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  陳曉辰:試論陳雲的領導思想、領導方式及其當代價值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7-04   
分享到 :

試論陳雲的領導思想、領導方式及其當代價值

陳曉辰

 

陳雲同志是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中的重要成員。他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高級領導職務,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實事求是的領導思想、領導方式,有著自身的特點。我們認真研究他的領導思想和方式,對今天教育黨政干部如何做好領導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價值。

一、陳雲領導思想的精髓

陳雲同志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延安時期就擔任中央組織部長,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局工作,新中國建立后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等要職,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出任中紀委第一書記、中央顧問委員會書記。他在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中逐漸形成的一套正確的領導思想,其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陳雲從事領導工作的出發點。

陳雲在長期做領導工作的過程中,一直遵循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這對於他能夠做好領導工作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他曾提出“一切工作方法,必須隨著每個地方的不同情形來決定。一般的原則方法,可以參考黨中央的各種決議,同時要審慎地結合當地的實際情形來提出適當的口號,靈活地運用各種工作方法。”[[1]]他認為從事領導工作不可以照搬其他地區經驗,也不可以不去了解實際情況就盲目開展工作,應該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每一個干部具體情況和當地群眾的反映,要隨時根據情況變化適當地調整工作方法。

陳雲曾在《這個巡視員的領導方式好不好?》一文中,通過分析一位巡視員不合時宜地召集工人開會,工人們明顯就是不感興趣這個案例,闡明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必要性,他在文中指出:“假使已經作了報告,而工人感覺沒有興趣,這時,領導同志應該見風轉舵。”[[2]]陳雲這裡所說的“見風轉舵”,就是先討論工人們最關心的問題,這樣可調動工人的積極性,許多任務就可以順利完成。領導的藝術其實就在於善於思考什麼問題放在前面做,什麼時候照顧群眾心理,怎樣調動大家情緒,這對於問題的解決有很大關系。

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只是陳雲同志領導工作的出發點,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從現代領導學角度分析,領導者在進行決策和執行決策要依據民主的原則和科學的方法,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隨機應變。隻有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形勢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才能將工作做好。如果不按照實際情況,只是盲目決策,強硬執行,群眾的積極性是不會調動起來的,領導的工作也不會做好。陳雲的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領導思想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的。

(二)堅持走群眾路線——這是陳雲領導工作的落腳點

陳雲同志從來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領導,而是經常下基層,深入群眾的好領導,他一貫堅持走群眾路線,這是他多年擔任領導工作的落腳點。他多次指出,群眾工作永遠是中心,群眾工作任何時候都要加強。他還注意到把握群眾情緒、調動群眾積極性是做好領導工作重要一環。他一貫主張領導干部在做重大決策前,應該在事前多跟群眾談談,了解他們的要求,並把群眾的要求反映到政府工作報告中。領導對群眾意見重視和解決,群眾就更信任領導、更有參與的積極性,這樣就可以推動工作順利進行。

關心和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陳雲做領導工作中始終非常注意的一點。他曾生動地比喻說:面對鎖著的兩扇大門,我們要進屋子去,一定要個鑰匙來開那把鐵鎖。這個鑰匙就是從群眾最願意做的那個工作做起,從他們最需要的工作做起,這樣才能把他們推動起來。隻要群眾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加上我們正確地領導,許多任務都可以完成。[[3]]他曾批評“許多地方黨組織很少問問下層和支部中的情況,很少引導支部去注意群眾的呼聲,很少把‘經常解決群眾的日常問題’作為指導支部工作的中心之一。一般是把工作布置下去,按級向下要這要那,而不大關心下級和尊重的日常要求。”他明確指出“如果改變了這種工作方式,則群眾工作的活躍,支部的鞏固,黨的干部在群眾運動中的鍛煉,都會得到更大的成績。”[[4]]

在領導者如何發揮群眾積極性這個問題上,陳雲同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那就是要使群眾工作活躍,不在於團體多,會議多,而是在於真正了解群眾的心聲。群眾工作的活躍,靠的也不是口號提的多,提的高,而是在於每個口號都能為當時當地群眾所能接受,並立刻起來斗爭。在斗爭的過程中,要不放鬆每一個機會去提高群眾斗爭的積極性和政治覺悟,使群眾去為更高的口號而斗爭。[[5]]他認為群眾團體不應該“官辦”,應該成為群眾自己的團體。在充分發揮群眾積極性中要注意挖掘群眾中的積極分子,大批地將他們吸收到我們領導工作中來。這樣一來群眾工作做得好,可以使我們黨的領導更鞏固,還能讓缺乏經驗的黨員干部在工作上得到更多的鍛煉。

(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這是陳雲做好領導工作的保証

陳雲認為學習是干部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每個黨員和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應該堅持的。他認為領導者的思想、素質、知識和技能是決定一位領導者能否做好領導工作的關鍵。不斷學習可以提高干部自身的素質,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陳雲對干部學習問題十分重視,他針對新老干部提出了不同的學習要求。

陳雲認為各級干部應加強文化和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他語重心長地告誡黨內一些老干部,由於過去戰爭頻繁,沒有什麼讀書的機會。現在更應該多讀點書,增加一點知識,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否則將來就悔之晚矣。黨內的老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要努力學習,成為學習的典范。因為老干部常常擔負獨當一面的領導工作,就更有責任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延安時期陳雲專門寫了《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一文,明確提出:“黨要培養大批理論聯系實際的干部,也首先寄托在老干部和高級干部的身上,老干部要擔負起這個責任。隻要大家認識清楚學習的重要性,就應該想辦法擠時間來讀書。”[[6]]同時他還認為,如果從老干部和高級干部開始帶頭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對於其他的同志也是一種鼓舞和帶頭作用。

對於新干部,陳雲他認為應多加強實踐鍛煉,要加強技能方面的學習。他考慮到在培養新干部時,要在年輕干部中養成一種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風氣。他曾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到什麼地方學習》,文中指出: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隻能在革命斗爭中培養,不能專從學校訓練。因為政治上開展的最基本的東西,是革命斗爭的切實經驗,沒有實際經驗,就沒有政治上開展的基礎。[[7]]陳雲還提出:今后應確定一條章程,沒有或很少有工作經驗的干部,不是光在學校裡長期學習,應該先到工作中去學習。真正的理論隻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逐漸深刻地領會,因為理論是實際的反映,歸根結底是來自實際,而不是來自書本。[[8]]

(四)加強干部隊伍的建設——這是陳雲領導工作的重心所在

陳雲同志非常重視干部隊伍的建設,更重視對於年輕干部的培養和教育。他做過中央組織部長,在干部的培養、教育、管理上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其中兩點特別突出:

一是他提出選拔干部要德才並重,以德為主。他反對提拔干部隻顧才不顧德,也反對隻顧德不顧才。他認為才和德應該是統一的。才,不是空才;,也不是空德。考察一個干部的才和德,應當在實際工作中考察,要看其在完成任務中的表現。要堅持使用干部的“人事兩宜”原則,用人要得當,適得其所。根據干部的德才情況,分配做適合的工作﹔更要堅持干部的“能上能下”原則,不能隻升不降。

二是他提出培養選拔干部要堅持“四化”原則,即干部隊伍要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現代化。198012月,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制度化,仍然是我們在干部政策上的大方針。我們老干部必須擔負起挑選德才兼備的青年干部的責任。”[[9]]他還對“四化”的內涵做了闡釋:革命化,主要是政治和德行標准﹔年輕化,主要是年齡和身體標准,要重點培養和提拔中青年干部,才能使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知識化和專業化,主要是知識和業務標准。陳雲指出,在新時期,“沒有大批知識分子參加到我們黨的干部隊伍中來,也決不能建成現代化的新中國。”[[10]]

干部隊伍建設對執政黨來說、對國家長遠發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從現代行政管理角度分析,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善於組建一支德才兼備、充滿活力、有發展潛力的干部隊伍。這支隊伍應該是新老結合、各有專長、有梯形的年齡結構和互補的知識結構的,陳雲提出的培養選拔干部的“四化”原則就符合這種標准。特別是他提議積極培養青年業務骨干、吸收大量知識分子到干部隊伍中來,為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構建了一個合理的干部隊伍,對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陳雲的領導方式和特點

陳雲同志在做領導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順利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這些至今仍有獨特價值的領導方式概括起來主要有四點:

(一)實事求是的領導方式和方法

陳雲同志在擔任領導工作中始終都是堅持實事求是的,相對於有些領導干部的官僚主義作風,盲目地提出一些很大很高的口號,他一向主張,做任何事情都要不空談,不盲目。

他要求領導干部在開展工作之前,一要對政治路線有正確了解,二要對具體情況有切實了解。他認為隻談路線,不說具體情況,那就是空談,隻知道具體情況,不貫徹路線,那就是盲目。要克服“上級隻談政治路線,下級隻談具體工作”的缺點。[[11]]

採用實事求是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就要求領導機關在制定計劃,執行計劃,檢查檢驗工作成果時都要堅持主客觀一致性。陳雲特別強調做計劃時要適合客觀實際情況,計劃就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如果不符合客觀情況,那麼這種計劃就是不可能實現的,是盲目的。計劃不但要符合黨和國家的總方針,還必須建立在客觀可能的基礎上。每一個地方都應該針對自己的客觀情況,提出自己可以執行的計劃。

(二)密切聯系群眾的領導方式和方法

密切聯系群眾的領導方式是陳雲一直堅持使用的,他有多篇文章和講話都是講如何做群眾工作、如何調動群眾積極性,他也一直把群眾工作視為工作的重心。他認為歷來的經驗証明,沒有任何一個脫離群眾的黨,統治可以鞏固。一切脫離群眾的支部,都是最不鞏固的黨支部。[[12]]而堅持密切聯系群眾的領導方式,就要求我們的干部在從事的任何工作時,都要從維護群眾利益的角度思考問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陳雲在《開展群眾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文中明確提出,究竟應該採取何種方針,才能變薄弱的狹小的群眾工作為真正廣大的群眾工作呢?不是別的,就是在黨的領導之下,從維護群眾自己的利益出發,從群眾內部去發動群眾斗爭,把群眾團體自下而上地建立起來。這樣,為群眾自己利益而斗爭的群眾運動就開展起來了,也隻有這樣,群眾的積極性才能提高。[[13]]

如何密切聯系群眾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有科學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因為群眾是復雜的,由各式各樣的人組成的,每個地方群眾的情況都不一樣,要做好群眾工作,充分發揮群眾力量,就需要有高超的領導藝術。陳雲在這方面強調了兩點:一是開展工作之前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二是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切身利益問題。而解決群眾切身問題的方法,必須在群眾中去討論,到群眾中去找尋。因為隻有群眾才真正了解他們自己的問題,隻有在群眾中才能討論出在當時當地解決問題最適當的方法。[[14]]

(三)善於抓住工作中心和重點的領導方式

作為一位領導干部,善於抓中心和重點是很重要的。否則做起工作來,就沒有了章法、沒有了秩序,就會陷入盲目和混亂。陳雲在《學會領導方法》一文中闡明:領導干部對中心工作與經常工作要分清。不忘記經常工作,但必須抓住中心,防止事務主義,亂無頭緒。工作一件一件來,每件工作做到底,就是最有成效,最快速度。平均使用力量,瞎抓一氣,必無成效。對於中心工作,要非常重視集中精力來做,對於經常工作,要一點一滴,踏踏實實,不能存僥幸心理,不能希望一蹴而就。他強調:工作中的大忌是不分輕重,不分先后,提出一大堆該做的事情,讓人感到頭痛,不知道做哪件工作好,從哪件開始做起好。針對有些工業部門的領導干部,不了解情況,就布置一堆工作,工人不願意做,又不願拒絕的情況,陳雲批評他們說:“這不是工人們不願做工作,這絲毫不是工人不好,而是我們的領導方法不好。如果你要工人做七件工作,工人在會議以后,根本沒法做,那就一件也不做,這非但沒有什麼作用,而且會對我們的領導也產生不信任,以后再要他來開會,他就會有些不高興,甚至推三阻四。這都對我們的工作絲毫也沒有促進作用。”

(四)妥善處理上下級關系的方式方法

上下級關系一直是領導工作的重點問題,也是一個領導能否做好工作的關鍵之一。陳雲對如何妥善處理上下級關系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上級要經常做自我批評,同時批評下級要注意方法。在工作中如果是上級決定本身有缺點,就應該完全由領導負責﹔如果是下級執行中有缺點,領導也要負教育不夠的責任,不能隻批評下級,上級不作自我批評,獨斷專行、拒不認錯的做法是錯誤的。[[15]]正確的領導方式和方法是:上級應該吸收下級的經驗來改善領導方式,下級對上級要善意地提出批評和建議。這樣才能夠堅決地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的傾向。心胸寬廣,能夠容人,能夠接受批評意見,這對於一位成功的領導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陳雲在《論干部政策》一文中專門談了如何處理上下級關系問題。他指出作為領導干部用人要氣量大,要讓人敢說話。如果下級在上級面前敢說話,有話就講,這是好現象,這証明你領導得好。他認為“使干部敢說話,敢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隻有這樣,才能提高干部的積極性,使干部很安心地工作。”[[16]]即便是上級領導人對於下級的批評,也要適當和正確,而不要戴大帽子。他的切身工作經驗是假如批評得過火或不正確,那要花費很大的氣力,才能使得被你批評的人對你解除誤會。[[17]]在批評的方法上,他認為和顏悅色的說服比氣勢洶洶地指責更能夠讓人心服意滿,更能真正解決問題。

從上述陳雲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方式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區別於其他領導干部的獨特的領導風格和特點。

首先,經常深入基層做調查研究。他從來都不是隻坐在辦公室裡面聽報告,而是經常走到農村、工廠去搞實地的調查。特別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過程中,他做了大量的很深入細致的實地調查。他秉持的原則是“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他認為“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做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調查研究是領導干部科學決策的前提條件。所有正確的決策,都應該是經過調查研究,是在對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而得出的。將調查研究和科學決策有機地結合起來是陳雲最突出的領導特色。

其次,領導方式靈活,對人和藹可親。陳雲同志經常在講話中提醒干部們,領導方式不要呆板,而要具體活潑。善於用活潑的方式來領導,這是一種高超的領導藝術的體現。陳雲曾在《鞏固黨和加強群眾工作》一文中提出,各團體領導機關的人,少去召開那些開不成的會,應該多用些時間到民眾夜校或類似這樣的組織中去接近民眾,這裡可以自由談天,不妨講講《三國演義》,吹吹“山海經”,談談國家大事,說說家常瑣事。如果誰願意或者耐心這樣做,群眾會由少而多,甚至不請自來。[[18]]陳雲還指出開會的方式也不要刻板。開會時盡可讓與會者隨便一些,熱烈的爭論。他對待同志一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認為有人常常不敢在嚴肅的場合下說話。面對這種情況,讓他們隨便一些,自由一些,想說什麼暢所欲言,那樣達到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最后,善於調動干部“敢說話”的積極性。各級干部實事求是,敢講真話,是黨和政府正確判斷形勢、科學決策的關鍵。陳雲對這個問題很重視,他身體力行,積極調動下級干部敢說真話的積極性,這形成了他領導工作的一個特點。為了將各級干部敢說話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他特意強調了兩點:第一,領導態度要好。如果領導讓下屬見了他就不敢說話了,那麼事情是不能辦好的。相反,如果一個領導,大家都喜歡親近他,愛和他說話,那他一定很能團結人。這就要求領導不能架子搭的很大,更不能面孔死板。他深有體會地說:“如果一個領導架子搭的很大,面孔死板板的像閻王那麼可怕,一定沒有人去接近他,即使和他講話,十句話也要忘記八句。”第二,下級提了意見,不要戴大帽子。即使是說錯了幾句話,也應該善意地提醒或者批評,不能把人家微小的錯誤放到無限大。隻有當下級干部真正感到了可以說話,也可以做事,他的積極性一定可以調動起來。在這個問題上,陳雲曾舉例說,如果有人說錯了幾句話,你就對他來一頓批評,隨便給人家戴上幾頂大而無當的帽子,那這個人就不能工作了。[[19]]

三、陳雲領導思想與領導方式的當代價值

陳雲同志獨特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方式對於當今干部做好領導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意義。做好領導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陳雲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方式方法給各級領導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首先,學習陳雲實事求是的思想,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陳雲從實際出發的領導思想,在今天的干部工作中仍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於領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有直接指導作用。對一個領導干部來說無所作為是不允許的,努力做出業績也是必須的,但是不切實際地追求所謂政績也是不正確的。正確的的政績觀是應建立在切合實際的基礎之上的。當前某些干部沒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他們在建設和規劃中總想制定一些過高的目標,以擴大和張顯其任職期間的政績。其實很多指標不符合當地的發展條件和特點,實施的結果會勞民傷財,對於黨和國家都是不利。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更要學習陳雲同志實事求是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方法,應該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從各地實際出發。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能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發展。各級領導干部應該多搞實地調查,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在努力做出政績的同時,要求真務實,全盤考慮,謹慎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准確把握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工作方法。”[[20]]這與陳雲同志所倡導的實事求是的領導思想和領導方法是完全一致的,是我們每位干部必須遵守的行動准則。

其次,學習陳雲深入群眾的領導方式,做“得民心”的領導者。

陳雲同志心系百姓,時刻想著民眾需求,經常深入群眾的領導方式,是今天各級干部學習的好榜樣。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政黨或一個政府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程度決定著其政治影響力和生命力。當今一些干部中存在著“當官不為”現象,他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對於百姓的要求推諉敷衍,對待工作得過且過,對群眾的疾苦不聞不問。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了維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為了真正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各級干部必須向陳雲那樣,採取深入群眾的領導方式,不能只是坐在辦公室中聽匯報,而要經常下到基層群眾中,了解群眾最需要,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把這些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勤政務實是好干部的一條重要標准,而勤政務實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求真務實和真抓實干,求真務實是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真抓實干是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好干部既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又要有真抓實干的行動。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陳雲同志是是我們黨內求真務實、深入聯系群眾的典范,深入學習和借鑒他的領導方式,有助於當今我們的干部隊伍建設和服務型政府建設。

再次,學習陳雲善於抓重點和中心的領導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陳雲同志在工作中計劃性、條理性強,善於抓住工作的重點和中心,這一領導方法對我們今天的領導干部有啟示和借鑒意義。當今我們正處於社會轉型的聚變時期,各種社會矛盾交織,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聚集的各種問題暴露出來,各部門各地區的領導都面臨著許許多多以前沒遇到過的情況,工作的復雜性大大增加了。面對復雜多變的新情況新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向陳雲學習,要了解什麼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那些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安排好輕重緩急的工作秩序,分清中心工作和經常工作,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逐一解決。這樣可使我們的工作避免盲目性和無頭緒性,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學習陳雲“以德為先”的干部選拔原則和平易近人的領導作風。

陳雲同志十分重視干部使用問題,也很注重干部選拔問題。他一貫強調,選拔干部要“德才並重,以德為先”,他強調“有才缺德的人,一個也不能提拔。”[[21]]八十年代初,陳雲和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制定的干部選拔的四化標准,第一條就是革命化。這是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制定的干部政策的一項根本原則,也是至今各級黨組織做好干部工作必須遵循的一個根本方針。在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處於轉型時期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學習和運用陳雲選拔干部的思想原則和方式方法,建設一支思想過硬、立場堅定、年齡合理,專業技能高,管理能力強的干部隊伍。此外,我們還要學習陳雲平易近人的領導作風。他與上下級干部建立了平等的同志式的關系,在工作中營造出民主和諧的氛圍。作為一個有現代意識的領導者,應善於吸取各方面意見建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營造一種寬鬆民主的環境,讓大家都積極參與到工作目標的完成中來。陳雲的領導思想和領導藝術對今天干部隊伍的培養和使用、對推進我國民主化、法制化建設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對我們黨和政府科學執政和民主執政,對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干部隊伍的現代化皆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1]]《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

[[2]]《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

[[3]]《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頁。

[[4]]《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

[[5]]《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

[[6]]《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

[[7]]《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

[[8]]《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

[[9]]《陳雲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

[[10]]《陳雲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

[[11]]《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

[[12]]《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

[[13]]《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

[[14]]《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

[[15]]《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

[[16]]《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

[[17]]《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

[[18]]《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

[[19]]《陳雲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

[[20]] 見新華網報導: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

[[21]]《陳雲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