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黨規黨紀守護黨的歷史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嚴明黨紀,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把“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歪曲黨史、軍史”作為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紀律處分。這一重要修改,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的重大戰略部署,從黨規黨紀的剛性約束層面對於有力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沉渣泛起,一些人顛倒歷史事實,攪亂歷史是非,制造思想混亂,瓦解對黨的信任,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歷史虛無主義在一個時期比較活躍甚至猖獗,與黨內極個別人推波助瀾甚至帶頭散布虛無主義錯誤觀點,向黨史、軍史和國史發難有一定的關系。這些人喪失黨的理想信念和人民立場,無視黨的紀律,有的毫無忌諱地抹黑侮辱革命先烈,有的放肆地攻擊丑化黨的領袖人物,有的在公眾場合“正義凜然”而在私密場合卻嘲諷戲謔革命前輩,有的還把虛無黨史、軍史的謬論夾雜在學術研究之中,公然利用報刊、網絡、講壇等平台發表一些錯誤觀點。他們頭頂著共產黨員的神聖稱號卻以丑化黨史為榮,博取“開明”的美名,其行為不僅敗壞了黨的形象,而且踐踏了黨嚴肅的政治紀律。
九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經受過無數歷史風浪的考驗,關鍵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這兩條。在黨的紀律當中,最根本的是政治紀律,這是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証,是黨的戰斗力和先進性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在共產黨內部由於放縱個別黨員肆意丑化黨的領袖、抹黑革命先烈而導致“破窗效應”,並非沒有前車之鑒。從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開始直至蘇聯劇變前夕,蘇聯社會彌漫著一股虛無蘇共、丑化蘇聯歷史的逆流,一些蘇共黨員甚至黨的領導干部公然違背黨的政治紀律,帶頭在黨報黨刊上公開謾罵、丑化、誣蔑蘇共及其黨的領袖,煽動對黨不信任的情緒,但是這些黨員沒有受到應有的黨紀處理,反而逍遙於黨紀之外。最終在毀掉自己的同時,蘇共也埋葬了自己。
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重視對全體黨員進行黨史、國史的教育,早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就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對黨史的新發展都作出了鄭重的總結,這為我們研究和宣傳黨史提供了根本依據。黨中央這次新修訂的《條例》,把“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歪曲黨史、軍史”列入“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這是我們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有力武器,對那些慣於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散布不負責任觀點的人,毫無疑問將是一種巨大的威懾。
《條例》的修訂再一次說明,歷史虛無主義不是一般性的社會思潮,它實質上是一股政治思潮。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根本上是為敵對勢力推翻政權制造輿論服務的,他們最常使用的伎倆之一就是通過丑化共產黨的歷史特別是丑化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來達到這個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