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北经历的三次红军大会师

作者:陈鹤桥    发布时间:2015-10-08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当时,我是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的一名政工干部,在1935年秋到1936年秋的一年时间内,我在陕甘宁地区亲自参加了红军的三次大会师,这是我参加红军后在几年的艰苦斗争中,最光荣、最幸福、最高兴、最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红军在陕甘宁三次大会师,人数一次比一次多、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如第一次,我是以红二十五军一名战士的身分,参加同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的会师;而第二次会师则是红十五军团同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主力的大会师;第三次是毛主席、彭德怀同志领导红一方面军西征甘肃、宁夏时,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中部和宁夏南部同二、四两个方面军的大会合。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三次会师的经过和对当时革命形势所造成的重大影响。

  第一次会师

  1934年11月,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3000余人),在省委书记徐宝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同志率领下离开老苏区,到新区去创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留下高敬亭等同志和一部分武装,在老苏区坚持革命斗争,后来他们编为红二十八军,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红二十五军在11月16日从罗山县出发,通过平汉路,经过桐柏山进入湖北的枣阳以西,然后又向北转入豫西之伏牛山区,沿途打败了敌军步骑兵的堵截,于12月8日和10日在消灭和击溃了堵截和追击我军的国民党军队后,经卢氏进到陕南。12月10日省委开会决定,就在鄂豫陕三省边界这一战略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根据地,省委改名为中共鄂豫陕省委。经过8个月的紧张工作和英勇战斗,我军打垮了敌人的两次“围剿”,消灭敌军三个旅和一部分地方反动武装,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先后派出郑位三、郭述申、陈先瑞等同志到地方工作,在十几个县内发动群众,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一部分县区人民政权,扩大了地方武装。1935年7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继续长征,主力从陕南打出终南山,进入关中平原,威逼西安。就在这时,从上海来的党的交通口中,得知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已会合于川西地区,有北上甘陕地区的可能。省委当即开会决定留下郑位三、陈先瑞等同志在鄂豫陕边区继续坚持斗争,保卫根据地。红二十五军主力则立即向西进入甘肃地区,了解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便于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八月,红二十五军经陕西留坝、凤县进入甘肃,包围天水,过了渭河,连占两当、秦安、隆德三城,在平凉一带切断西兰公路。从俘虏的敌军军官口供中得知,国民党加紧调动军队到陕甘是为了阻拦红军从四川北上。我军继续沿西兰公路行动,为的是了解主力北上的消息,同时也是箝制已进到甘肃企图阻拦红军主力北上的敌军。8月21日我军在泾川县行动时,在大雨中与敌军三十五师一个团遭遇,因大雨和河水阻隔,部队不能迅速集中对敌。军政委吴焕先亲自率领军部少数直属部队与敌人拼杀,在部队赶到后消灭了敌人一个团,但是红二十五军优秀的领导者、军政委并代理省委书记的吴焕先同志却壮烈牺牲了,这是我军一个很大的损失。由于我军在切断西兰公路后半个月的行动中,尚未打听到红军主力北上的消息,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应经合水县向东先进入陕甘苏区去会合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红军,以增强红军的力量,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为迎接中央红军进到陕甘创造更好的条件。9月上旬,我军在合水板桥镇击溃敌骑兵的追击后,9月7日我军到达合水县之豹子川(苏区附近),省委开会决定程子华改任军政委并代理省委书记(原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5月在陕南病逝)、徐海东任军长、戴季英为参谋长、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部队经过动员教育后,9日经保安县进入陕甘苏区,当即受到苏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亲切的慰问。9月15日,红二十五军(3400人)进到苏区中心延川永坪镇。16日,刘志丹同志从前线率领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回到永坪镇,三个军的兄弟部队胜利地会师了。9月17日,在陕甘苏区的中共西北工委与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联席会议,为了统一党的领导、统一指挥红军作战,决定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撤销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把红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个军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并决定全区军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粉碎敌人对苏区的第三次“围剿”。9月18日,在永坪镇举行了庆祝红军会合的军民联欢大会。刘志丹、徐海东、郭述申、朱理治、聂洪钧等同志都讲了话,号召全体军民庆祝红军会师,要互相学习,加强团结,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坚决粉碎敌人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保卫和扩大陕甘苏区而奋斗。

  庆祝会师大会后,成立了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任副主任。红军三个军依次改编为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八十一师,全军团共7000余人。由于敌人在7月已开始对陕甘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军团首长决定红军改编就绪后,立即开赴苏区南线延安地区去消灭敌人。这时全军团同志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在庆祝会师的胜利后,争取打几个大胜仗,扩大苏区,壮大红军,配合和迎接中央主力红军北上。在徐海东、刘志丹等指挥下,军团决定以“围城打援”战法,消灭进入延安甘泉之敌。9月28日,红八十一师(原红二十七军)包围甘泉县城,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在延安以南30公里的劳山埋伏,10月1日,驻延安之敌一一〇师师长何立中率部由延安向南开进,企图解甘泉之围,当日下午即被我埋伏在劳山地区的红军主力包围,激战五个小时后,敌师部和两个团完全被我歼灭,毙伤敌师长何立中、师参谋长范驭州以下千余人,俘敌3700余人。红军乘胜进攻甘泉之榆林桥,消灭敌军一个加强团,俘虏团长高福源以下1700余人。两次作战获捷缴获了大批枪炮,敌之对苏区南线的进攻便宣告失败。这一次我军取得消灭敌军一个师零一个团的大胜利,为迎接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准备了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