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六大的会址到底在哪里?
中共六大会址
尽人皆知,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的。据多位与会者回忆,都说是会址是莫斯科郊外的一座乡间别墅。但这座别墅具体座落在哪里? 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不清楚的。参加会议的代表周恩来、瞿秋白、蔡和森、王若飞等在回忆六大时,都只简单说是在莫斯科召开,或说在莫斯科近郊召开。而没有说到详细地名。张国焘对会址描述比较详细,说到“这所过去属于贵族地主的庄园,虽已陈旧,但还可以看出一些富丽堂皇的痕迹,附近还有一个国营农场,和一些零零落落的农舍,阡陌葱绿.呈现着莫斯科郊外的初夏景色。大会场所设备很简陋,类似兵营。没有图书馆,没有娱乐设备,只设立了一间简单的医疗室,为我们检查身体。”但他也说“记不清楚这个地方和庄园的名称,只记得离主要交通线相当远,是一个偏僻的乡村”。故很长时间在党史书中一般只含糊地说六大在莫斯科近郊一座旧式贵族庄园召开。
中共六大开会时间很长,历时三周,参加人数也较多,有一百余人,为什么都说不清楚会址?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中国白色恐怖严重,出于对代表们的安全考虑,大会组织严密,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代表们分期分批秘密途经中东路、西伯利亚铁路到莫斯科。当载有代表的列车莫斯科时,代表们的包间都放下窗帘,待所有的旅客走光后,汽车开进站台,把代表们直接从火车上拉进会场,一路上车子也挂上窗帘。代表们一到大会会址,立即换穿列宁服或西服,尽量不使他们显眼。会议期间不对外发表新闻。代表们从不在公共场合露面,没有游览莫斯科市容,甚至也不同当地居民接触。当地居民只知道有中国人在庄园里开会,但不知道开什么会。在这种情况下,代表们不清楚会址所在地和庄园的名称是在情理之中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对六大会址有了具体的说法。具体的有莫斯科郊区兹维尼果罗德镇和莫斯科州纳罗福明斯克区五一村(Село Πервомайское,音译“别勒乌麦斯基村”,汉译“五一村” )两种说法。兹维尼果罗德镇说最早出自美国纽约派拉贡书局出版的盛岳著《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一书。盛岳在书中写道:
“一个出席中共六大的东方共大学生回忆说,大会会址是在塞列布若耶(Serebroe),是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Zvenigorod)不远的一座乡间别墅。这座乡间别墅原来是沙皇时代一个地主的财产,它的名字的意思是‘银色别墅’,因其白墙在下光耀夺目而得此名。它有几个漂亮的花园和一座健身房。大楼面迎公路,楼后是花园,花园过去是小山,山上长满树木。山后有条溪流,溪水晶滢,两岸绿树成荫,是代表们休息的好地方。
……
‘银色别墅’是一座相当宏大的建筑。底层由餐厅、厨房和其它一些房间组成。大会秘书处的办公室就设在这些房间,负责用手抄写和复写文件,保管大会纪录。别墅的二楼是装饰华丽的客厅,可容纳七八十人,别墅原来的主人大概在此厅款待宾客 六大就在那里开会。二楼的其它房间住大会代表和其他工作人员。带有夫人的中共高级领导人,如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瞿秋白和夫人杨之华,每对夫妻住一个单间。其他几个人合住一间。三楼是顶楼,全当宿舍。”
上述描述虽然具体,但并非作者亲眼所见。据作者说是一个出席过六大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原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学生回忆的。而从头到尾参加大会工作的作者的夫人秦曼云则只是说他们从莫斯科“上了火车,走了七、八站”。“下车后,坐小汽车走了大约半小时,停在一座白色建筑物前面。”但是她承认“她记不清下车的车站的名称,毕竟已事隔四十年。”
此后,国内出版的众多著述,包括中央党史研究室撰稿拍摄的历史文献片都采用了盛岳的书中的说法。但是也有部分著述采用“五一村的说法。如北大教授向青著,北京大学1988年出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稿》就写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郊外纳罗福明斯克城附近的波乌麦斯基村举行举行。“波乌麦斯基”即是“Πервомайское”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即是“五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