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黨史部門青年干部培訓班在北京舉辦
曲青山作主題報告 張樹軍、馮俊作專題報告【13】
![]() |
部分學員達園合影留念 |
本網消息:7月11日至16日,全國黨史部門青年干部培訓班(總第63期全國黨史干部培訓班)在北京達園賓館舉辦。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作主題報告,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樹軍、馮俊作專題報告。馮俊出席開班式並講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李穎主持開班式。來自全國省級、副省級城市黨史部門105名青年業務骨干參加培訓。
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務會和曲青山主任高度重視,多次研究和部署相關事宜,並在百忙中親自為培訓班授課。曲青山主任作《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主題報告,張樹軍副主任和馮俊副主任分別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研究重點、難點問題》和《<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導讀》的專題報告,第三研究部主任張神根、第二研究部副主任沈傳寶分別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史研究重點、難點問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史研究重點、難點問題》的專題講座。培訓班還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鳳城作《中國共產黨文化觀和發展戰略》專題講座,組織收看著名黨史專家金沖及《談談治學的基本功》視頻講座。
培訓期間到中央黨史研究室圖書館、中共黨史出版社讀者服務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交易中心、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開展現場教學。
此次培訓的教學安排,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
學員反映,培訓授課師資陣容強大,課程安排科學全面系統。曲青山主任、馮俊副主任的報告,宏觀把握黨的歷史,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和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體現了大視野、大格局、大境界,是青年干部從事黨史工作心靈雞湯式的輔導報告,是引領人生發展的明燈和指針。樹軍副主任和其他幾位專家的授課,涵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史研究的疑點、難點和前沿問題。大家一致認為,課程內容針對性強、知識點分布合理,脈絡清晰、易於接受,是集思想性、理論性、專業性、指導性為一體的黨史饕餮大餐,受益頗豐。培訓課程讓許多學員直呼過癮,有位學員欣喜地將課表發給單位領導,領導看后贊譽為“黨史培訓課的無敵艦隊”。
有學員表示,在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到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恰逢其時、恰逢其地,極大地激發了愛國情懷,是一場“不忘初心、銘記歷史”的生動黨史國史情景教學。在中央黨史研究室圖書館,學員被豐富而有特色的藏書所震撼,對黨史資料整理工作有了更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交易中心,大家現場感受我國最新科學技術,有學員表示,仿佛穿越時空,從波瀾壯闊的歷史環境中一下子切換到最高端、最前沿的現代科技社會,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發展的強大力量,堅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將實現的信念。
在學習培訓過程中,教學秩序良好,全體同志學風端正,嚴守紀律,專心聽課,認真作筆記,小組討論發言踴躍,氣氛熱烈。現場教學積極互動,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大會總結交流中,發言代表慷慨激昂,談收獲、談體會、直抒胸臆。
通過6天的學習培訓,達到了開闊思路、增長知識、提升能力、增強信心的預期目的。綜合培訓學習討論交流的情況,本次培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收獲。
一是進一步提高了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曲青山主任《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主題報告,講了三方面內容:為什麼學習黨的歷史,怎樣認識和把握黨的波瀾壯闊的豐富歷史,黨的歷史給我們的啟示。學員們一致反映,曲主任提出的“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的重要觀點,是大歷史觀的集中體現。學員們對曲主任提出的“中共黨史寫的是歷史,敘的是奮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規律,啟示的是當下,燭照的是未來”的論述,印象深刻,奉為經典。學員們表示,曲主任提出的“理論創新是靈魂、實事求是是核心、群眾路線是根本、獨立自主是原則、黨的建設是關鍵”的五點啟示,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是對黨的歷史經驗的深刻表述,充滿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維。
馮俊副主任《<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導讀》的專題報告,結合黨史工作實際,從深刻認識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現實意義,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95年的歷史,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評價黨的領袖人物,構建中共黨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切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等六個方面,分析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報告站位高、視野寬、解讀深,對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黨的歷史和黨史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對學習好黨史這門必修課、科學認識黨的光輝歷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大家反映,曲主任的主題報告和馮俊副主任的專題報告,不僅是黨史業務知識的深入輔導,同時也是意義深刻的黨性報告,富有感染力,觸及心靈深處,叩開靈魂大門,感到受益匪淺。大家表示,通過聆聽兩位領導的報告,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們深厚扎實的理論功底、寬廣敏銳的研究視野、胸懷大局的為民情懷。
大家表示,通過學習,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對深化黨史研究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及貫徹落實“一突出、兩跟進”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通過學習,大家增強了從事黨史工作的自豪感,領悟了黨史工作的無窮智慧,感受了黨史工作的巨大力量。下一步,將按照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具體要求,搞好黨史研究,做好黨史工作,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二是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認識。
張樹軍副主任圍繞黨成立的背景、陳獨秀研究、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三次“左”傾錯誤、延安整風運動、土改等幾個方面,梳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研究難點、疑點和前沿問題,並對深化有關問題研究提出希望和建議。報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引經據典,通過生動論述和講解,為青年干部准確把握黨史研究的基本問題提供了遵循。大家對樹軍副主任提出的“黨史工作大有可為,黨史研究的空間很大”的寄語印象深刻,對黨史工作的前景充滿期待,表示要“將精彩的黨史寫精彩,將精彩的黨史宣傳精彩”,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黨史研究的偉大征程中去。
楊鳳城、張神根、沈傳寶等專家的講授,既有黨史系統話語體系的權威解讀,又有高校學術界的前沿分析,既有宏觀概括的總體把握,又有微觀個案的研究洞察,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專業性、指導性都很強,對青年黨史干部進一步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特別是關於求學、治學方面的講授,達到了言傳身教的效果。大家表示,幾位專家在艱苦的條件和環境下,能夠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克服種種困難,數十年如一日學習和積累,鑄成今日黨史界的專家,這為所有學員樹立了榜樣。大家對治學基本功、文化發展等方面的課程興趣很足,認為能夠聆聽到黨史系統之外知名黨史專家的講授,開闊了思路、拓展了視野,感覺醍醐灌頂、終生難忘。
三是加強了交流,學到了經驗。
通過小組討論和總結發言,大家充分交流了各自單位工作的特點亮點和自己的學習收獲,相互啟發、相互借鑒。在6天的朝夕相處、同吃同住同學習的培訓生活中,大家擴大了朋友圈,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溝通,建立了深厚的同學情誼,成為了親密無間的朋友,形成了一個團結和諧的堅強集體。
大家一致認為,通過培訓,感受到了中央黨史研究室領導“傳道授業解惑”的黨史大家風范,感受到了領導和專家對青年干部望子成龍“父愛般”的殷切期望和“傳幫帶”的良苦用心,更感受到了領導和專家長期筆耕不輟、勤於思考、潛心研究、傾囊相授的巨大人格魅力和敬業精神。這些激勵和感動了所有學員,極大增強了大家做好黨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了從事黨史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馮玥、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吳翔、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李冬、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黃嘯、寧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劉罡5個小組代表以及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田茂乾分別代表本小組和全班作了發言。他們對中央黨史研究室提供的寶貴培訓機會表示由衷感謝,決心一定要把青春貢獻給崇高的黨史事業,勇於擔當、敢於亮劍,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發揮黨史青年的智慧和才干,不辜負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務會和曲青山主任、張樹軍副主任、馮俊副主任對青年殷切期望和重托。他們還對科研管理部的精心籌劃、精致管理和優質服務表示感動和感謝。
李穎在結業式講話中,對同學們良好學習狀態和敬業精神給予高度稱贊,並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愛崗敬業,肩負起黨史工作的神聖職責和歷史擔當﹔二是苦練基本功,夯實從事黨史研究工作的基礎 ﹔三是不負青春,在實踐中成長成才。(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