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隨朱德參加蘇共二十大【2】

作者:趙仲元    發布時間:2016-11-23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蘇聯共產黨舉行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在此以前,中共中央接到蘇共中央的邀請后,於1月16日決定派朱德、鄧小平、譚震林、王稼祥和劉曉五人組成代表團,出席蘇共二十大,朱德為團長(當時朱德正在東歐訪問)。

朱老總作為出席蘇共二十大的中共代表團團長,於2月4日從波蘭提前到達莫斯科。隨同朱老總一起來到莫斯科的聶帥、劉瀾濤便回國了。師哲留下來仍然擔任中共代表團的秘書長,代表團的工作人員仍然是原來的班子。蘇方對朱德的到來非常重視,赫魯曉夫於2月6日接見了朱德和劉曉,接著安排朱德先后同布爾加寧、米高揚、伏羅希洛夫等蘇共領導人會見。此外,蘇方還專門安排朱德在蘇聯國防部大樓同蘇軍元帥們會見,出席會見的有朱可夫、馬林諾夫斯基、科涅夫、華西列夫斯基等,賓主雙方共敘兩黨、兩軍的友誼,氣氛十分熱烈。

值得注意的是2月6日赫魯曉夫在接見朱德和劉曉時的談話。赫魯曉夫詳細介紹了蘇聯農業的落后狀況。他說,蘇聯農業集體化雖然在組織上、技術上解決了問題,但糧食產量長期低於十月革命前(1913年)的水平。主要的原因是黨的農民政策不對,斯大林認為國家已經給了農民土地就算是對農民的最大照顧,可以無窮無盡地從農民身上擠出東西來。沒有給農民必要的和可能的物質利益。農民送到收購站的糧食得到的報酬,甚至彌補不了運輸費用。其所以如此,是由於黨的領導人既不了解農民,也不熟悉農業。斯大林除1928年到過西伯利亞農村外,再未去過農村。他只是從電影中了解農村,蘇共中央政治局的其他領導人大體上也是如此。

2月11日,中共代表團的其他3名成員鄧小平、譚震林、王稼祥由北京抵達莫斯科,與朱德、劉曉匯合。

2月13日,蘇共中央國際部部長波諾馬廖夫來到中共代表團駐地,向中共代表團介紹了蘇共二十大的議程和各國代表團的情況,請中共代表團在大會上發言,朱德表示要致賀詞。

2月14日上午10時,蘇共二十大在克裡姆林宮開幕,朱德率中共代表團與其他55個外國黨代表團應邀出席了代表大會。第一天,赫魯曉夫作了《蘇共中央委員會總結報告》。他在這個報告中不僅沒有提到斯大林的功績,反而不止一次地影射斯大林破壞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在執政期間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在報告中強調指出,“必須堅決反對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精神不相容的個人迷信,因為個人迷信把這個或那個活動家變成創造奇跡的英雄﹔而同時縮小黨和群眾的作用,降低他們的創造積極性,個人迷信的后果是降低了黨的集體領導作用,有時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另外,赫魯曉夫在報告中提到許多新問題。他指出,在火箭——核武器時代,世界戰爭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他認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形式將越來越多樣化,有可能通過議會的道路向社會主義過渡。

朱德、鄧小平對上述問題,特別是蘇共二十大有可能否定斯大林的問題提高了警惕。為此,中共代表團立即致電中央和毛主席,請示對策。中共中央在回電中明確指出:會議照參加。

2月15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在蘇共二十大上發言並宣讀中共中央的賀詞。朱德在發言中首先對蘇聯給予中國的全面援助表示感謝。接著全面肯定了蘇聯的對內對外政策。在國內政策方面,高度評價了蘇共優先發展重工業,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全面增長的做法﹔在外交方面,贊揚了蘇共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同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和改善同南斯拉夫的關系,肯定了蘇聯同西方國家簽訂《奧地利國家條約》(對澳和約),推動四國首腦會議的召開,增進同芬蘭、挪威的關系,等等。朱德在發言中指出:上述成績的取得,“是和久經考驗的、以赫魯曉夫同志為首的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正確領導和蘇聯共產黨堅如磐石的團結分不開的。”“蘇共中央遵循共產主義學說,堅持集體領導原則,緊密聯系千百萬蘇聯人民,不斷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決粉碎了貝利亞陰謀叛徒集團。蘇共過去、現在、將來都是世界各國共產黨的卓越模范,是世界革命運動和工人運動的第一個‘突擊隊’”。朱德在發言中最后說:“蘇聯共產黨、蘇聯人民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之間有著最親密的關系,這種兄弟般的牢不可破的友好關系與日俱增,它已成為鞏固社會主義陣營、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因素。中國共產黨將永遠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共產黨和其他各國的共產黨一道,為鞏固世界和平,為實現全人類的進步而進行不懈的斗爭。”

2月16日,蘇共中央書記蘇斯洛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發言。他沒有指名地批評了斯大林的個人迷信。他說,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精神的個人迷信的理論和實踐,在黨的十九大以前得到了傳播,這給黨的組織工作和思想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這種理論和實踐縮小了人民群眾和黨的作用,減弱了集體領導,破壞了黨內民主,壓制了黨員的積極性、首創性和主動性。

同一天,蘇共領導核心人物之一的米高揚的發言最引人注目。他第一個指名道姓地批評了斯大林。他不僅批評斯大林的個人迷信,而且還批評斯大林的理論觀點。他說:“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談到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時候說,在世界市場瓦解之后,‘這些國家的生產量將要縮減’這一大家知道的論點,在分析當前的資本主義經濟情況的時候,對我們未必有所幫助,也未必是正確的。這些論點並不能解釋當前的資本主義的復雜的和矛盾的現象,以及戰后許多國家資本主義生產增長的事實。”米高揚還列舉了斯大林在外交和國內建設中所犯的一系列錯誤,特別提到20世紀30年代后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清洗”運動。

蘇共二十大期間的2月21日是中國舊歷除夕。朱德、鄧小平、譚震林、王稼祥等到我駐蘇聯大使館看望全體工作人員,在那裡同使館人員共進除夕晚餐,並攝影留念。

在隨后幾天的蘇共二十大上,布爾加寧作了關於第六個五年計劃的(1956-1960年)的報告,卡岡諾維奇作了蘇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像以前的代表大會一樣,代表們熱烈地討論並一一通過了這些報告。2月24日,蘇共二十大在選出新的一屆中央委員會后宣布閉幕。

外國代表團沒有料想到,就在大會閉幕的2月24日晚間,大會秘書處又把所有參加會議的蘇共代表重新召集到克裡姆林宮,舉行秘密會議。在這次秘密會議上,赫魯曉夫作了題為《關於個人迷信及其后果》的報告。這次會議沒有邀請外國代表團參加,所以稱它為秘密會議,稱赫魯曉夫的報告為秘密報告。會前,蘇共中央聯絡部部長波諾馬廖夫向中共代表團解釋說:你們本來是可以參加的,我們對中共代表團沒有什麼可以保密的,但是如果你們參加了,其他黨不參加,不好辦。我們不希望其他黨的代表團參加,因此你們也就不要參加了。后來聽說,作為例外,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貝魯特和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第一書記拉克西被邀請參加了這次會議,大概是因為他們同30年代大清洗有牽連吧。

2月26日,蘇共中央聯絡部中國處處長謝爾巴科夫把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的俄文本交給中共代表團。我駐蘇使館一秘閻明智、我和周彥連夜譯成中文,供中共代表團研究。

中共代表團看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后,大家議論紛紛,意見很多。譚震林認為,我們不能隨便同意他們的意見,應該有自己的態度。朱老總說:報告講的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是來這裡做客的,不便於講什麼。鄧小平說,斯大林是國際人物,這樣對待他簡直是胡來!至於表態的問題,待向中央匯報后再說。

2月28日,赫魯曉夫接見了朱德、鄧小平、譚震林、王稼祥、劉曉等中共代表團全體成員,會見氣氛友好而熱烈。赫魯曉夫在談話中反復強調蘇共二十大批評斯大林個人迷信的重要意義。他說,不批評斯大林的個人迷信,黨的生活准則和社會主義法制就不能恢復,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發展。中共代表團根據事先商定的對策,對赫魯曉夫所談的關於對斯大林的批判沒有表態,採取了回避態度。

在同赫魯曉夫會見后,鄧小平、譚震林立即回國向中共中央匯報蘇共二十大的情況,特別是赫魯曉夫所作的秘密報告。朱老總留下繼續參觀訪問,王稼祥留在莫斯科另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