓词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党的十二大制定的入党誓词层次分明,长短交错,言简意赅。这些现象,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庞大的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尤其在党员主要来源于普通工农群众的情况下,“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入党誓词就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最简练的语言浓缩了最伟大的真理,进而深入人心,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入党誓词的变迁蕴含着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力量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风雨兼程。入党誓词的变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探索和非凡奋斗历程,蕴含着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在入党誓词中是始终不变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百余年来,我们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将星火燎原化作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忠诚于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写在入党誓词里的,是对党员最根本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担当。新时代以来,广大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都是对党忠诚的重要表现。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

严守纪律。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当前,我们党拥有超过1亿名党员和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严明党的纪律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党员、干部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不懈奋斗。入党誓词不仅强调要为当前革命任务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也强调要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把最高理想和当前任务结合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接续奋斗,实际上每一步都在朝着最高理想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

不怕牺牲。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具备了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前仆后继,书写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守正创新。誓词内容的发展变迁和以更加完备的形式写进党章,都是党坚持守正创新的结果。在其中,党守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之正,创的是时代内涵、呈现形式之新。入党誓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日臻完善。推而广之,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征程上,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坚守根本不动摇,不断认识和把握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202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