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毛澤東婚姻家庭的幾點認識——毛澤民夫人朱旦華訪談錄【2】
馬社香:也就是說,毛主席是在收到賀子珍這封回信后,才開始與江青正式交往。2002年我曾採訪過一個警衛員趙登本,黃麻起義老紅軍。抗戰初期他在中央警衛連工作,他清楚地記得延安紀念抗戰一周年時召開過一次慶祝會,毛主席也來了。江青表演京劇折子戲后,拿出一個小本請毛主席簽名題字。毛主席點點頭,簽了名。沒感覺有什麼親密關系。那麼如何評價毛主席與江青的婚姻?
朱旦華:1938年秋,主席和江青結婚,此時距賀子珍離開延安已一年多了。那時候,國統區和根據地都沒有今天意義上的正式結婚証,一段事實婚姻結束,再開始另一段婚姻,都是合法,也是合情的。主席對江青和對賀子珍一樣,也是比較謙讓的。實事求是地說,他們的感情也不錯。我們不應該因為江青后一段政治問題,就在這段婚姻上不客觀。我說幾件事。
江青自生下女兒李訥之后,患上嚴重的婦科病,曾多次到蘇聯治病包括婦科化療。1951年10月我去主席家,江青已是第二次從蘇聯治病回來。后來又去了兩次,反復醫治,效果都不大。那時候化療沒有現在先進,患者很痛苦,后遺症也大。1959年在廬山,江青曾親口對我說:“我現在成了廢人,怕風,一吹就病。一動滿身虛汗,上個山差點休克了。醫生囑咐我要稍微活動,不能著涼,不能被風吹著,不能穿濕衣服。我活動一下,跳一次舞就要換衣服。誰也想不到我有病,還以為我是資產階級生活作風了。”
其實,主席對江青的愛意,更多的體現在某些志趣相投。他倆在京戲方面都有較高的素養,人人皆知。他們之間也有詩畫唱和,我說的畫主要指江青的攝影作品。主席對江青認真學攝影一直比較支持。上世紀50年代親自請石少華做江青的攝影老師,主席特地邀請石少華到家裡做客,鄭重拜托。聽說江青早年在上海就喜歡攝影,但攝影藝術的提高都是解放后的事了。
江青的攝影藝術,我不太懂,不妄加評論。我想說一說1961年她在廬山拍攝仙人洞照片的事。那年夏天,中央工作會議在廬山召開,江青隨主席上了山。江西省委在中央會議前夕在廬山上開了一個會(指江西省委1961年7月18日-29日召開的全省精簡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工作會議--編者注),散會后我沒有下山,住在山上。江青曾去看過我。客觀地說,那時的江青比較謙虛誠懇,沒有什麼架子。兩人談家常話,江青告訴我她正在拍攝廬山的雲,我一聽笑了起來。雲,飄忽不定。自古以來寫或畫廬山雲的,都比較多,但真正好的作品,傳下來的太少了。江青說,沒有想那麼多,只是主席和她都非常喜歡廬山的雲。1961年夏主席經常去含鄱口,看山看雲,並再次抄寫李白的《廬山謠》,分別贈送劉鬆林和廬山黨委。1961年夏天,江青在廬山拍攝了很多廬山雲的照片,取景角度各有特色,還給我看過。她將較好的幾張放大了,放在180別墅(即廬山美廬別墅,1959年夏和1961年夏主席、江青曾下榻該處--編者注)二樓客廳桌上,其中有一張就是 “廬山仙人洞”那張照片。主席有一天在書房工作后休息,走到客廳,一眼看到這張照片,就拿起來細看,主席非常欣賞這張照片的靈感。江青曾對我說過,主席多次凝看照片,認為環繞蒼鬆的亂雲從容不迫,象征著我黨和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精神。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和蘇聯對我們是重重圍困啊。主席就在廬山180別墅,為這張照片題寫了四句詩:“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並寫上“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李進是解放初期江青下去調研時起的化名。
1961年主席還為江青拍攝的幾張女民兵練兵照片寫了一首七絕“為女民兵題照”:“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圖文並茂,詩畫唱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帝國主義在我周邊包圍圈越來越緊,主席針鋒相對,提出“大辦民兵師”。江青能夠深入生活抓住靈感,非常藝術性地反映了這一點。
馬社香:我看過一些江青拍攝的這類照片,也曾先后採訪過主席身邊攝影師徐肖冰、侯波、呂厚民、錢嗣杰等諸位老師,他們對江青作品所具有的攝影藝術都比較肯定,都提到主席對江青攝影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一直比較關注。
朱旦華:應該感謝這些攝影家能公正評價江青攝影方面的工作。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不應該因為主席的偉大,一度拼命拔高江青的工作﹔也不應該由於其他考慮和需要,有意無意歪曲或貶低主席與江青之間的關系。
我個人認為,主席是一位革命理想主義和詩人氣質很濃的人民領袖,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國家長期戰略布局上,他考慮得很深遠﹔在婚姻感情方面,他也一直在追求一種詩詞唱和的崇高境界。從年輕時起,他對愛情就是追求琴瑟相偕的戰友關系。他對楊開慧、賀子珍都體現了這種追求﹔與江青之間,客觀地說也體現了這種追求。
主席對愛情婚姻都是非常認真的,這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應給予理解和尊重。我們不應該因為一些政治原因,在感情生活方面,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加分析地將其簡單化甚至妖魔化,這是對歷史的極不尊重。主席去世幾十年了,我總忘不了他在延安號召我們共產黨人“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他講這“五種人”,一個字一個字都是他從心底流出來的。文如其人啊,主席一輩子就是這樣做的。〔作者馬社香,女,江漢大學特聘研究員、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原載:黨的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