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德:八大期间的刘少奇【2】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11   
分享到 :

有一天,少奇同志按铃叫我,我进去后看他不大高兴,便问:“有什么事﹖”他看了我一眼,没有吭声,又按铃叫来公务员。过了几分钟,他指着办公桌前那个又高又重又滑溜的人造革面的大椅子说:“这个椅子你们坐着舒服吗﹖”我才恍然大悟,和公务员赶快把那个大椅子抬到一边,换回原来的藤椅。出门后,公务员委屈地说:“这几天他睡不好觉,有些烦躁,容易发脾气。”我笑着说:“现在正是坐藤椅的季节,你放张大皮革椅子,既不透空气,又不易移动,就是睡好觉的人也不愿意用它。所以他问我们坐着舒服不舒服,我们坐着也确实不舒服嘛。”

少奇同志对《政治报告》的起草和修改特别认真仔细,一直到离开会时间很近了,还在逐段逐句逐字斟酌,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琢磨。当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曾几次打电话对我说:“你要催催少奇同志,请他尽快定稿。因为他不定稿,我们大会秘书处的许多工作就无法进行。”我报告后,少奇同志才说:“那就这样定稿吧!”

1956年9月15日,八大开幕的那天早上,少奇同志对我说:“请你到会场为我服点务。”同时递给我一个文件袋,说:“这里面装的是我选出来的有关大会的文件,带到会场备用。”还拿出一个签到手册,又说,“我把名字都签上了,每天进会场时,请你填上日期,到签到处代我交一下,以便工作人员统计人数。若有什么注意事项,你记一下告诉我就是了。”

在大会期间,有一次政治局常委开碰头会。我怕少奇同志找我要文件,就坐在会议室门口,常委们里面说话,我都听得清楚,内容是动员小平同志出任党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当时小平同志的声音比较大,一再推辞:“我不行,我不行,我的威望和能力都不行,怕难以胜任,还是让别人当吧!”“我们是医生,书记处是护士,你是护士长,还是我们的助手嘛”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传到门外。接着是周总理的声音:“毛主席比喻得很形象”毛主席又补充:“其实,还是你那个秘书长的差事”其他几位常委也帮着动员小平同志。这时,我听见少奇同志说话了:“主席,我看就这样定了吧!”“好,定了!”毛主席一锤定音,其他常委也异口同声地说:“定了”小平同志再也没有推辞。

有一天,大会秘书处给少奇同志送来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候选人名单,请少奇同志填写选票。他填完后交给了我,并高兴地说:“我统统圈了。”刚开始我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回到办公室一看,原来他说“统统圈了”的意思是:一、他没有不同意的;二、他连自己的姓名下面也画了圈。通常基层选举中,为了表示谦虚,往往自己不投自己的票。其实,这个选举名单经过大会小会反复协商早酝酿好了,既然在酝酿讨论时自己也同意了,投票时再客气一番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统统圈了。”少奇同志坦荡磊落的情怀溢于言表。

八大一次全会的会场是在政协礼堂。按习惯,我坐在司机的旁边。有一次,卫士打开小车的后门等待着少奇同志上车,少奇同志说:“我今天要坐到前面了,好位置不能每次都让你们坐。”

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警卫人员从安全考虑,担心他坐前面被街上群众认出来,引起麻烦,因此都反对他坐前面,在党小组会上还就此问题向他提过意见。

后来,我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少奇同志要坐到前面,是为了充分利用这短暂时间观察一下街道两旁的建筑和匆匆来往的车辆人流。因为坐在后面有窗帘遮挡,视野又不宽阔,所以,他就突然袭击,和我们换座位。从此,不论在北京还是外地,我们工作人员都要事先对经过的街道、建筑、大单位进行了解,以便随时向他介绍或答复他的询问。

(摘自《我为少奇当秘书》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