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北經歷的三次紅軍大會師

作者:陳鶴橋    發布時間:2015-10-08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當時,我是鄂豫皖蘇區紅二十五軍政治部的一名政工干部,在1935年秋到1936年秋的一年時間內,我在陝甘寧地區親自參加了紅軍的三次大會師,這是我參加紅軍后在幾年的艱苦斗爭中,最光榮、最幸福、最高興、最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

  紅軍在陝甘寧三次大會師,人數一次比一次多、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如第一次,我是以紅二十五軍一名戰士的身分,參加同劉志丹等領導的陝甘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的會師﹔而第二次會師則是紅十五軍團同毛主席率領的中央紅軍主力的大會師﹔第三次是毛主席、彭德懷同志領導紅一方面軍西征甘肅、寧夏時,於1936年10月在甘肅中部和寧夏南部同二、四兩個方面軍的大會合。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三次會師的經過和對當時革命形勢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第一次會師

  1934年11月,鄂豫皖蘇區的紅二十五軍(3000余人),在省委書記徐寶珊、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等同志率領下離開老蘇區,到新區去創立新的革命根據地(留下高敬亭等同志和一部分武裝,在老蘇區堅持革命斗爭,后來他們編為紅二十八軍,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紅二十五軍在11月16日從羅山縣出發,通過平漢路,經過桐柏山進入湖北的棗陽以西,然后又向北轉入豫西之伏牛山區,沿途打敗了敵軍步騎兵的堵截,於12月8日和10日在消滅和擊潰了堵截和追擊我軍的國民黨軍隊后,經盧氏進到陝南。12月10日省委開會決定,就在鄂豫陝三省邊界這一戰略地區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創立新的根據地,省委改名為中共鄂豫陝省委。經過8個月的緊張工作和英勇戰斗,我軍打垮了敵人的兩次“圍剿”,消滅敵軍三個旅和一部分地方反動武裝,省委和紅二十五軍先后派出鄭位三、郭述申、陳先瑞等同志到地方工作,在十幾個縣內發動群眾,開展了游擊戰爭,建立了鄂陝、豫陝兩個特委和一部分縣區人民政權,擴大了地方武裝。1935年7月中旬,紅二十五軍繼續長征,主力從陝南打出終南山,進入關中平原,威逼西安。就在這時,從上海來的黨的交通口中,得知中央紅軍與四方面軍已會合於川西地區,有北上甘陝地區的可能。省委當即開會決定留下鄭位三、陳先瑞等同志在鄂豫陝邊區繼續堅持斗爭,保衛根據地。紅二十五軍主力則立即向西進入甘肅地區,了解中央紅軍北上的消息,便於配合主力紅軍的行動。八月,紅二十五軍經陝西留壩、鳳縣進入甘肅,包圍天水,過了渭河,連佔兩當、秦安、隆德三城,在平涼一帶切斷西蘭公路。從俘虜的敵軍軍官口供中得知,國民黨加緊調動軍隊到陝甘是為了阻攔紅軍從四川北上。我軍繼續沿西蘭公路行動,為的是了解主力北上的消息,同時也是箝制已進到甘肅企圖阻攔紅軍主力北上的敵軍。8月21日我軍在涇川縣行動時,在大雨中與敵軍三十五師一個團遭遇,因大雨和河水阻隔,部隊不能迅速集中對敵。軍政委吳煥先親自率領軍部少數直屬部隊與敵人拼殺,在部隊趕到后消滅了敵人一個團,但是紅二十五軍優秀的領導者、軍政委並代理省委書記的吳煥先同志卻壯烈犧牲了,這是我軍一個很大的損失。由於我軍在切斷西蘭公路后半個月的行動中,尚未打聽到紅軍主力北上的消息,省委決定紅二十五軍應經合水縣向東先進入陝甘蘇區去會合劉志丹等同志領導的紅軍,以增強紅軍的力量,鞏固和擴大陝甘根據地,為迎接中央紅軍進到陝甘創造更好的條件。9月上旬,我軍在合水板橋鎮擊潰敵騎兵的追擊后,9月7日我軍到達合水縣之豹子川(蘇區附近),省委開會決定程子華改任軍政委並代理省委書記(原省委書記徐寶珊同志5月在陝南病逝)、徐海東任軍長、戴季英為參謀長、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部隊經過動員教育后,9日經保安縣進入陝甘蘇區,當即受到蘇區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與親切的慰問。9月15日,紅二十五軍(3400人)進到蘇區中心延川永坪鎮。16日,劉志丹同志從前線率領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回到永坪鎮,三個軍的兄弟部隊勝利地會師了。9月17日,在陝甘蘇區的中共西北工委與中共鄂豫陝省委召開聯席會議,為了統一黨的領導、統一指揮紅軍作戰,決定成立中共陝甘晉省委,撤銷西北工委和鄂豫陝省委,把紅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個軍合編為紅軍第十五軍團,並決定全區軍民立即行動起來,准備粉碎敵人對蘇區的第三次“圍剿”。9月18日,在永坪鎮舉行了慶祝紅軍會合的軍民聯歡大會。劉志丹、徐海東、郭述申、朱理治、聶洪鈞等同志都講了話,號召全體軍民慶祝紅軍會師,要互相學習,加強團結,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堅決粉碎敵人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保衛和擴大陝甘蘇區而奮斗。

  慶祝會師大會后,成立了紅十五軍團,徐海東為軍團長、程子華為政委、劉志丹為副軍團長兼參謀長、高崗任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任副主任。紅軍三個軍依次改編為七十五師、七十八師、八十一師,全軍團共7000余人。由於敵人在7月已開始對陝甘蘇區進行第三次“圍剿”,軍團首長決定紅軍改編就緒后,立即開赴蘇區南線延安地區去消滅敵人。這時全軍團同志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在慶祝會師的勝利后,爭取打幾個大勝仗,擴大蘇區,壯大紅軍,配合和迎接中央主力紅軍北上。在徐海東、劉志丹等指揮下,軍團決定以“圍城打援”戰法,消滅進入延安甘泉之敵。9月28日,紅八十一師(原紅二十七軍)包圍甘泉縣城,七十五師、七十八師在延安以南30公裡的勞山埋伏,10月1日,駐延安之敵一一〇師師長何立中率部由延安向南開進,企圖解甘泉之圍,當日下午即被我埋伏在勞山地區的紅軍主力包圍,激戰五個小時后,敵師部和兩個團完全被我殲滅,斃傷敵師長何立中、師參謀長范馭州以下千余人,俘敵3700余人。紅軍乘勝進攻甘泉之榆林橋,消滅敵軍一個加強團,俘虜團長高福源以下1700余人。兩次作戰獲捷繳獲了大批槍炮,敵之對蘇區南線的進攻便宣告失敗。這一次我軍取得消滅敵軍一個師零一個團的大勝利,為迎接中央和主力紅軍北上准備了更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