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千万不能丢掉“中国特色”
【原题】: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
[摘要]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由两层意思组成:一是社会主义,一是中国特色。丢掉了“中国特色”,就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丢掉了“社会主义”,就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一贯信念,也是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的基本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学习十八大报告必须抓住它的主线。他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重要论断。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不妨提出一个问题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30年了。30年来,党中央始终高举这面旗帜来统率我们的一切工作。为什么到了今天,在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时,依然要把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点上,强调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呢?我想有几个原因。
首先,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个根本问题。我们党今天高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对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衡量它的是非得失时,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它是不是符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各项具体工作,要是忘记或者偏离了这条主线,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十八大报告的内容极为丰富,如果在学习时只把注意力分散地、甚至枝枝节节地放在这项或那项具体工作上,而不是透过这些具体工作更好地领会党是怎样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的,那就不能说是真正学好了十八大报告。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发展。怎样发展?只能从实践中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比它刚提出来时更加丰富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条基本要求,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紧紧扣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命题来谈的,从而丰富了它的内容。因此,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还有一点也十分重要:虽然30年过去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并非已经完全取得了一致。当前思想领域内确实仍可看到某些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值得我们警惕。例如,有的人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状称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不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改革开放,走回到老路上去吗?有的人离开中国的实际国情,一味鼓吹搬用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那样就会一步一步走向西化,而走上邪路。还有的人也讲社会主义,却淡化或不愿意谈共同富裕这个目标,这恰恰抽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八大报告中有两句很引人注目的话:“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里显然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由两层意思组成:一是社会主义,一是中国特色。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的巨大历史功绩是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