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07   
分享到 :

1.从上次本党大会以来,革命发展得很快,党的长大也同样的快。从第四次全国大会到现在,党员自九百余人增至五万余。党的政治影响比数量的增加更快。本党无疑的成为全国工农的领袖;领导无产阶级经过两年的不断的斗争,斗争中包含好几次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的武装暴动。在党的领导之下,四年短期之内,二百八十余万工人与九百余万农民,已经组织起来。本党已成为群众的党了。

自“五卅”起,上海无产阶级的斗争、香港罢工、汉口无产阶级的反帝国主义斗争……都是中国革命史中重要的事件。在过去的二年,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站在最主要的地位上。如今他已取得斗争的领导权。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这样的地位,足以保证革命的前途,将来不会开出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而是直接走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

2.中国革命的发展,已符合第七次国际扩大会议决议案所指出的道路。民族革命之发展加紧了阶级斗争。国民党内的封建分子及资产阶级,想领导革命,以与本国反动派及外国帝国主义妥协;然而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左派,则反对封建分子、资产阶级的妥协政策;于是在民族解放运动之中,发现了危机。封建分子、资产阶级看见不能依了他们的阶级利益而领导革命,他们就把国民党分裂了。他们不但离开了国民革命的斗争,并且转而反对之。他们已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上海无产阶级,做了两次英勇的暴动以欢迎革命军,他们在反抗北方反动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有很大的牺牲。但是,南军占领上海后,不久蒋介石就在上海下命令屠杀工人。

现在革命已进到第三个阶段,封建分子与大资产阶级已转过来反对革命。在这阶段中,革命势力之社会基础是无产阶级、农民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联盟。在这革命的联盟之中,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

3.革命运动发展,无产阶级势力增加,同时,反革命的势力也渐渐形成。反革命势力的形成,有下列的表演:(A)帝国主义列强之联合的直接武力干涉,(B)反动军阀与大资产阶级同盟反对国民革命。帝国主义者看到无产阶级所领导的民主政权,足以给帝国主义者及其同盟军以最后的打击,他们便想用武力恐吓手段强逼革命的国民政府采用妥协政策,另一方面,他们帮助并鼓励军阀与大资产阶级建立反革命的同盟。革命运动中第三阶段之初期,就遇到了帝国主义军阀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这种威吓。但是,革命运动正要在坚决反抗这反革命联盟的斗争中,更加向前进展。革命势力定能巩固集合民族的精力,巩固一切革命力量,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主独裁政权,以反抗并破坏反革命的同盟。

4.从“五卅”起,无产阶级开始为反帝国主义斗争的领导权而斗争。这个斗争建立了广州革命的国民政府,获得暂时的成功。封建的及资产阶级的分子,看见这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将走得太远,客观上危害了他们的阶级利益,于是他们也开始用全力使民族解放运动移转到他们的指挥之下。当时我们的党,却只注意于反帝国主义及反军阀的斗争,而忽略了与资产阶级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互争国民革命的领导权,第一个表现就是三月二十日的事变,蒋介石推翻了左派政府。

三月二十日事变,开了争夺领导权的第二阶段。在此时期,资产阶级占了上风。他们利用他们在广东的胜利,而想把他们的权力扩大至于全国。在这时间本党没有正确的政策。固然,资产阶级一天留在民族革命运动中,我们就一天须与他们结合反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但是资产阶级将来的作用,在三月二十日之后,已经更加清楚了。然而本党没有懂得资产阶级已经重新得到民族革命的领导,并想消灭革命。因为本党对于大资产阶级在此后革命阶段中的作用,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所以在讲联合战线时,没有致力于给劳苦群众的利益以足够的保障。这并不是说我们在三月二十日以后的反动时期中,要立刻倒蒋。本党的任务是继续的去争领导权,--建立一个左派的革命联盟,包含工、农、小资产阶级,以反对封建分子及资产阶级的领导,这封建分子、资产阶级的领导,客观上是必将出卖革命。这个任务并不与联合战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