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和成功實踐【2】

作者:歐陽淞    發布時間:2012-11-26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二、黨和人民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9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這就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這一重要論斷,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進一步深化,體現了黨站在時代高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充分自信和高度自覺。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居於根本地位,既是其他成就的必然發展,又在更高層次上體現了其他成就。90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90多年成就積累而成,是90多年來各方面成就的集大成。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一定意義上是過去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的繼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萌芽於黨局部執政時期,奠基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展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幾代共產黨人不懈探索的偉大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黨所取得的全部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在內的其他一切成就的升華。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是鞏固其他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証。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我國處於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一系列突出問題﹔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鞏固和發展90多年來黨所創造的成就提出了嚴峻挑戰。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強基固本、凝神聚氣,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為鞏固和發展黨90多年來創造的一切成就提供正確方向、理論指南和制度保障。否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否定了黨90多年一切成就的根本﹔動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他一切已經取得的成就就會喪失依托,甚至化為烏有。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黨和人民在未來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可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指明了前進方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更廣泛的權利和自由,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樣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今后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提供了可能,開拓了空間。離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發展進步都將無從談起。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三、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歷史昭示未來。回顧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辛歷程,准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地位,可以啟迪我們更加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中國共產黨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實現共產主義最終目標的必經階段﹔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正是造福全體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就是忠誠於黨和人民,就是忠誠於我們偉大的祖國。

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就要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充分領會和准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現實依據和歷史依據。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堅持以工人階級政黨為領導核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堅持以人民當家作主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這些方面都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和本質特征。它承載著一切信仰社會主義的人們真摯的寄托,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世界的東方閃耀璀璨的光芒。我們堅信: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實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作出現階段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判斷,並從這個最大國情實際出發,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難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找到了一條康庄大道。我們堅信:符合中國國情,立足當代中國實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三大規律。我們黨在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把推進偉大事業與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大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純潔性建設,使黨的執政方略更加完善,執政方式更加科學,執政體制更加健全,執政能力更加強大,執政基礎更加鞏固,體現和豐富了共產黨執政規律﹔探索和揭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目標、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體現和豐富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把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並進而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道路作出新思考、新探索,體現和豐富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我們堅信:符合發展規律、代表正確方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歷經歷史和實踐的檢驗。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機活力。歷史和事實雄辯地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堅信:經受住歷史和實踐檢驗、有著光明前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