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兩次外事談話與1978年歷史轉折【3】

作者:周錕    發布時間:2014-08-26    來源:黨的文獻
分享到 :

三、鄧小平重要外事談話對國內政治

經濟產生的影響值得研究以上討論的是一個具體歷史問題,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啟發,即在鄧小平研究中應充分注意其重要外事談話對國內政治經濟產生的影響。

(一)鄧小平在外事談話中往往會提出許多重要的思想觀點。

在鄧小平眾多的外事談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影響深遠的重要觀點。

比如,1979年11月,鄧小平在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公司副總裁弗蘭克•吉布尼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林達光等時,就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思想。(參見《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頁。)再如,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宴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古斯塔夫•胡薩克時,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參見《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頁。)又如,1980年8月,鄧小平兩次回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的提問,科學評價毛澤東的功過是非,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打下了堅實基礎。還比如,1987年4月,他在會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總書記、政府副首相阿方索•格拉一行時,闡述了影響深遠的“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等等。

從這些鮮活的事例中,我們不禁要為鄧小平的遠見卓識和深刻思想感到嘆服。那麼,為什麼鄧小平的許多重要觀點是在同外賓談話中提出的呢?簡單分析,至少有三個原因:

首先,從現實層面看,要考慮國內的接受程度。譬如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觀點,當時在國內提出的條件還很不成熟,所以鄧小平在國內講話中並沒有提及,包括這次外事談話,在很長一個時期也沒有在國內公布。

其次,可以向世界明確傳遞積極信息,為四個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外部環境。很多重要觀點,是鄧小平在為外賓介紹國內情況、闡述未來方向的時候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明確傳遞積極信號,保持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一點在上述兩次外事談話中體現得很明顯,談的是國內問題,意圖是讓外界更了解中國的政策走向。

再次,外事談話中的坦率深入,妙語迭出,體現出鄧小平鮮明的外交風格。鄧小平在外事談話中不回避敏感問題,真誠坦率,既立場堅定又幽默風趣,思想深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外交風格。曾經採訪過鄧小平的法拉奇后來曾說過:“我所採訪的世界領導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像鄧這樣坦率、深入地談論歷史問題,他超越了個人恩怨談歷史問題,是談得很深的。” (《偉人的睿智和風范至今難忘--英文翻譯施燕華回憶鄧小平接受法拉奇採訪》,《黨的文獻》2007年第2期。)

(二)外事談話對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產生影響需要經過一個過程。

在關注鄧小平外事談話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從一次外事談話到對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產生影響,需要經過一個具體的歷史過程。以同佐佐木的談話為例,鄧小平進行談話之后,首先經過了國外媒體的歸納、報道,總結為19條﹔隨后又經過中央工作會議與會者的獲悉、認同、請示、討論和傳達等諸多程序﹔最后由會議秘書組以會議文件形式下發,最終發揮出其影響力。如果不去探尋其中的過程,僅看到有關材料記載鄧小平曾經說過的隻言片語便下結論,往往會造成研究的失誤。

總之,鄧小平1978年11月底與日本民社黨第二次訪華團和美國專欄作家諾瓦克的兩次外事談話,黨史研究上一直沒有給予太多關注,實際上在歷史轉折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而發,在鄧小平研究中,應當充分關注一些重要的外事談話對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產生的影響,進行歷史的、具體的考察。

〔作者周錕,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