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2】
二、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和貫徹的指導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科學統一,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正處於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短期矛盾和長期矛盾疊加,結構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並存,國際問題和國內問題相互影響,各種潛在的風險和困難凸顯。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就必須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靠科學發展來鞏固、在科學發展中前進的﹔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推向前進,就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它堅持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包括關於人類社會前進最終是由生產力發展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致力於發展社會生產力,人民是歷史發展主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力量,未來社會是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社會主義必須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必須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相適應,人類依存於自然界、人和自然界應和諧相處,社會生產各個部類、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彼此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等重要觀點。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基本觀點,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取得的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是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的系統科學理論,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科學發展觀對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都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比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等。這說明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經濟建設的理論,而且是指導各方面建設的理論﹔不僅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理論﹔不僅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總之,科學發展觀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科學發展觀是歷經實踐檢驗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論。黨的十八大在總結十六大以來十年奮斗歷程時著重指出,這十年,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十年來,我們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超過10%,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十年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實踐充分証明,科學發展觀是指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論,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必須長期堅持和貫徹的指導思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