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平型關血戰
1937年8月25日,根據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下達命令,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一一五、一二○和一二九師。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主任羅榮桓。該師下轄三四三旅和三四四旅。我被任命為三四三旅參謀長,旅長陳光,政委周建屏。
未待改編就緒,一一五師即分作兩個梯隊,離開陝西三原地區,渡過黃河,奔赴抗日前線。由於正、副師長去參加洛川會議,第一梯隊由陳光率領,所帶部隊為三四三旅和獨立團﹔第二梯隊由三四四旅旅長徐海東率領,所帶部隊為三四三旅直屬隊和三四四旅。我在第二梯隊,同三四三旅直屬隊一起行動。
洛川會議結束后,聶榮臻在侯馬趕上了我們第二梯隊,這時得知日軍正兵分兩路向太原推進,20余萬蔣閻軍節節敗退。干部戰士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插上雙翅飛到前線。我們乘火車到達原平后,為了不讓國民黨軍隊的潰兵影響我軍的行軍速度和士氣,改變了原定經代縣沿大路向平型關的行軍路線,繞向五台的山間小路前進。
9月22日,日軍第五師團一部,進佔平型關以北東跑池地區。23日,八路軍總部命令第一一五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的日軍。
我們第二梯隊於23日到達上寨地區,先期到達的師長林彪等人剛剛看地形回來,在師部院子裡,林彪和聶榮臻進行了交談。林彪說,日軍大隊人馬正向平型關方向運動,可以考慮利用這裡的險要地形打一仗。接著,他攤開地圖,同作戰科長王秉璋、偵察科長蘇靜把平型關周圍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戰設想作了說明,征求聶榮臻的意見。聶榮臻聽后,果斷地說:“打!為什麼不打呢?利用這麼好的地形,居高臨下,伏擊氣焰驕縱的敵人,這是很便宜的事嘛。現在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要在與日本侵略軍的第一次交鋒中,打出八路軍的威風來,給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一個振奮!”在平型關側翼山地打一個大仗的部署就這樣定了下來,並當即電告了八路軍總部。
當天,全師連以上干部會在距平型關東南10公裡的上寨小學召開,林彪、聶榮臻到會講話,布置戰斗任務。因師參謀長周昆未到職,我這時仍留在師部,聶榮臻對我說:“老孫,周昆到現在還不來,你不能走,你走了就沒人了。”我說:“副師長,你放心開會去吧,我不走,我在家值班。”他們走后,我在家守電話,處理事情,並具體負責師直屬隊的工作,遂行師參謀長的職能。
會議結束后,一一五師主力連夜趕往平型關東南15公裡的冉庄待命。
我從師部文件中看到了以下戰斗部署:三四三旅兩個團為主攻,三四四旅一個團斷敵后路,一個團作師預備隊。攻擊部隊全部在平型關東南山地設伏。同時,派出獨立團、騎兵營向靈丘方向活動,牽制日軍,保障主力翼側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