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的筹备: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作者:姜华宜    发布时间:2012-12-25   
分享到 :

周恩来于1973年3月9日致信毛泽东,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情况,提出:政治局认为需要中央作出一个决定,一直发到县、团级党委,以便各级党委向党外群众解释。并告:现在邓小平已回北京。毛泽东批示“同意”后,周恩来即批告汪东兴,将中央关于邓小平复职的文件及其附件送邓小平本人阅,并对有关内容提出意见。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决定》。

3月29日,周恩来约邓小平到毛泽东处开会。毛泽东和邓小平握手时对邓小平讲了8个字:“努力工作,保护产体。”之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议定: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兼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参加对外活动;有关重要政策问题,小平同志列席政治局会议参加讨论”。

中央政治局除商定邓小平的工作外,还研究了这年下半年召开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问题,并设立有关工作机构。本来,按照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十大应该在一九七四年举行。但鉴于发生了林彪事件这个特殊情况,九大通过的写有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党章自然急需修改,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成员急需调整,林彪事件也需要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出正式结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提前召开十大。

这次会议还研究了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问题,提出在5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为此,中央政治局成立政治报告起草小组、党章修改小组、林彪专案报告和决议起草小组、十大代表名额和产生方案起草小组四个工作机构,周恩来为政治报告起草小组负责人。30日,致信毛泽东,报告政治局商议各事。毛泽东阅批“同意”。

为筹备中央工作会议,4月27日,周恩来同中共中央政治局部分成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情况的汇报。全国自1968年以来,共计有7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预计至1980年将达1000万人。为此,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叶剑英、张春桥、李先念、王洪文、华国锋和吴德负责,以农林部和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为研究机构,参照北京等13个省、市、自治区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在近期内提出一个统筹解决的方案,其中包括指导思想、下放政策、准备工作、安置地区、干部带队、保健条件、三年补助、保护女青年、提供精神食粮、归侨青年安置等方面内容。该方案经中央政治局商议、毛泽东批准后,列入国家计划,提交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5月19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商定中央工作会议议程,并通过出席会议的中央和地方党政军负责人名单。20日,向毛泽东报送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人员名单,其中有陈云、李富春、邓小平等。

5月20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召开以筹备党的十大为主题的工作会议。主持会议的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中共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九大是胜利的大会,但受到林彪的干扰,林是昙花一现的人物。今后,全党仍要继续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在谈到邓小平“复出”一事时,周恩来兴奋地表示: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文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件,对此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满意的小平同志今天出席了会议,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出席了会议。这里讲的“其他一些人”,主要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的一批老干部,而吸收这些老干部出席党的十大,是毛泽东这时正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等246人。5月20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一)讨论筹备召开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讨论各地、各单位批林整风运动情况;(三)讨论一九七三年国民经济计划。他指出:今年3月党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文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件,对此,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满意的。在讲到一九七三年国民经济计划时,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1)关于项目多了,计划工作至今还没有走上轨道。(2)搞计划要依靠地方,以省、市、自治区为主。(3)要把协作区搞起来,一旦有事好办。(4)只注意生产,不注意上层建筑、路线.不对。要批判孔子。”

21日,根据毛泽东关于出席党的十大代表人数应较九大少一些的提议,就中央关于党的十大代表产生的决定草案事致信毛泽东:这个决定草案已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多次,总数从九大1500人减为1200人自然有困难,但可以解释。提出:九届27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223人均拟继续推选为十大代表。毛泽东圈阅了此信。

23日,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就党的十大代表名额产生情况讲了话,张春桥就党章修改问题作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