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新時代的依據、內涵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它清楚表明,經過長期努力,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深刻理解把握這一重大判斷,對於更好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新要求,更加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進入新時代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怎麼進入新時代的,作出這一重大判斷的依據又是什麼?這是理解把握新時代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
概括地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一個簡單隨意的主觀判斷,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客觀依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乎歷史和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黨中央順應歷史發展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們黨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努力的結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結果。
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馬克思這一經典論述,對於我們深刻理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進入新時代的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這個“長期努力”的深刻內涵如何理解,對這個“長期”如何界定?黨的十九大報告用一整個自然段,集中闡述了我們黨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歷程以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很好地作出了回答。
一是,從時間看,這個“長期努力”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問題明確了,它是伴隨著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始的。這個時間界定,與習近平關於新時代不是別的什麼時代,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界定,是相吻合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不斷努力探索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新時代,我們還可以把目光往前延伸到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 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如果沒有 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同時,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我們全面深刻理解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特別是這兩個歷史時期與新時代的關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是,從實際結果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客觀依據的問題也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必然結果。
這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所發生的歷史性的、根本性的變化:在國家實力方面,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在國家地位方面,中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國家總體面貌方面,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這三個方面的變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最濃墨重彩的華章,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它清晰地告訴我們,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不懈奮斗,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面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飛躍。
三是,從原因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發生這樣的歷史性變革,並得以進入新時代的根本原因也明確了。這就是找到一條正確道路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之不懈奮斗的結果。
一方面,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社會主義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關鍵在於經過艱辛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康庄大道。
另一方面,這一結果充分彰顯了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也充分彰顯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推動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主體作用,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是改革開放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我們國家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剛剛當選總書記的習近平就明確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無比壯麗的崇高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
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裡。歷史和人民既賦予我們重任,也檢驗我們的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踐証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這場新的“趕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結果。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類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向前發展的,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毛澤東指出,“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新舊之間的矛盾,由於這些矛盾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推動了新舊社會的代謝”。
在各種社會矛盾中,社會主要矛盾居於主導地位,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毛澤東強調,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我們深刻理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說到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社會矛盾運動變化特別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結果,而其中我國生產力水平的巨大發展和提升又是處於第一位的。
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年設想的不同,我們國家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毛澤東當年將這一基本國情定位為“一窮二白”。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也決定了黨和人民的工作重點是“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多年不懈奮斗,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展,今天情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生產力水平而言,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有了顯著提升,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深刻改變了過去生產落后的狀況。
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這與過去“落后的社會生產”已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顯著提高。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不再局限於過去“物質文化需要”的層面。今天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我國社會發展、特別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基本國情的集中體現,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依據,是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它既是我們謀劃發展的基本依據,也是我們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既決定了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也決定了我們發展思想的鮮明指向。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
歷史不能選擇,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習近平深刻指出,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遵循客觀規律,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集中體現。
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對偉大事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形勢,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特別是根據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要求,在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中,我們黨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對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踐証明,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另一方面,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基本國情的深刻洞察,對歷史發展趨勢和歷史發展契機的科學研判和准確把握,集中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這對於制定新時代正確的發展戰略、發展政策,從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了一個關鍵階段的時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根據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根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把握歷史發展規律,果敢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充分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大無畏的歷史擔當精神,集中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決定性貢獻。
這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立足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好地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形勢新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美好的未來,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