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強渡烏江經歷了怎樣艱險?

原標題:解讀長征(21):紅軍強渡烏江經歷了怎樣艱險?
作者:姜廷玉    發布時間:2016-09-14    來源:央廣網
分享到 :

央廣網9月11日消息 中共中央為了實現建立川黔邊根據地的新的戰略方針,令紅一軍團速向烏江邊前進。

烏江,因江水清綠而得名,由西南向東北斜貫貴州全省,把貴州劃分為南北兩部,是黔北各線的一條天然屏障。江面寬約200多米,水深流急,不易泅渡﹔南北兩岸都是峭壁懸崖,巨石高聳,突兀雲端,十分險峻,素有“烏江天險”之稱。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調整部署,以20萬大軍緊追。國民黨的第二十五軍軍長、貴州省主席王家烈,聽說紅軍已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包圍,進入黔東,大為恐慌,立即調兵遣將防守黔北各縣,特別是烏江北岸沿線,妄想憑借烏江堵住紅軍。

強渡烏江 (油畫 魏傳義作)(資料圖)

在這個緊急關頭,紅一軍團第二師奉令由江界河渡河點附近強渡烏江,並掩護工兵架橋,以便第二師主力及軍委縱隊、紅五軍團由此渡江。接受任務后,指戰員們信心十足,精神抖擻地向烏江進發。

以耿飚為團長、楊成武為政委的紅二師四團是前衛團,擔負偷渡和強渡的任務。他們迅速逼近了江界河渡口,准備渡江。據當地群眾說,渡烏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要有大木船﹔第二,必須是大晴天﹔第三,要有熟悉烏江水的好船夫。可是,這時渡口邊別說船,就連一隻木槳,甚至一塊像樣的木板也全被國民黨軍搜走了。船渡、架橋都不可能。

前衛團的同志清楚地知道渡江的意義。對於紅軍來說,如果不迅速渡江,就有被迫與敵背水而戰的危險。為了弄清敵情和地形,部隊派出幾名偵察員進行了化裝偵察,得知渡口大道是敵人的防御重點,工事較強,兵力較多﹔渡口上游500米處,有條小的橫路與大道相通,勉強能攀登上下,敵人沒有派兵防守﹔其余各處均是無法通行的絕壁懸崖。

於是,師領導決定佯攻渡口,主攻烏江上游的羊腸小道。與此同時,工兵連加緊砍伐竹竿,趕制竹筏,作強渡和架橋的准備。部隊還從各連挑選了善於游水的18名指戰員作為突擊隊員,准備泅渡過江,驅逐敵人在江邊的警戒,掩護后續部隊強渡。

1935年1月2日,強渡開始。這天冷風颼颼,細雨霏霏。上午9時,渡口大道方面的佯攻作戰開始了,部隊還邊打邊向渡口邊搬運架橋材料,表示要在此處架橋。不出所料,敵人果然在渡口對岸趕修工事,不斷向紅軍射擊。正當佯攻方向打得激烈時,紅二師第四團三連連長毛振華率7位紅色勇士,在機關槍、迫擊炮等密集火力的掩護下,每人背一支駁殼槍,跳進寒冷刺骨的江水中,向對岸游去。他們沖破驚濤駭浪,在十幾分鐘后成功到達對岸,隱蔽在江邊的石崖下。可惜8個勇士攜帶的一條准備架橋用的粗繩索,卻被敵人的炮彈打斷而未能拉過去。

根據這一情況,前衛團決定繼續以竹筏強渡。可是,竹筏剛劃到江心,就遭到敵人的射擊,翻掉了。已經登岸的8名勇士因無后續部隊接濟,隻得又返回於南岸。第一次強渡,遂告失敗。

前衛團接受了第一次強渡失敗的教訓,決定夜晚實行偷渡,以避開敵人射擊,減少傷亡。2日黃昏后,擔任偷渡任務的第四團第一營,靜悄悄地集結在江邊。按照指示,5個人首先登筏,到達對岸后用手電筒向這邊示光,以表示到達,在等齊一排人之后,才能開始向敵警戒線襲擊。偷渡的命令發出后,第一筏4名戰士在三連連長毛振華率領下偷偷地往江中劃去,敵人沒有動靜,看來沒有發現。第二筏又接著往江中劃去。可是,20多分鐘過去了,對岸還不見有手電光顯示,第一筏是否已經成功靠岸,無法得知。1個小時后,第二筏的5個戰士沿南岸返了回來,原來是因為水流太急,黑夜裡又摸不清方向,竹筏劃至江心就被沖下兩裡許,好不容易才沿著南岸摸索而回。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筏的命運如何更難判斷了。第三筏又勇敢地發起了沖擊,但劃至江中,無法再前進,不得不折回。到這時,第一筏毛連長他們仍無消息。這次偷渡行動隻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