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東:總理教我做秘書 要廣學博覽
從1968 年8 月上任,到1976 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紀東一直擔任周總理的秘書。本文是他在周總理身邊從事秘書工作的片段回憶。
1968 年8月,周恩來總理同我正式談話后,我開始在西花廳“總理值班室”正式值班,主要負責黨、政、軍、群等方面的工作。
總理對秘書的分工非常清楚,也非常嚴格。隻要事情不急,誰負責的事,就交給誰辦,誰管的文件,就由誰處理。當然,遇上緊急的事情,不論是哪個秘書的分工,誰值班就由誰辦理,辦完后我們再互相通氣。
要廣學博覽
為了提高我們的思想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總理要求我們抓緊一切時間閱讀各種書籍、資料,包括政治的、經濟的以及文化藝術方面的等等。對理論方面,總理要求讀原著,對經濟、文藝、科技等方面專業性較強的,一般根據工作需要,作常識性的學習和了解。
比如,反映國際動態的《參考資料》,每天兩大本。總理要我都看一遍,並篩選出重要內容給他講摘要。重要的地方,要原文講給他聽。有的重要文章和段落,我要用紅筆畫出來,供他親自閱讀。這就對我們提出了要求: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讀,要提高判斷和選擇能力。
做秘書工作,要隨時准備回答領導提出的問題。要達到領導的要求,得靠平時知識的不斷積累和及時的學習充實。我也碰到過犯難的事。一次總理突然問我:“唱歌和唱戲,什麼是‘真嗓’,什麼是‘假嗓’?怎麼區分?中國的民歌唱法是不是真嗓?京劇行當很多,哪些是真嗓,哪些是假嗓?美聲唱法是真嗓還是假嗓?”我沒有相應的聲樂知識,隻能簡單地回答:“總體上講應該是發聲部位和運氣方法不同。”
至於總理提出的那麼多問題,我就都答不上來了。碰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都在事后查閱資料或請教有關專家,再找個方便的時候,向總理報告。
還有一次,更讓我不好意思。我替高振普(1938年生,山東濟寧人,1961年任周恩來衛士)值班,總理從大會堂去釣魚台看來華訪問的越南政府總理范文同,外交部的韓念龍副部長也坐在總理車上陪同前往。上車后,總理突然問我:“今天什麼節氣?”說實在話,因為總理對天氣一向特別關注,二十四節氣我背得滾瓜爛熟,但隻會背誦,沒有聯系過實際,一時反應不過來了。正當我在心裡倒騰的時候,韓念龍同志看我沒有立即回答,馬上接著說:“小雪!”也巧了,那天還真的下著雪。
總理的好學精神,對我們一直是個極大的激勵。國際國內每一項重大科技成果的報道,都會給總理帶來無限的喜悅,他會興致勃勃地翻閱資料,有時還要親自研究或向專家請教。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時,他多次聽取匯報。會上,他向專家和技術人員虛心求教,詢問空間技術知識和相關理論數據。有的問題專家和技術人員一時回答不上來,總理就讓他們回去研究。有時,我跟著總理參加這些會議,會場上,我也像聽天書一樣。開完會回家,總理經常要我查找相關資料,於是完成工作的同時,我自己也有所收獲。
總理對工具書特別重視。《辭海》、《辭源》、“門捷列夫化學元素表”、“華羅庚運籌學優選法”、《世界地圖冊》、《中國地圖冊》等就擺在案頭,隨時查閱。查《辭海》怎樣能查得快,要和《辭源》對比參閱等方法,都是總理教給我的。總理那樣的高齡,對有些文件的原文,特別是一些數據,他看過后,都能記住、背下來。全國兩千多個縣的名稱、地理位置,都清楚地印在他的腦海裡。一次,我送給他一份電話記錄,他看后,對我講了記錄裡提到的這個縣的地理位置和不少相關情況,比如那裡每到開春容易出現冰壩等。世界上,哪個地方出了事情,也就是現在說的“突發事件”,他立即會想到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周邊情況等。總理總對我說:“對地圖不僅要看,更要讀,遇事要經常查,這樣就記得牢。”他還對我說過,毛主席的記憶力非常強,主席在與美國客人談話時,說到台灣省的面積,還是上小學時記下的數字。
總理還教過我疊地圖。一次外出開會,需要帶一張大幅地圖,卷著的地圖坐在汽車上不好攜帶。我蹲在總理辦公室的地毯上疊起來,可怎麼也疊不好。總理看到了對我說:“小紀,我敢肯定你沒有當過參謀,沒學過參謀業務。”說著,他就指點著我,很快把圖疊了起來。並說:“疊地圖也有學問,疊得好的,展開后圖就平展,容易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