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举行党史教育基地联学共建会
11月18日,2025年南京市党史教育基地联学共建会在南京党史综合设施举行。会议旨在总结推广党史资源利用与红色精神弘扬的先进经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分管领导,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等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南京市各区委党史部门分管领导,51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代表和相关街道社区代表等参会。

会议集中展播了南京市入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00辉煌”视频号的优秀党史短视频,并为鼓楼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梅园新村纪念馆等10家创作单位颁发入选证书,激励其在党史宣传形式创新上所作的积极探索。
会议举行首批党史学习教育伙伴签约仪式,渡江胜利纪念馆与幕府山街道五佰村社区、南京国防园与玄武湖街道徐庄社区等16家党史教育基地与结对街道社区代表分批上台,互换合作协议,正式结成首批共建伙伴。此次签约不仅将把优质红色资源精准配送至基层末梢,更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七进”常态长效的有益探索。
在经验交流环节,5家党史教育基地、5家区委党史部门代表围绕红色资源活化、宣传教育创新等内容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介绍了雨花英烈事迹宣讲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多元联动机制,渡江胜利纪念馆阐释了“红帆扬”党建品牌引领党建党史融合的实践路径,梅园新村纪念馆展示了“梅园红”党建品牌的建设成效,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围绕“三个加强”分享了基地能力提升的系统做法,红色李巷呈现了红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案例。
南京市各区委党史部门也结合区域优势亮出特色答卷。玄武区通过整合资源,构建起全链条学习场景;六合区打造“红色+地铁”宣教阵地,使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市民日常;溧水区以“破圈”联动构建立体化宣教新格局;高淳区依托“淳语学史”宣讲团实现精准化内容供给;雨花台区则通过“百名革命纪念馆馆长进雨花”创新实践,搭建跨区域联动、多主体参与、精准化供给的党史宣教新路径。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魏赟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持开门办史、合作共赢,在“联”与“建”上下功夫,实现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协同联动;二要坚持加强指导、上下联动,在“深”与“广”上求突破,强化全省“一盘棋”意识,加强系统指导与资源整合,同时做好系统外协同保障;三要坚持对标对表、进取争先,在“质”与“效”上见真章,坚守政治方向,融入中心大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火起来、热起来”。
本次联学共建会以党史为纽带,拓展共建“朋友圈”,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南京市将持续深化党史联建共建机制,把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把会议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