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坚持系统思维,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全面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
“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认识这个体系,必须先认识整个自然界和历史。”
这句话出自《反杜林论》。恩格斯通过这一观点,指出系统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在研究和剖析社会历史问题与自然科学问题时,必须运用系统思维。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他们运用系统思维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发展规律,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研究之中。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受蒲鲁东主义影响,以为社会就像机器一样,是由各种经济范畴“孤立拼凑”而成的。对此,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他进一步强调,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是统一的整体,而蒲鲁东把社会体系各环节进行割裂理解、机械分析的方式,显然无法正确反映社会作为有机体的运行规律。
恩格斯从自然科学中提炼研究成果,用以说明自然界的联系是客观的。他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物体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物体。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普遍联系不是某种“精神”或“观念”的联系,而是指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联系;人们对于普遍联系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反映。他们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吸取自然科学特别是细胞、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成果。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系统思维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他们不仅要论证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更要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系统分析,寻求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他们的理论打造成逻辑自洽、内容完整、有机统一的“一块整钢”,并运用完整周密的理论来剖析社会,提出彻底革新不合理制度的实践路径。
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指出:“系统地解决问题才叫做科学,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就是正确的也不是科学的。”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这些布局、目标、方略和要求,都是战略和创新思维的产物,也是系统观念的结晶,对新时代各项工作起到了纲举目张、引领方向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做到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和协同性,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统筹好各方面利益、调动好各方面积极性,将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成功实践,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四川大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