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有关论述

作者:孙业礼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4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有关论述

孙业礼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围绕这个命题,江泽民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许多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和有关论述,对于在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世纪之交,科技创新与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国内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加上长期从事科研领导工作的经历,使江泽民同志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早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就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技术进步是上海经济新格局的支柱》的文章,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科技进步上。

1989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上任不久,即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指出:“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1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四川考察时又指出:“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今后十年到下个世纪中叶,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将出现重大突破,新的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现象的新认识,将会改变目前一些产业的面貌,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我们必须看到这个趋势。”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再一次强调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尤其需要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增加科技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

为了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多次建议编写一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我们的对策,供县级以上干部阅读。1994年2月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国家科委主持编写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读本)作序,指出:“本世纪九十年代到下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进步潮流,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紧紧追踪世界科学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1997年,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深刻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全面阐述科技创新的问题,指出:“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江泽民同志在科学分析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论断,高瞻远瞩,对我国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无论从世界的发展变化还是从国内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看,我们都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意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二十世纪,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的二十一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的世纪,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将对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从国内形势看,离开科技进步与创新,我们就难以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难以实现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我国目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解决,发展农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因此,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必须增强紧迫感,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一个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机制和创新体系。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号召全党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的同时,特别重视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的建设。

199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逐步建立引进、应用、推广、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科研机制。”1993年5月,他在接见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代表时又指出:“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首先要处理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确实现这种结合,将为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指出:“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任务更为迫切。江泽民同志对这个问题更加关注。1998年2月4日,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制》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3月4日,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共商大计时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6月1日,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及外籍院士时,他再一次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1999年8月23日,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一次明确指出:“加强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对于如何建立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观点。要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我们又是一个有着先进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五六十年代,在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经济困难、帝国主义封锁的艰难条件下,我们依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取得了“两弹一星”等辉煌的科研成果。江泽民同志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个政治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路子。为此,他多次强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确定有限目标,突出重点。要经过科学论证,选择一批有基础和优势、国力可以保证、能跃居世界前沿、一旦突破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带动作用的课题,在全国组织专门队伍,集中力量,大力协同,重点攻关。同时,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创新也要引入市场机制,放开、搞活。江泽民同志认为,要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投入为主,稳住少数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从事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活动。对于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等活动,要引入市场机制,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的创新探索,是科技进步的先导与源泉。江泽民同志对基础性研究极为重视,指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是推进我国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要目光远大,筹划未来,针对下世纪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开发。”①他认为,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的思想意义极为深远,“这个奋斗目标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一定要力争实现。”②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总是要同世界各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现在技术上还比较落后,应努力学习、借鉴别国的长处,即使我们实现了现代化,也还是要不断向其他国家学习,取长补短。”③同时,他也多次强调指出,世界上有些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时当然不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或者一味依赖外国的现成技术,而必须进行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创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④中国人要争口气,要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造就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江泽民同志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他认为,“青年时代,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黄金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突破,往往是由年轻人搞出来的。要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勇于创新,大展宏图。”⑤二是要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因为“一个社会如果愚昧迷信盛行,科技创新不仅难以产生,就是产生了也可能被忽视、被扼杀”。

科学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社会生产所决定的。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因此,科技创新必须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江泽民同志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工业、国防、环境保护、服务业以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大量的科技课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我国十二亿人口拥有的创造活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广泛的要求,而且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舞台。因此,必须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工作,把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导向,注重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有机衔接。

在江泽民同志的关心支持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有了明显进展。1998年7月,经国家批准,中科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标志着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知识创新工程”与此前由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推出的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由教育部推出的以提高高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为目的的“211工程”一起,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将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支撑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国家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促使国家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此外,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火炬”、“星火”计划等等,都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把科学技术与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是因为科学技术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对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一开始,江泽民同志就特别重视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的结合问题,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

1991年,江泽民同志就提出:“经济建设是我们科技工作的主战场,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管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最后还要落实到开发,就是说,科研工作必须与生产紧密结合。”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进一步明确,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江泽民同志在会上讲话指出:“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经济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发展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1999年8月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关于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江泽民同志认为,“从根本上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靠体制来保证。”⑥过去普遍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各地区、各部门自成体系、分工过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的状况,必须彻底改变。要按照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标,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打破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搞大协作,形成合力。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

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制定自己的目标体系。江泽民同志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技术、经济水平不高,发展也很不平衡。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要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作出贡献;同时,为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又要超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开发,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因此,要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国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合理部署科技发展工作。

为了使科技创新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服务,江泽民同志还在多次讲话中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我国科技工作要着力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它摆在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良种潜力、栽培技术潜力。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农业登上新台阶的需要。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特别要重视用现代技术武装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加速实现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是要十分重视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作出贡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四是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努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的优先发展产业,尽快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技术产业,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五是高度重视加强国防高技术的创新,注意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尽快掌握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所需要的新的“杀手锏”。

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工作的目标,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创新”在当代已成为人类最为关注和着力的方向之一。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和一系列重要论述,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和时代的自觉。从倡导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到提出树立全民创新意识,进而规划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把“创新”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识,作为一项直接的和现实的工程来加以设计、规划、组织和实施,意味着对人类的创造能力的深度发掘和自觉运用。它不仅将对中华民族的今天产生极为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且必将直接促进中国和人类的跨世纪发展。

注释

①③⑥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26日。

② 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上的批示,1997年7月22日。

④⑤ 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8月23日。

(本文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北京,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