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蘊含的邏輯結構
黨的十九大報告博大精深,是一個邏輯嚴密、結構科學、系統完整的宏大體系。在報告之中還有若干個理論體系,這些體系與報告相對應、相呼應、相統一。體系與體系之間相得益彰,相映成輝。認真梳理這些體系的邏輯結構,探討和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於我們更好地從宏觀上把握、微觀中領悟,進而更加深入地學習領會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邏輯結構
黨的十九大報告約3.2萬字,一個導語,一個結束語,13個部分。這個報告是改革開放以來也就是黨的十二大以來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最長的一個報告,也是所列問題最多的一個報告。
如果對報告的內容和框架結構進行分析,可以將報告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大板塊是總論,由導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構成。導語部分提出了大會的主題,概述了國內外形勢,明確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和任務。第一部分講的是“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第二部分講的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第三部分講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四部分講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定實施七大戰略”,“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進行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等重大理論命題、概念以及戰略部署,都是在報告的第一大板塊中出現的。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時,所列的10個方面的成就,即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就是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來敘述的。
第二大板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部署,由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部分構成。第五部分講的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第六部分講的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第七部分講的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第八部分講的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第九部分講的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第十部分講的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第十一部分講的是“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第十二部分講的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8個部分闡述的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這8個部分也體現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
第三大板塊是黨的建設的全面部署,由第十三部分和結束語構成。第十三部分講的是“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黨的建設的8項任務是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展開的。結束語強調了全黨的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強調了青年問題,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出奮發努力的號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