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要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
——纪念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
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罗登贤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罗登贤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南国的香江之滨到北方的白山黑水,都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他曾三次被捕入狱,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铁骨铮铮,坚贞不屈。1933年8月29日,他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仅28岁。他曾说:“我是始终要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的,我决定以我的生命献给革命,甚么也不能动摇我。”
一、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确立信仰,勇敢地为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奋斗
1905年,罗登贤同志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因父母早逝,生活艰难,他11岁就进入香港太古船厂做学徒。在苦难的青少年时代,他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资本家的剥削,萌发了强烈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罗登贤同志就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0年,罗登贤同志参加了香港机械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罢工在广州工人大力支持下取得胜利,这让罗登贤同志深刻认识到,工人只有结成同盟,组织起来团结斗争才有力量。随后,他参与筹划成立太古船厂华人机器工会,决心为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作为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起点的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罗登贤同志立即响应,在太古船厂组织召开工人大会,动员工人们斗争到底。这次斗争取得了增加工资的胜利,壮大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声势,也引起了资本家的恐惧。他们与港英当局勾结,以煽动工人闹工潮为由,逮捕了罗登贤同志。出狱后,罗登贤同志初心不改,继续组织工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推动成立香港金属业工会,并被推举为领导人之一。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党中央先后派周恩来、陈延年同志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人。中共广东区委派杨殷、陈日祥同志到香港开展工作。受他们的影响,在革命洪流中,罗登贤同志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于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帝浪潮,广州和香港爆发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罗登贤同志参与省港罢工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他深入香港各船厂发动工人投身罢工斗争,带领香港工人赴广州参加反帝示威游行,组织工人参加纠察队武装封锁香港,抗议帝国主义制造的沙基惨案暴行。罢工期间,为加强工人阶级团结,增加战斗力,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开展了省港工会统一运动,要求按产业与职业的类别,将多个工会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工会。在罗登贤同志等的积极筹备和悉心指导下,由香港金属业工会、香港机工联合会等联合组成的香港金属业总工会于1926年4月在广州成立。罗登贤同志被任命为香港金属业总工会党团书记。省港大罢工坚持16个月之久,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罗登贤同志作为此次罢工运动的“领袖与组织者之一”,展现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杰出的领导才干。罢工结束后,他被选为中共香港市委委员、常委,继续领导工运工作,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二、在白色恐怖中留守中央,为推动全国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进行实践指导和理论探索
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8月,党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当时的广州,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被大肆抓捕、屠杀。罗登贤同志始终挺立在斗争第一线,先后担任新成立的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继续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他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亲自带领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攻打公安局和保安队。在起义后成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中,罗登贤同志被安排在人民外交委员会工作。起义失败后,他转移到香港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1月,罗登贤同志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2月,中共广东省委机关被破坏,罗登贤同志再次被捕,他在狱中受尽各种残酷折磨,始终未泄露党的机密,最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继续为党工作。
1928年4月底5月初,周恩来同志等前往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同时,党中央决定由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同志组成中央临时常委会,邓小平同志为留守中央秘书长,主持国内工作。于是,罗登贤同志来到上海,担负起党所委托的重任。
在党的六届一中全会上,罗登贤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多次参加留守中央召集的常委会和特别谈话会,在加强城市工人运动、秘密工作和宣传苏维埃等方面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建议。1928年12月,在罗登贤同志的指导下,中共法电支部积极开展活动,组织上海法商水电公司工人连续进行了长达24天的罢工斗争。192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改组中共江苏省委,由罗登贤同志担任省委书记。此后,罗登贤同志又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等重要职务。
在此期间,罗登贤同志对工人运动进行了可贵的理论探索。他在党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和机关报《红旗》上相继发表《最近城市工人运动之开展》《反革命统治下之最近职工运动概况》《上海邮务工人复工以后》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罗登贤同志对湖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工人的经济收入、生活状况和工人运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工人生活完全陷于绝境”,“只有一致的团结起来反抗,斗争才有出路”。他提出,“工人阶级应不分派别的团结起来”,针对不同性质的工会,应采取“扩大”“改组”“打倒”“消灭”等不同措施,“工会由工人自己管理,不受任何反革命派干涉”。他认为,“我们的斗争应采用新的战术”,“与农民一致团结由斗争到暴动,在斗争中要有艺术的组织,与布置农村斗争的配合”。罗登贤同志还批驳了改良主义的错误思想,指出“工人阶级最后的出路,只有用武装暴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苏维埃”。这些见解和认识,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是富有远见的。
罗登贤同志十分重视理论宣传工作。1928年12月,在他建议下,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刊物《中国工人》在上海秘密复刊。他亲自撰写《卷头语》,盛赞《中国工人》“是全中国工人的灯塔”,“我们庆祝它永远指导着工人阶级,长久的照耀着全国工人,引导我们出黑暗而入光明!”1929年3月,罗登贤同志在中共江苏省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应扩大党的政治影响”的主张。在他的领导下,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创办了《上海报》《教育周刊》等刊物,各区委和工厂支部创办了许多以工人日常生活和斗争为素材的通俗刊物和工厂小报,加强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壮大了党的舆论阵地。
1930年12月,党中央决定罗登贤同志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会负责人。1931年3月,罗登贤同志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继续组织和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为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在民族危亡之际参与创建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组织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党中央派罗登贤同志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到东北指导中共满洲省委工作。12月,罗登贤同志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成为党在东北发动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者。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方针。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紧急会议,罗登贤同志与省委其他同志一起分析事变的性质,讨论确定省委的斗争任务和策略,会后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只有工农兵劳苦群众自己的武装军队,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罗登贤同志始终对抵抗日本侵略者充满信心,断言东三省不会被灭亡,号召所有共产党员要与东北人民共同坚持抗日到底。在严峻形势下,他首先带领中共满洲省委积极恢复、整顿和发展党组织。经请示中央批准,省委将机关从沈阳迁往尚未被日军占领的哈尔滨,并以创建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为中心,对党的各项工作作了部署。罗登贤同志和省委其他同志并肩战斗,一方面在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城市进行反日宣传,号召和组织工人、学生、市民起来罢工、罢课、罢市,一方面在农村组织东北人民开展反日斗争,在广阔的黑土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1932年3月,罗登贤同志主持召开中共满洲省委会议,专门研究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游击队问题。会议讨论并通过《抗日救国武装人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的文件,指出:只有在群众斗争中创建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武装,才能保证彻底抗日救国;同时党应以这样的武装为核心力量,支持、援助和联合其他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会后,省委陆续派出杨靖宇、赵尚志、冯仲云同志等到南满、巴彦和汤原等地,直接指导当地游击队的创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罗登贤同志高度重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亲自向派往各地的党员干部交代工作任务和方法,鼓励他们为东北民族解放斗争作出贡献。被派出的共产党员到各地后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深入群众,在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等地区创建了多支抗日游击队。这些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发展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诞生之后,就以崭新的风貌活跃在抗日战场上,成为东北抗日武装的中坚力量。
罗登贤同志尤其重视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指导工作,指出:我们党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些自发的斗争变成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在他的领导下,中共满洲省委召开会议,研究总结省委在义勇军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出一系列指示,提出“应该用百分之百的力量去加强政治军事的领导”,从而“建立民众的反日联合”。在他的倡导下,省委先后派出数百名党团员直接参加义勇军,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募捐以支援义勇军。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迅猛发展,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滞缓了日军的侵略步伐,鼓舞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和斗志。
在东北工作期间,罗登贤同志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努力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抗日的忠勇实践者。1932年12月,罗登贤同志奉命离开东北赴上海工作,担任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党团书记。1933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罗登贤同志在上海被捕,同年8月29日英勇就义。
四、“每一个革命者的光荣的模范”
罗登贤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经历丰富,充满革命斗争精神。他牺牲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发文章《纪念罗登贤同志》。时光荏苒,罗登贤同志离开我们已经90多年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将永远如文章所说的那样,是我们“每一个革命者的光荣的模范”。
罗登贤同志是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模范。罗登贤同志在狱中遭受非人折磨。敌人用沾水的皮鞭狠抽他的全身,用铁杠压他的双腿,对他施以残酷的电刑,以至“血迹斑斑,肌肉成块腐烂”,但他依然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昂首挺胸面对敌人的枪口。就义前,他慷慨陈词:“我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未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遗憾!”宋庆龄同志盛赞他是“中国的反帝战士”和“中国人民应该为之骄傲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学习罗登贤同志,就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罗登贤同志是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模范。在罗登贤同志革命生涯中,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是他的鲜明特质。少年时代,罗登贤同志就在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崭露头角。在白色恐怖中,他第一时间参加新的广州市委,领导开展武装斗争。在领导东北抗战的危急存亡之秋,他坚持“共产党人一定与东北人民同患难共生死”,“党内不许任何人提出离开东北的要求”,领导组建新的中共满洲省委,并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学习罗登贤同志,就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开拓者,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
罗登贤同志是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模范。罗登贤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服从大局,从不考虑职务高低、个人得失。他服从党的需要,从中央调中共江苏省委工作。在东北,他离开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岗位后,继续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努力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功名无我,奋斗有我”的真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学习罗登贤同志,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
罗登贤同志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罗登贤同志还是一名15岁少年的时候,就参与组织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在东北,面对日本侵略者,他说:“敌人在哪儿蹂躏我们同胞,我们共产党人就在哪儿和人民一起与敌人抗争。”在狱中,他痛斥前来劝降的叛徒,领导狱中同志同敌人进行不懈斗争,坚定表示:“我将永远忠于国家民族与无产阶级,他们能打我,决不能屈服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百年淬炼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辉煌历史,更要依靠斗争开辟光明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学习罗登贤同志,就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罗登贤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9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