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工作通讯》2013第6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7   
分享到 :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工 作 通 讯

第6期

(总第18期)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3年12月10日

【简 讯】

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员大会和“双百人物林祥谦”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综 述】

“双百人物”林祥谦学术研讨会综述发言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琦

【简 讯】

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员大会和“双百人物林祥谦”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11月18日上午,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员大会在福州召开。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黄修荣副会长和张琦、赵永旭、姚佩莲等常务理事、理事一行莅会指导。会议同意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雄辞去会长职务,选举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同志任会长,聘请陈雄同志任顾问。受研究会理事会委托,逄立左会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并提出党史人物研究会今后工作要点,进一步提高研究会工作科学化水平。省社科联学会部李道兴主任应邀出席会议,对研究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殷切希望办出特色、突出影响,把研究会创建成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社团组织。

下午举行“双百人物林祥谦”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南、湖北、海南和省内的有关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研讨,高度评价林祥谦的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与会专家共同认为,林祥谦是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是目前可考第一位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员。2009年,林祥谦烈士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福建人民的骄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百年”任务,要大力弘扬林祥谦精神,更好地融入福建发展大局。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民政厅和省社科联等有关同志出席了上述活动。

(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供稿)

【综 述】

“双百人物”林祥谦学术研讨会综述发言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琦

(2013年11月19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我们就与福建省的党史工作者、历史工作者、社科工作者齐聚福州,召开“双百人物”林祥谦学术研讨会。英雄一腔血,惊落国人泪。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从电影中认识了这位铁骨铮铮的工人领袖。他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宁可头断血流,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决不复工的形象,就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今天,我们来到这片革命资源丰富的沃土,在纪念二七工人运动周年之际,与你们共同召开这个学术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大半个世纪以来,有关二七烈士林祥谦的纪念会、座谈会几乎年年都有,但林祥谦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则是前所未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向这个研究林祥谦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本次大会收到论文共有36篇,加上习近平同志1992年在纪念林祥谦诞辰一百周年时的讲话稿,共有37篇。论文作者中既有福建省中共党史研究机构与林祥谦研究会的专家,也有郑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学者,还有郑州二七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专家,中学教师、乡镇干部,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的学者;既有福建省各地的学者,也有来自河南、海南等地的学者;既有84岁德高望重的学术界前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学者,还有初出茅庐崭露头角年仅23岁的在读研究生,年龄相差61岁,超过一个甲子!

今天,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各界人士以及林祥谦的家属100多人出席了大会,特别是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革命家林育南的后代也莅临研讨会,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10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从论文内容看,本次学术讨论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题鲜明,视野宽广

36篇论文围绕“二七”烈士林祥谦展开研究,大致可分以下4类:1、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综合研究(9篇),2、林祥谦及相关人物研究(10篇),3、林祥谦成长环境的研究(6篇),4、林祥谦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11篇)。从总体上看,主题鲜明,视野广阔,言之有据,体现了这些年对林祥谦烈士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论题新颖、较有深度

1、关于林祥谦的历史定位。

林友华的《中共首批烈士考辨》指出:中共建党后第一次有党员捐躯的流血事件是1923年的“二七”惨案,其中殉难的共产党员当属中国共产党壮烈牺牲的首批烈士。在“二七”烈士中,可以确认的共产党员仅有林祥谦、施洋两人,较早牺牲的林祥谦则为公认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壮烈捐躯的第一位烈士。其资料翔实,考证严谨,论点新颖,令人信服。林友华概括了林祥谦在中共党史上的特殊地位:林祥谦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为数甚少的工人党员之一,林祥谦堪称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时的标志性人物。林祥谦等“二七”烈士曾受到国共两党的高度评价。

2、关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系,有3篇文章客观分析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其中的作用,令人耳目一新。

徐有礼《试论国民党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一文经搜寻翔实资料、严谨论证指出: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期间,罢工的影响特别是“二七”惨案的发生对国内政治力量的警示,是促成国共合作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处在改组时期的国民党没有对这次罢工实施领导,但部分党员参与了相关活动。基于对“反军阀,争自由”性质的认同,北伐战争前后,国民党不仅充分肯定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而且坚持在每年的2月组织纪念“二七”烈士的活动。

林友华认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致力领导的工人运动,中共创始人李大钊与陈独秀以及“一大”13个代表中有4名参与组织领导这场大罢工,也有一些国民党员卷入这场工潮之中。国民党方面曾对“二七”工潮予以高度评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尤其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可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滥觞。

杨沐喜《论“二七”大罢工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影响》一文指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英勇斗争,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社会影响,增强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其他社会力量也对他们刮目相看。“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初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加快了他们寻求革命同盟者的步伐,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3、关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总结,李顺禹在《浅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党的斗争策略》一文中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策略是: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争取一切有利于党和工人阶级开展斗争的合法条件;建立工会组织,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和共产主义学校作用,把广大工人团结在党的组织领导下;鲜明地提出“打倒军阀”的政治目标,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给予罢工以强有力的支持。

吴锡超《工运精神 二七溯源》一文总结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党管工会、团结一致、斗争维权,为争自由、争人权而战,敢于担当。

张彦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意义的再探讨》中指出: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对于唤醒民众,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统一战线等问题上有着难得的启迪作用。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虽败犹荣,它的政治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另辟蹊径,颇具特色

有6篇文章从阶级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几个方面,阐述了林祥谦青少年生长的环境,说明对他人格精神形成的影响。

1、关于阶级根源,钟健英、邵明鹏的文章分别指出:林祥谦早年所在的马尾船政是中国第一批产出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马尾船政的产业工人所具有的鲜明特点;马尾造船厂的学徒生涯磨练了林祥谦的意志,提高了技术水平,增进了阶级感情,为他以后献身革命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开链 林展飞《从农村小孩到工运领袖》从林祥谦家庭教育及家乡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马尾造船厂的经历为林祥谦的成长打开了广阔阶级视野,到接受共产党的教育使他成为工运领袖,揭示了林祥谦的成长之路。

2、关于思想根源,林明《闽都文化对林祥谦人格养成的影响》认为林祥谦的成长得益于“崇文尚武、尚德重义的乡土文化熏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精神的影响,而林祥谦身体力行的“三有”家训也意味深长,值得传承弘扬。

詹世忠认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对林祥谦的成长有重大影响。

3、关于社会根源,陈明安的文章从林祥谦家世及其社会环境论述了林祥谦精神的形成及影响。

林耀武、陈明安、姜嫚、买靳等人的文章不约而同地指出:林祥谦烈士 “有信仰,扬正气;有纪律,克随性;有爱心,乐助人”的“三有”家训弥足珍贵,应发扬光大。

马蛟也指出林祥谦之所以能够成为工人的领袖,这与他从小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长大后所受的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四、注重传承,弘扬精神

从研究历史人物与现实的关系进行研究,许多学者指出:林祥谦的事迹及具体行为不可复制,而他的人格精神则有永恒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林祥谦的人格及“二七”精神内涵进行了概括。

有的文章从价值体系的角度概括林祥谦的精神,如王大同 郭朱娜 李顺《林祥谦烈士革命精神与当代核心价值观》一文指出:林祥谦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高贵品质和不惜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一直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重新缅怀和学习他的英勇斗争事迹和革命精神,这对于重塑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细珍认为林祥谦烈士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在:追求光明,不断进步;爱国爱民,乐于助人;坚持真理,宁死不屈;虽死犹生,影响久远。

张仙玉认为林祥谦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为: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有利于培养党员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党的战斗力。

庞倩华指出林祥谦的人格魅力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勤劳懂事、勤奋好学、艰苦奋斗;不畏强暴、嫉恶如仇、敢于斗争;舍己助人、团结群众、赢得威望;坚定信念、威武不屈、英勇献身。

有的文章从理想信念的角度诠释林祥谦的精神,如邱明华德的文章认为:学习林祥谦精神一要树立坚定的人生信仰,二要培养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和品行修养,三要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

蓝松英指出:纪念林祥谦烈士,就是要学习他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不畏强权的浩然正气。

陈友金 陈莦萍 吴桔芳概括出36字林祥谦精神:“勤学苦练,掌握本领;乐于助人,为民造福;坚定信念,英勇奋斗;严明纪律,无私奉献”。

钟兆云 易向农的文章指出:林祥谦一生在追求光明的奋斗中成长,自觉掌握理论,付诸实践,在关键时刻视死如归,坚决斗争,其英雄本色,彪炳史册。

有的文章从党性和组织纪律性的角度阐述林祥谦的精神,如兰桂英的文章概括了林祥谦所展现出第一代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陈坤山德的文章认为林祥谦的崇高革命精神体现在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崇高品质。

林依光指出:林祥谦具有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自觉精神,追求光明不断进步的精神,敢于奉献,珍惜爱护工人团结精神,坚强党性,高度组织纪律的精神。

还有的文章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阐发二七大罢工的意义,如曾可平的文章指出: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九十周年,其现实意义在于建立不断完善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它在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保护社会基层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方面,有完备的法制体系和运行机制。社会基层劳动者的权益有了保障,社会稳定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以上就是这次学术讨论会涉及的主要内容。我没有想到福建人民带着对林祥谦烈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对他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这样深刻的挖掘和研究。作为听众,我很受教育,很受感染。我也没有想到咱们福建的学者对一个著名英烈的研究会有这样的历史眼光和现实眼光。

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当然首先是真实地记录历史,存史于后。但不仅仅如此,研究历史更重要的目的是用丰富的历史资源教育当代人,承继优秀的人文精神造化祖孙后代。今天的研讨会对现实的强烈关注使我为之惊叹!福建的革命资源太丰厚了,福建人用优秀的革命资源惠及当代人的自觉性太强烈了。所以我在此由衷地表示对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真挚敬意!

另外,我对本次学术讨论会的组织者把讨论会开成如此融新老学者、专家家属为一体的方式深表赞同。可以说开了纪念历史人物活动之新河。所以我也要对本次学术讨论会的组织者福建党史研究室、林祥谦纪念馆等单位致谢!

在为这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不足之处。如参与研究的学者还不够广泛,有的论文论述不够深入。

诚然,有不足才能进一步追求完善,有遗憾才能有期待与憧憬!

我们期待下一次林祥谦研讨会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参加,有更多的佳作出现!我们憧憬林祥谦研究工作获得更大的成功!产生更多的成果!

古人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林祥谦烈士堪为“威武不能屈”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随着对中共党史、中华人文精神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林祥谦的研究会更加深入,一定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欢迎参会的和未参会的四方学者在下一次林祥谦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再见! 

 

报: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领导、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领导、名誉会长、顾问

发: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全体理事、单位会员、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办公室编辑 共印230份

电子邮箱:renwuyanjiuhu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