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平型关血战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一一五、一二○和一二九师。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主任罗荣桓。该师下辖三四三旅和三四四旅。我被任命为三四三旅参谋长,旅长陈光,政委周建屏。
未待改编就绪,一一五师即分作两个梯队,离开陕西三原地区,渡过黄河,奔赴抗日前线。由于正、副师长去参加洛川会议,第一梯队由陈光率领,所带部队为三四三旅和独立团;第二梯队由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率领,所带部队为三四三旅直属队和三四四旅。我在第二梯队,同三四三旅直属队一起行动。
洛川会议结束后,聂荣臻在侯马赶上了我们第二梯队,这时得知日军正兵分两路向太原推进,20余万蒋阎军节节败退。干部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前线。我们乘火车到达原平后,为了不让国民党军队的溃兵影响我军的行军速度和士气,改变了原定经代县沿大路向平型关的行军路线,绕向五台的山间小路前进。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进占平型关以北东跑池地区。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
我们第二梯队于23日到达上寨地区,先期到达的师长林彪等人刚刚看地形回来,在师部院子里,林彪和聂荣臻进行了交谈。林彪说,日军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向运动,可以考虑利用这里的险要地形打一仗。接着,他摊开地图,同作战科长王秉璋、侦察科长苏静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作了说明,征求聂荣臻的意见。聂荣臻听后,果断地说:“打!为什么不打呢?利用这么好的地形,居高临下,伏击气焰骄纵的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嘛。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要在与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中,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一个振奋!”在平型关侧翼山地打一个大仗的部署就这样定了下来,并当即电告了八路军总部。
当天,全师连以上干部会在距平型关东南10公里的上寨小学召开,林彪、聂荣臻到会讲话,布置战斗任务。因师参谋长周昆未到职,我这时仍留在师部,聂荣臻对我说:“老孙,周昆到现在还不来,你不能走,你走了就没人了。”我说:“副师长,你放心开会去吧,我不走,我在家值班。”他们走后,我在家守电话,处理事情,并具体负责师直属队的工作,遂行师参谋长的职能。
会议结束后,一一五师主力连夜赶往平型关东南15公里的冉庄待命。
我从师部文件中看到了以下战斗部署:三四三旅两个团为主攻,三四四旅一个团断敌后路,一个团作师预备队。攻击部队全部在平型关东南山地设伏。同时,派出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方向活动,牵制日军,保障主力翼侧安全。
![]() |