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烈士公園(湖南篇)
郴州市烈士公園位於郴州市曹家坪路東塔嶺,是湘南起義紀念地最重要的紀念性革命遺址建筑群。公園內有湘南起義紀念塔、郴州烈士碑廊、革命烈士紀念亭、夏明震烈士墓、湘南起義紀念館等革命遺址。
1928年春,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余部進抵郴州地區,與中共湘南特委一起,按照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組織發動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起義以湘、粵、贛邊重鎮郴州為中心,總指揮部、司令部設城內北街清代考棚。軍政指令由此發出,主力部隊由此派遣,使永興、資興、安仁、耒陽等縣相繼起義成功,桂陽被佔領,臨武、藍山、寧遠、江華、江永、道縣、汝城等展開了農民武裝斗爭,衡陽、常寧、攸縣、酃縣農民舉行了起義,水口山礦等舉行了工人起義。
起義自1928年1月12日宜章縣年關暴動揭開序幕,到5月4日舉行湘南起義軍與秋收起義軍勝利會師大會,歷時4個月。湘南起義取得了重要成果,起義后組建了3個農軍師、2個獨立團﹔建立了宜章、郴縣等7個縣蘇維埃政府,陳毅曾兼任郴縣縣委書記﹔在永興召開成立了湘南工農兵代表大會,選出朱德、陳毅、何長工等為執委,組織成立了湘南蘇維埃政府,並通電第三國際和全國﹔開展了以插標分田為主要內容的土地革命。
湘南起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在1927年南昌、秋收、廣州起義相繼失利之后,革命處於低谷,湘南起義是一次承前啟后、扭轉乾坤、職業革命軍人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成功起義。在我黨領導的歷次起義中,堅持時間最長(共歷時4個月),起義的地域最廣(由郴州波及到永州、衡陽、及粵北、贛南20多個縣),參加的人數最多(軍人、農民、工人、學生、知識分子、市民等共一百萬),還首次進行了土地革命,插標分田數10萬畝。
起義后期我黨正確決策,由城市的大規模武裝斗爭向井岡山轉移,實現“朱毛會師”即井岡山會師。誠如蕭克上將所言:“(湘南起義)為我黨和毛澤東同志科學地總結出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一光輝理論,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歷史已經証明,有了湘南起義,才有井岡山會師,才有鞏固的井岡山根據地,甚至可以說,才有光輝的井岡山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