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心中的“关云长”—张子清浴血井冈【2】
酃城鏖战护友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印章
1928 年1 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湘南,发动和领导了湘南起义,起义烽火燃及宜章、郴县、耒阳、永兴、资兴、安仁等县。3 月,湘桂战争结束,蒋介石调集湘粤重兵对湘南进行大规模“会剿”,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的中共湘南特委不顾强敌进攻,采取了“坚壁清野,烧尽郴宜大道五里内民房,不给敌人半点东西的‘焦土战略’”,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反对,郴县大土豪崔廷彦、崔廷弼乘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夏明震等千余名县区干部和基层骨干被杀,部队陷于孤立,不得不退出湘南。29 日,朱德下令,起义部队东撤,向井冈山进军。
正在酃县中村率部休整的毛泽东听到湘南起义受挫和朱德率部向井冈山转移的消息后,随即分兵两路,前往湘南接应。一路以第二团为右翼,由何长工、袁文才率领,向郴州方向挺进,阻击尾追湘南起义部队的湘敌。一路以第一团为左翼,由毛泽东、张子清率领,向桂东、汝城方向前进,阻截由粤北前来“会剿”的敌人,共同掩护湘南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
毛泽东、张子清率第一团在汝城与桂东交界的寒岭界击溃汝城何其朗的“宣抚团”,接着又在汝城银岭脚、鸭屎片一带将何其朗大部歼灭,占领了汝城县城,并在县城附近击溃了由粤北扑来参与“会剿”的胡风璋游击师。随后在资兴龙溪洞与肖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会合,于4月16 日率部经彭公庙、中村、水口回到了酃县城(今炎陵县)。
4 月17 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酃县县城洣泉书院刚住下,就有当地干部跑来报告:追击朱德部队的湘敌吴尚第八军张敬兮团和罗定率领的攸茶挨户团正离开茶陵,向酃县窜来。情况紧急,毛泽东顾不上休息,当即召开了干部会议,部署了接龙桥阻击战。毛泽东说:“一个多月来,我们兜了一个大圈子,大家都练成铁拐李了,这些日子,我们几乎天天打仗,同志们都很辛苦,可敌人不给我们半点喘气的时间,今天又接到敌情,吴尚两个团的兵力正向酃县窜来,妄图把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消灭在半路上。我们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们要在酃县城打一个漂亮仗,给朱德、陈毅部队解除后顾之忧。”
毛泽东说完后,张子清对战斗进行了具体部署:一营为左翼,由宛希先率领,扼守城西湘山寺高地;三营为右翼,由团长张子清、营长伍中豪率领,占领湘山寺对面的天鹅山高地,与左翼部队遥相呼应,控制湘赣大道;毛泽东、何挺颖率领直属部队据守接龙桥一带,指挥全军。
张子清部署完战斗任务后,马上在两个高地安排了哨兵。
次日中午,两个高地同时响起“ 砰! 砰!” 的报警枪声,全团官兵丢下饭碗,迅速按预定路线,分三路登上高地。张子清举起望远镜,观察蜂拥而来的敌人,对旁边的伍中豪、罗荣桓说:“ 来势真不小啊, 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呢!”
罗荣桓颇有风趣地说:“我这个‘家门’罗定早就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不经得一打;可团长的那个‘家门’张敬兮倒是个诡诈凶残的老行伍,可要认真对付才是啊!”
“管他是乌龟还是王八!我们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揍他娘!”八连连长鄢辉接着罗荣桓的话大声说。
张子清朝鄢辉肩上捶了一拳:“你这个张飞,还有点猛劲,但还得有点谋略,认真对待,有勇有谋,才能克敌制胜哩!”说话间,只见敌人进入我军射程之内,张子清当即命令说:“准备战斗!”随着张子清手中的枪声一响,左右两翼同时开火,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战士的喊杀声搅成一片。敌人慌忙组织多次冲锋,全被我军击退。
下午4 时,敌人集中优势兵力,由张敬兮亲自督战,向我军发动第11 次进攻,步枪、重机枪、迫击炮一齐扫来,有的战士中弹,倒在了血泊中。站在张子清旁边的警卫员小蔡心怦怦地直跳,生怕团长发生意外,忍不住地说:“团长,这里危险,你还是进指挥所吧。”张子清说:“怕危险,还当什么团长?”随后,他看了看周围的地形,便对小蔡说:“快去九连向罗荣桓、王良传达我的命令,叫他们火速通过那个山谷,插到敌人后面,给他个屁股开花!”张子清一边说,一边指着右手那个山谷。
敌人继续冲锋,双方战斗进入了白热化,打得难解难分。突然间,敌人背后枪声骤起,罗荣桓、王良率部给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敌人受到前后夹击,彻底败下阵去,狼狈逃跑。
张子清刚下令休息,突然听到左翼阵地的枪声一阵紧似一阵,他拿起望远镜朝对面望去,发现敌人前锋已经渡过碧江,向湘山寺发起强攻。他对旁边的伍中豪说:“敌人狗急跳墙,梦想攻占湘山寺,然后直插接龙桥,摧毁我军指挥所。”
伍中豪说:“怎么办?”
张子清说:“马上支援一营!听我的命令,你指挥七、九连留守天鹅山,我率八连前往湘山寺支援。”
伍中豪大声说:“团长,你留下,我去!”
张子清严肃地说:“时间紧迫,马上执行我的命令!”随即率八连跑步前进,迅速插到了敌人侧翼。
敌人在机枪、追击炮的掩护下,端着枪往上冲,宛希先居高临下,指挥一营奋勇还击,撂倒了一批又一批敌人。敌人凭着人多和装备精良,继续向湘山寺发起猛攻。就在此时,张子清率领八连猛扑敌军指挥所,张敬兮、罗定见情况不妙,拔腿就跑。树倒猢狲散,剩下的敌人丢下机枪、迫击炮慌忙逃命去了。
张子清举起手中的勃朗宁,高呼“同志们,冲啊!”全团指战员一跃而起,旋风般地冲向敌人。三路人马把敌人重重围住,敌人抵挡不住,一部被消灭在碧江河边,张敬兮、罗定好似丧家之犬,丧魂落魄地往茶陵逃去。毛泽东、张子清命令部队继续追歼,可是,当张子清抬起脚板向前冲的时候,一颗子弹飕地飞来,射进那只正好抬起的左脚板,鲜血直流,一阵钻心的剧痛后,张子清晕倒在地上,几个战士一齐向前,把张子清背回洣泉书院。
在毛泽东心中,张子清是一位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张子清身负重伤,使毛泽东心如刀割,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将张子清送往茅坪后方医院。战斗一结束,他当即命令部队连夜离开酃城向茅坪开拔,半夜过后,部队才在坂溪吃晚饭。第二天天刚亮,部队就经十都赶回了茅坪。毛泽东叮嘱后方医院的医生,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将张子清的伤治愈。
井冈山上葬忠骨
1928 年4 月下旬,朱、毛两军会师大会在宁冈砻市举行,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兼第十师师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二师师长,张子清任第十一师师长兼第三十一团团长。
大会结束后不久,毛泽东与陈毅、杜修经(时任湖南省委代表)等迅速来到茅坪后方医院看望张子清。在诊室,毛泽东向医护人员询问了张子清的伤情:“子清脚骨里的子弹取出来了吗?”
医护人员为难地说:“没有,那颗子弹钻得很深。”接着,医生讲述了那天给张子清开刀的经过:“医院没有手术设备,也没麻药,连碘酒都少得可怜。我们向张师长提出暂不开刀,坚持用盐水、碘酒、草药给他消炎,以后弄到麻药再说。张师长说,你们看过三国没有?关云长手臂中了毒箭,请华佗替他刮骨去毒。华佗将他的肉割开,然后用刀子将他的骨头刮得扎扎作响,他一声痛都没叫,照样谈笑自若,与别人下棋。那时也没有麻药呀。第三天,我们给他开了刀,一刀切开他的脚板,那又腥又臭的脓血就喷流出来,他没哼一声。接着,我们用钳子插进骨缝之中,寻找那颗子弹,我们找了很久,他还是始终没哼一声,只见他脸色青紫,冷汗淋漓,不声不响晕了过去。那颗子弹钻得太深,我们没能取出。”医生泪眼模糊,声音嘶哑,再也说不下去了,旁边的护士人员也哭出了声音。
毛泽东说:“不要难过,我们看看子清去。”医生、护士陪同毛泽东等来到病房,在门外,只听见张子清正在给几个伤病员讲《水浒》里“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毛泽东一进门,大家都格外兴奋,纷纷起身相迎、让坐。毛泽东亲切地向大家问候,又把杜修经介绍给了大家。随后,走到张子清床边,揭开他的被褥,发现子清的左腿又红又肿,一直感染到了小肚边。
毛泽东十分心疼地对张子清说:“子清同志,你要好好保重啊!”
陈毅说:“我和朱德要好好感谢你啊,就是你在酃城指挥的那一仗打得好,我们才能顺利转移,到达井冈山。”陈毅接着又说:“我和润之说了,能不能派几个同志送你离开根据地,到外地去治疗。”杜修经附和道:“我赞成,这里条件实在太差了。”
毛泽东说:“子清同志,你的意见呢?”
张子清说:“这太冒险了,与其死在敌人手里,倒不如留在这里慢慢治,我还不会死,最多成个残疾人,我一样可以干革命。”
毛泽东熟知张子清的性格,也没多劝,他说:“子清同志,我们尊重你自己的意见,你就好好养伤,你十一师师长就由我代理了。但愿你早日归队,我这个代师长就可以卸任了。”吃完午饭,毛泽东、陈毅、杜修经返回军部,
路上,陈毅问杜修经:“杜代表,你与张子清初次见面,有何印象?”杜修经感慨地说:“似乎是个不可思议的人。”毛泽东纠正说:“不!他是一个赤胆忠心的钢铁战士。”
此后几个月,毛泽东一直牵挂着张子清,又到医院看过两三次。1929 年1 月,北风呼啸,井冈山上不少地方下起了大雪,全体军民都在刻苦操练,构筑工事,准备迎接一场更加残酷的斗争。
一天,毛泽东和几个同志,冒着风雪,从茨坪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再次看望张子清。张子清试着想站起来,但未成功,只好坐着说:“一场大战即将到来,您还抽时间来这里看我。”
毛泽东说:“我是身负全军同志委托,找你商量一桩大事而来的,你就躺着不要动。”接着,毛泽东向站在旁边的小蔡(张子清的警卫员)问道:“师长的伤好些了吗?”
小蔡回答说:“子弹是取出来了,可是……”
毛泽东揭开被子一看,只见左腿肿得很厉害,小腿和大腿一般粗了。他轻轻摸着张子清的伤口说:“子弹取出来了,为何……”在旁的一位医务人员说:“三次开刀,流血过多,又没消炎药,伤口感染越来越严重。”
张子清岔开话题:“毛委员,言归正传吧,听说这次敌人来势不小,是不是?”
“是啊!这回敌人不惜血本,调集了湘粤赣三省的部队,以10 倍于我的兵力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为对付敌人,1 月4 日,前委在柏露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由我和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转到外线作战,牵制进攻井冈山之敌;由彭德怀、滕代远指挥的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以及各县地方武装留守井冈山,继续坚持湘赣边界的斗争。考虑到你伤势严重,前委决定由你担任红五军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边界斗争。今后,你的任务就是两条:一是耐心养伤;二是适当工作。今天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围魏救赵,真是好策略。”张子清接着说,“我服从前委的决定。”
毛泽东离开医院,张子清硬叫医生扶他起来,拄着拐杖来到门口的腊梅树下送别毛泽东,一直望着大家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雪原中,他才回到病房中。
1929 年1 月下旬,敌人大举“围剿”井冈山,张子清在当地军民的保护下,活了下来。8月,红五军返回湘赣边界,张子清被转移到永新。终因缺医少药,久治无效,张子清于1930 年春逝世,终年29 岁。他的遗体安葬在永新城郊风景秀丽的东华岭上,那一天,上千军民群众前往送行。
原载:《党史文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