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元帅的喝酒趣事【2】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0   
分享到 :

叶剑英:评泉品酒看光杯

儒将叶剑英不善饮酒,只是有时略饮一点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原因,他与外国人常有接触,虽然在公共社交场合中外友人饮酒是经常的事,但叶帅在这种情形下总是节饮。据说,在饮过的酒中,叶帅较为喜欢威士忌酒。

据记载,1956年1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在赴西北边关要塞酒泉视察途中,饶有兴致地给陪同人员讲了很多有关“酒泉”鲜为人知的典故。当来到“古酒泉”前,在茂盛的草丛中,一潭泉水展现在眼前。潭水清澈见底,天光云影游弋于潭水中。但不知是何原因,有人在泉眼上方胡乱搭起了一座四五米高的蘑菇状草垛,显得凌乱、苍凉。当时叶帅看了直摇头,他语重心长地对随员说道:“我们既要学习古人爱兵尚武的精神,更要保护好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啊!”随后,触景生情的叶帅便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风雪关山访古来,评泉品酒看光杯。班超不解安邦计,定远端从睦远开。”

值得一提的是,与叶帅相比,其儿媳钱铃戈的酒量却大得惊人。曾有传说,许世友喝酒惟一喝不过的就是钱铃戈。钱铃戈在回忆往事时也说许世友喝不过她的传言是真的,因为她喝酒从来就没有醉过。据说,许世友去世后坟前装点的都是茅台酒酒瓶,但他在去世前还跟夫人说“很想再跟铃戈喝酒”,极不甘心自己被钱铃戈“打败”。

聂荣臻:加炭火呀!喝酒哇!

聂荣臻元帅的保健医生陶国枢曾说:“聂荣臻元帅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年轻时喜好喝酒,但80岁后滴酒不沾。”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决定到川西北创建根据地,转战至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不料先遣队前卫连竟遭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阻挡,队伍后面准备为大部队架桥的王耀南一连工兵,由于人数较少,被几百彝人剥了衣服,抢光了枪械和器材,个别战士牺牲。时任先遣队政委的聂荣臻在与刘伯承商量后,指示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决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并派出多人宣讲党的政策,逐渐感化了他们。稍后大军进入冕宁,我军首先把被反动派关在监狱的彝族首领放了出来,聂荣臻还派人把他们请来喝酒,解除了他们的敌意。彝族首领小叶丹在亲见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后,更是对红军深怀敬意,提出要与刘伯承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就这样,红军大队顺利通过彝民聚居区,直达安顺场。

1942年1月15日,抗敌剧社为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等人演出大型话剧《日出》。当时雪花飘飘,天寒地冻,帐篷舞台搭在雪地里,四周挖着一条燃着炭火的土沟,以便为穿着单薄衣服和旗袍的演员驱寒。聂荣臻见此状况,心疼演员,便一边烤火一边朝准备演出的演员们喊道:“加炭火呀!喝酒哇!”闻听聂帅此言,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赶紧给演员们发酒,好让每个人呷上几口酒,脱去披着的棉衣上台。当时,聂帅此举曾让剧社演员感动得落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帅的心脏病时有发作,加之高血压、失眠、胃肠功能紊乱、前列腺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袭扰,他遂遵听医嘱,不抽烟,很少喝酒。红色经典剧《东方》中,就曾有聂荣臻假借喝酒的名义前往空军大院找刘亚楼,向其索要466医院和南苑机场做五院的营房和导弹安装总厂的经典一幕。护士孙蕴君也曾回忆道:“凡逢八一建军节,他都要请我们吃饭、喝酒,谁喝得多他就高兴,谁吃得多他就喜欢。看到我们喝酒的样子,他就‘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就像孩童似的。”但是,请大家注意,此时的聂帅是看孙蕴君等人喝酒,而不是自己喝。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史料记载,聂荣臻一生中还曾有过两次醉酒,一次是1944年庆祝十月革命节时,他开怀畅饮,与毛泽东、周恩来都喝醉了;另一次则是进城后在苏联大使馆的宴会上。

有学者曾说过,对生命的延续,聂帅始终抱乐观科学的态度。再加上他节制饮酒,这都帮助他一次次地战胜病魔,“成为一直保持清醒头脑而又长寿的元帅”。

罗荣桓: 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辣椒

据记载,生活中的罗荣桓元帅性格内向,爱读书,喜书法,不抽烟,也不喝酒,不题词,不爱照相,生活严谨,宽厚待人。他曾在战争时期的讲话中要求青年不掉队、不怕苦、不犯纪律、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辣椒,希望其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努力提高军事本领,努力提高文化水平。由此可见,罗帅对酒基本上不“感冒”。

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萧锋少将曾回忆说,1934年他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学习后,奉命调到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做青年干事工作,还曾与时任总政治部动员部长的罗荣桓一起吃过饭。当时罗荣桓说:“今天没有什么菜,让我的警卫员去捉几条鱼来给你吃,屋子前的稻田、小水沟里,小鱼、泥鳅、黄鳝、虾米很多。”萧锋一听到捉鱼就来了精神,他不知不觉地随口说道:“那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当裁缝铺徒弟时,经常给我的师傅、师母去田里抓鱼。用辣子炒了吃,那才香哪!”“啊!你敢吃辣椒?!”罗荣桓对萧锋此言感到惊讶。“鱼虾没有辣椒可难吃咧!”这话刚出口,萧锋猛然间转过劲来,他连忙叮嘱罗荣桓:“你可别给我去汇报,不吃辣椒、不抽烟、不喝酒是做青年工作的纪律,一旦被组织发现要挨批斗的。”罗荣桓听后哈哈一笑,他不屑一顾地挥挥手说:“你放心!我才不当这个坏人哪!”

也正是因为罗荣桓不喝酒,史书上便鲜见其与部下喝酒谈心的笔墨,但却不影响他带兵打仗。一些爱喝酒的将领就是在不喝酒的罗荣桓的调教下,历经战火淬炼,最终成了人民解放军内赫赫有名“硬派虎将”,并与其成为“铁杆”之交。

据《福建党史月刊》

 

来源:大连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